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科技>  正文

网上办公“管家”乔月猛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8/20/2012 10:41:59   来源:和讯网

  他毕业于南京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却成为IT精英登上麻省理工学院的讲台。他致力于在网上为企业提供一个纯净的办公空间,建造一座座“互联网写字楼”,而当大量企业汇聚到这个平台时,就将形成一个繁荣的商业世界。

  2012 年5 月, 一个中国年轻人应邀来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发表关于互联网应用的演讲。演讲者乔月猛,国内人称“乔帮主”,由此成为中国IM 企业中登上麻省讲台第一人。

  IM 是Instant Messenger 的缩写,意为即时通讯。在今天的互联网上,腾讯QQ、MSN、Google talk 是IM 领域的几大工具。

  个人与个人之间能即时通讯交流,企业与企业之间能否也如此沟通呢?乔月猛敏锐地发现了IM 除个人市场外的另一个市场——企业。

  “我们把即时通讯用户群分为个人市场和企业市场,希望能为企业之间的即时通讯建立起桥梁。”乔月猛说。

  如果不是交换了名片,记者很难相信IMO 总裁乔月猛如此年轻。坐在记者面前的乔月猛今年33 岁,身着浅蓝衬衫,干净的脸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文质彬彬——典型的IT 青年才俊形象。接过他的名片,“上海易睦网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IMO 云办公室)CEO”的字样很是醒目,字体的色彩搭配简洁明快。

  跨行创业

  见乔月猛之前,听闻这位年轻CEO 斯文安静;开聊之后,乔月猛的言语间掩饰不住对于IMO 产品的执著与激情。“我这个人喜欢盯住一个点,打得很深,如果喜欢,就会把全部精力都放在这上面,不会放到其他方面。”乔月猛的点,就是IMO。

  那么,什么是IMO ? IMO 全称Instant Messaging Office,即互联网即时通讯办公室。与服务于个人用户的即时通讯工具不同,IMO 服务于企业。在IMO 的官方网站上,你会看到这样的产品定义:IMO 是全球领先的企业即时通讯互联网平台,在“IMO 云办公室”里,每位员工由企业分配一个“座位(即时通讯账号)”,企业管理者可直观地了解企业的部门结构和人员情况,无论身处何地,员工都可以通过文字、语音、视频、文件传输、电子公告、远程协助、电子白板……进行协同办公。简言之,IMO 即为企业搭建的电子化办公平台,不仅可以实现一个企业的内部办公交流,在此平台上的所有企业都可以互相即时沟通。

  IMO 产品属于IT 行业,这是一个讲求专业和技术的行业。很难想象,一个并非学计算机出身的理科生跑去创业,能成为IT 公司的老总,乔月猛却做到了。

  出生于江苏连云港(601008,股吧)的小镇,乔月猛说影响自己最大的不是成长环境,而是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1999 年,乔月猛在南京大学工商管理专业读大四。当时,朱亚农博士带领大唐电信(600198,股吧)上市,又在南京创办 了一家宽带互联网企业,他们的团队来南大招人,正好遇到了一直热衷计算机的乔月猛。

  那时,虽然工商管理是乔月猛的主业,但他一直没有放弃计算机这个“副业”。乔月猛说,自己在少年时代就对计算机有着强烈的兴趣,“觉得计算机就像一个神奇又智能的大玩具”。在那场招聘会上,朱亚农博士的招聘演说让乔月猛对计算机的“兴趣”燃烧成为“激情”,他当即决定加入这个团队。

  在朱亚农团队两年多的工作经历让乔月猛积累起丰富的技术经验,开阔了眼界,并萌生出创业的念头。

  回忆过去,乔月猛很感激,“朱博士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人要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永远别小看你自己”。乔月猛的事业心从那时开始蓬勃燃烧,但他的踏实又同时体现了出来,“我没有那么远大的目标,会更务实一些”。

