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科技>  正文

云词发布4.0版 从单纯的背单词应用转型做英语学习全平台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9/12/2012 15:40:16   来源:36氪

  你刚在厕所上拿iPad 背考研单词背到了“Abandon”,到了地铁上再打开手机就可以立刻从“Abandon” 继续。”其实,云词的转型更多是出于市场环境,产品发展和团队需求的一个综合考量——目前,云词的后台下载量已经超过了200万次。

  创业公司国内创业公司云词英语学习

  转型

  你刚在厕所上拿iPad 背考研单词背到了“Abandon”,到了地铁上再打开手机就可以立刻从“Abandon” 继续。这些几年前我上学时候期待的“无缝学习”场景终于被“云词”实现了。

  这是我们网站介绍云词3.0版本的文章开头。曾几何时,云词还只是一个单纯的全平台查背单词应用。但前些日子,云词团队总经理卢彦从成都“空降到”36氪办公室,告诉我们说,云词转型了——这款产品从原先的主打查背单词,转型成了一个英语学习全平台,应用名也从“云词”变更为“云词英语”。而除了产品转型外,团队也跟着转型了——他们从原来的专做外包转型成了“为自己服务”,专注于云词英语这一款产品的开发。卢彦一脸严肃地说:“这是团队自己在革自己的命。”

  其实,云词的转型更多是出于市场环境,产品发展和团队需求的一个综合考量——目前,云词的后台下载量已经超过了200万次。但与此同时,跟云词这样专注于查记单词的应用,在市场上已经有20到30多款,而且同质化非常严重。为了让产品讲出自己的特点来,团队想到,云词应该被用户应用到其他的场景中,而不仅仅是被当做查背单词的工具。因为团队已经积累了一些算法,他们又花了半年时间,全力开发了云词4.0版本——云词英语,这款产品同样支持iphone、ipad、Android、PC桌面、Web多个平台,跟之前的云词3.0相比,也有两个方向的提升:

  1.范围被广泛拓展。可以这么说,云词中“词”的概念,已经被拓展成“课程”,或者说是“课件”的概念。现在,在云词中,你不仅可以查单词,背单词,你同样可以练听力,做练习,读小说,查看其他的英文资料(而在所有后加的服务中,你依然可以查,记单词)。不仅如此,在云词3中,用户只能添加生词到单词本,然后按照记忆曲线背单词。但现在,用户可以添加到单词本的,除了单词以外,也可以是一节课,一个课件——比如说某篇需要背诵的文章,某个需要再过一遍的听力资料等等。而且,所有这些资料的记忆方案同样是按照用户的记忆曲线规划的。最后,云词4现在也支持用户随手记各种图文并茂的富媒体笔记,这个功能跟Evernote是一样的。

  而之所以要做这样的拓展,是因为团队发现,做一站式英语学习更加有优势。

  在卢彦看来,英语学习是一个有机整合的过程。你在读原著,或者听听力的时候,碰到新单词就会有查词典、背单词的需求。而且,假如词典不好,你可能还需要换词典。云词现在将听说读写做题全方位整合,可以统一满足用户的这类需求,相反地,目前市面上的英语学习应用大多只是基于某个学习资料的定制应用——比如说,针对《走遍美国》,或者某个流行的中英双语广播节目的应用。这类应用只是将资料集成,却实际却没有很好地考虑用户的使用场景和学习需求。

  2.云词要做UGC(用户生产内容)开放平台。除了移动端应用以外,云词还相应推出了一个网页版的“词典编辑器”。这个词典编辑器可以允许用户编辑各类词典、课件和资料,并将其发布到云词平台上与其他用户共享。而且,因为云词的底层技术基础是HTML5,它的展现功能很强大,可以支持用户做很多事。

  而之所以要做UGC这块,卢彦提到了一个“认知盈余”的概念。即每个人都有把自己的认知,经验跟他人分享,以增加自己的影响力的愿望。在卢彦看来,这属于精神层面的需求,也是UGC的本质。

  但我们同时也可以想到,云词这样做,风险还是很高。因为,云词1到云词3积累的用户对产品本身已有一个固定认知和需求定位,而云词4对整个产品功能进行了大规模整改,原先主打的查记单词功能也被整合到了一个不算起眼的UI中。对用户来说,他们的用户体验多少都会受到一些影响,甚至,基于先前的云词3,会有用户感到期望落空。

  对此,卢彦给出的解释还是前面的那句话——他们是在“自己革自己的命”。因为这种转型也有明显的好处:

  产品的结构变了,虽然用户有了新的适应期,但这也方便了团队跟更多的内容方合作,给用户推荐更好的内容。这种做法既符合团队未来的战略部署,也符合用户的长期利益。

  所以,与其等别人革自己的命,不如自己革自己的命。尽管目前云词英语的资料库还不尽完善,但在转型这一块,他们已经走在了前面。

  题外话

  关于产品的转型,卢彦还非常逗趣地说,这一部分还受到了我们CEO 刘成城一篇博文的启发(从《考研政治结构图》看:移动学习市场是个巨大的市场》):

  当年,刘成城同学还苦苦挣扎在考研的一线上。因为背不进去考研政治,他花了两个月时间做了一张非常庞大非常系统的考研政治思维导图。这张图截至2011年年底,在考研论坛、新浪爱问和百度文库三个渠道的下载量就突破了40多万次。

  没想到,学生考试和学习方面的需求这么强大。刘总吃惊之余大发感慨:自己当年怎么就没把这张图做成一个App呢?于是写了上面的这篇博文,发表在了自己的博客上。这篇文章后来被云词团队看到了,他们想到:

  “其实诸如政治、历史、医学这些记忆型科目,同样可以仿效英语记忆的方法。而且,假如有高效的记忆方式,我们的学习效率或许就可以显著提高。”

  由此,他们也想到了要拓展云词这一款产品的概念。另外,卢彦也告诉我说:

  “我们最早是做外包的,不是做IT的专业团队。云词一开始也只是我们拿业余时间开发的实验性产品。”

  “但通过36氪(云词团队还参加了36氪2011年11月的成都开放日),我们了解到,在互联网,有这么一些人,在做这么一些事,这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我们也发现,互联网行业的前景很大,机会很多,还有不少投资人找过我们。”

  其实,把更多的创业者领进门来,这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