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科技>  正文

价格战草草收场 电商巨头空赚知名度赔了美誉度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8/22/2012 17:56:32   来源:腾讯科技

腾讯科技 乔红康/文

备受关注的电商价格战从8月14日刘强东(微博)发出的一条微博开始,到20日以后老刘突然失声,不到5天所谓的大战就鸣金收兵。虽然恰逢传统家电市场的销售淡季,但在电商的搅和下却表现出了强劲的增长。

某家电企业区域经理表示,电商大战高峰期间,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平台的报道铺天盖地,70多岁的老父亲还打电话来询问网购是否对其造成影响。可见电商渠道的培育和发展通过这次大战更加深入人心。

京东和苏宁各自之“得”

京东之得:3C家电类份额占比原本不足1/3,但通过这次与国美(微博)、苏宁的较量却奠定了家电渠道三足鼎立的局面。

苏宁之得:苏宁易购此前访问量大约仅为京东的1/7,但战后其访问量迅速升至京东的1/3左右。

此外,价格战对清理库存与刺激内需也起到了促进作用。在经济增长放缓的今天,大家电厂商需要进一步刺激扩大内需消费,需要换季清理库存。因此电商企业在这个时候从大家电作为切入点打价格战,无疑也迎合了大部分家电厂商的心理,抓住了时机。

不过,尽管几家电商企业通过此次价格战赚的盆满钵满、名利双收,但价格战这把双刃剑还是让他们失去了与消费者和供应商的亲和力。

京东、苏宁共同之失:诚信

收之东隅,失之桑榆。用这句话来描述京东苏宁的价格大战恰到好处。

无商不奸,在众多消费者看来,这几家企业在往日的经营中早已多次触及诚信的红线,但这次的价格战确是更淋漓尽致的耍了消费者一把。

网友通过多种渠道反馈,价格战更像是个“技术活儿”,其玩弄和考验的是消费者的细心和耐心——要么显示缺货,要么型号不同无法比价。

  

  

价格战是对电商企业的全方位考验,需再供应链效率、平台系统、运营成本、资金实力、支付平台、仓储物流、快递配送、售后服务等方面,都需做好充分的准备。不然,容易适得其反,引来大量用户不满与投诉,最终失去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