  2003年,乔月猛加入上海电信,这次的加入对他的未来产生了巨大影响。作为主要发起人之一,乔月猛提出“理想商务”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模式。该业务模式旨在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化服务,不仅受到中国电信集团的重视,也深受业界好评。

  随着与客户接触次数增多,乔月猛发现,在本应高效率的企业办公环境中,QQ、MSN等个人聊天软件广泛存在,“简直到了无孔不入的程度,公事、私事、工作、娱乐都能聊”。因此,乔月猛萌生出一个想法,打造一个专为企业服务的互联网即时通讯运营平台,相当于企业领域的“腾讯QQ”。

  这就是IMO云办公室最初的设想,“在网上为企业提供一个纯净的办公空间,避免诸多娱乐功能分散注意力”,乔月猛说。于是,当他意识到IMO具有巨大的商业潜力和社会效应后,从2006年下半年起,乔月猛就开始带领团队进行艰苦的IMO产品研发。

  架起企业沟通之桥

  关于不久前在麻省理工的演讲,乔月猛说:“这实际上表达了我们对互联网的看法。一讲到互联网,都是个人互联网。大家在上面娱乐、购物,都是为个人服务的,没有专门为企业服务的,这一块像一个荒漠。”

  “互联网不仅可以娱乐你的生活,还能方便你的工作。”这是乔月猛给互联网设定的两个主题,而他的重点,则关注“互联网怎样帮助企业”。

  目前,企业若要进行即时沟通,除了市场上的腾讯QQ、MSN等个人聊天工具,大部分企业会选择购买套装软件来进行内部交流,如IBM的same time等产品。

  “更多的是企业在经营一个局域网,安装软件以后,仅限于企业内部的沟通,无法与企业外部包括上下游、合作伙伴之间的即时沟通。”因此,如果要实现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实时聊天,IMO就成为一个解决的途径。

  在乔月猛看来,“IMO不是一个没有娱乐功能的个人聊天工具。”主流的个人聊天软件(如腾讯QQ)在1998年开始出现,乔月猛说:“2006年,我们在全国的行业中做过抽样调查,当时有30%左右的企业不允许员工上班使用个人聊天工具,因为上面大量的娱乐功能会极大地影响工作效率。它的娱乐功能越强大,距离企业就越远。现在,我估计不允许使用的企业会超过一半。”

  乔月猛看到了企业市场的广泛性,他认为企业对于电子办公环境的需求非常普遍。而企业使用IMO的必要性,则是基于IMO产品本身的三个关键特征。

  “首先,IMO是组织身份,面向企业用户,以企业为单位。”乔月猛介绍,“每个企业有一个总账号,每个员工的账号由企业管理员统一分配。比如,A公司有200个人,注册一个总账号后,所有同事的账号聚集在一起,就像一个网上办公室。有新同事加入进来,管理员为其开设一个新账号。有同事离职了,需要把账号收回来”。这样就以组织为身份,不会因为人员流动而产生影响。

  第二点,是“以商务办公为特征”。如IMO官方网站介绍的那样,乔月猛把IMO的功能定位在办公上,比如发邮件、开视频会议、电话会议、电子考勤、节能自动化等日常组织行为。这一点明显区别于娱乐功能强大的个人聊天软件。“企业最不喜欢下属在上班时间娱乐。现在的娱乐新闻都写得很吸引人,你点一个八卦东西,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半个小时就没了。一天要是8小时工作,两三个小时就没了。这对一个企业来说是这样,那就相当于丧失了百分之二三十的效率,对一个国家来说,白领人群和精英人群若是降低了这么多的效率,那更是一种损失。”

  第三点,“IMO是实名制沟通”。不同于其他聊天软件的个人化虚拟姓名,IMO上面每个人的账号需要使用本人真实姓名。在添加好友方面,除了企业内部员工可以互相添加,也可以添加其他企业的员工。“实名制可以避免上班沟通私聊,对员工相互沟通进行有效管理。流程上会由直接领导做一个审批,备案有哪些沟通对象。只要他认可对方是你的合作伙伴,就允许添加好友。对工作内容不会进行监督,这样就实现人性化管理,不会监督员工的聊天记录。”

  5年建好“写字楼”

  乔月猛认为,互联网世界是现实世界在网上的映照,现实中的办公室设在写字楼里,所以,他把IMO的设想由最初的“办公室”发展为“CBD”。不久前,乔月猛在麻省理工的演讲,主题就是要建造一个全世界互联网上最大的“CBD”。

  对于大都市里的人们来讲,“CBD”这个词已不再陌生。它的中文译为中央商务区,比如纽约的曼哈顿、香港的中环、北京的国贸等。

  “如果说腾讯QQ是个人在网上建立一个家,可以在网上养宠物、写博客、看电影,那所有的网民在上面就形成了一个个人的社区。”IMO呢,则希望为企业打造一个企业自己在网上的家。谈到IMO的愿景,乔月猛说,“在网上,一个企业相当于一个办公室,如果有很多企业在上面,就聚集了大量的办公室,它们以组织为身份,称做互联网写字楼”。

  乔月猛把这种“互联网写字楼”比做“超高层建筑”,他说,企业的特性决定了“建筑架构”的不同,虽然国贸的超高层建筑技术谁都有,但要做成也要花几年的时间。

  如今,IMO已走在同行的前面。经过4年多的研发,现在的IMO已经具备了最基本的企业办公室。从2010年12月正式发布至今,IMO的企业用户数每个月都以指数级的速度高速增长。

  乔月猛非常看好企业在电子办公环境方面的需求,“当大家都需要使用一个产品的时候,它就会走向免费”。这话说得不错,正如今天积聚了大量用户的新浪微博。

  除了在网上的企业办公室,办公室里面还有什么?“还有很多虚拟的东西,比如打印机,邮箱,电子传真,视频会议室……”乔月猛介绍,企业入驻IMO的平台,即注册账号的办公室是免费的,但办公室里的设施是要收费的。比如,现实中的企业购买打卡机和打卡纸都需要花钱,还要格外花费人力成本,来统计员工请假和迟到的情况。而放到IMO上呢,可以按人来收取年费。对于一个人来说,可能一年只收10元打卡的年费,但对于上百个人的企业来说,一年最少就有1000元,那么几十万家企业上百万人使用的话,就有超过10亿元的收入。

  在成本方面,乔月猛有一个“微成本”理论。他认为,“如果成本很低很低,又能为企业提供很好的服务,虽然门槛准入是免费,但可以通过增值服务来收费,这样对于IMO来说价值就很大”。

  如今在市场上,如果不使用主流的个人通讯软件(如腾讯QQ),企业就需要购买套装的通讯软件。“花几万元钱去购买别人花100万元研发出的产品,又要请技术人员来维护,体验又很差,只能局限在企业内部;现在有了IMO,用户体验很好,只需要花很少的钱,并且使用的是我们花1000万元研发出的产品。这就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

  “当大量企业汇聚到这个平台时,就形成了一个繁荣的商业世界。企业与企业相互交流,企业下面还有什么?”说到IMO的未来,乔月猛很兴奋,“商务中心、物业公司、餐厅、购物中心……会有大量的厂商进来为这些企业提供服务,也可能这些厂商本身也是企业。 只要有电脑或手机在线,一点就会有几个快餐店的店员在里面,线下有的在网上都有。”

  这样一个网上“CBD”,什么时候能建完呢?“现在我们有了基本的办公室。‘CBD’是一个引进商户、产品叠加、划分商区的过程,如果快的话,5年的研发将把一个‘写字楼’打造好”。

  在IMO发展的战略布局上,乔月猛信心十足,网上“CBD”还未打造完成,IMO就准备在2014年先期上市。为什么能先期上市?问题的答案又回到最初乔月猛对于市场的判断,“因为IMO的市场很大,我们只需要做一点就可以达到上市资格”。(文/赫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