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科技>  正文

原京东总裁助理刘爽:好走的都是下坡路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7/18/2012 11:32:10   来源:天下网商

刘爽是个复杂的受访者

刘爽是个复杂的受访者

  刘爽说,投身创业的目的很单纯,这不是什么理想,真不是,我就一草根。我想验证这一点:自己干行不行?

  文/天下网商记者 祁钰

  刘爽回答问题的方式令人印象深刻。如果你向他求证某人说的一个数据,他会先问你,某人是谁,他现任或者曾经任职什么职务,他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这个数据。一串问题之后,刘爽才会给出自己的判断——往往只有一两句话,不一定准确,却往往有货有态度。

  对记者而言,刘爽是个复杂的受访者。向他求教电商行业的问题,他不吝分享,遇到感兴趣的话题更是莫名兴奋;若是聊起前东家京东的话题,他仗义执言义务辟谣;若是问起他自己的故事,特别是以往经历和NOP的细节,他三缄其口打死不说,并且会防备地直视你,很直接地回应“没什么好说的”,或者“说这些干嘛呢?”

  他离开京东去创业的经历,吸引了诸多媒体注意,但他往往直接谢绝媒体采访。“不是对PR有偏见,而是很多事情还不成熟”,刘爽对未来还说不清楚,于是“不想也不敢胡说,说出来的话要经得起时间考验”。

  现在,刘爽对《天下网商·经理人》开口了。

  锐意上浮,对打京东

  如果把电商比喻成一个江湖,那刘爽应该算得上是一个高手。和所有高手一样,人们都会注意环绕在刘爽头上的光环——NOP时尚品牌联合创始人、前京东总裁助理、人称“V版”(网名veryls)的派代电商思想版版主,却往往会忽视他在成为高手前的那段历练。正如刘爽对自己的描述中所言,在进入京东之前,他曾是一位转战数家B2C的80后男青年。

  对电商的兴趣起源于刘爽的大学时代。2000年前后,还是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刘爽看到了一本书,书里描绘了全球电子商务的理念和壮阔前景,讲述了亚马逊、eBay、阿里巴巴等企业的故事,勾勒出一个概念:电子商务可以改变世界。

  “年轻的时候就信这个,”刘爽说。因为相信,他在毕业后选择直接投身电商事业。2006年起,刘爽先后在e国、锐意网、365数码网、京东四家电商企业历练。

  回头去看,刘爽的事业起步并没赶上“好时候”。因为在那几年,电商人才的薪酬还没像近两年这样节节高升。此外,早期B2C们的探索更具试验性,也因此给从业者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纠结、失意。

  刘爽进入e国网的时候,“e国一小时”话题余温仍在,但企业风光已不复当初。刘爽从实习的3C商品助理做起,修图打水印、上传商品、谈供应商、取货送货理货等等最基础的工作一件没落下。当时e国在走下坡路,老板的心思已经不在电子商务上。不到一年,刘爽去意萌生,开始寻找新的工作机会。

  这期间,因为在派代网看帖发帖,刘爽认识了派代的创始人邢孔育。邢孔育介绍刘爽可以去锐意网负责市场工作。虽然第一次听说这家公司,但办公室离自己家只有一站地的便利让刘爽很是心动。

  2007年,初具职场经验的刘爽进入了重要的舞台——锐意网。入职前正逢刘爽的24岁生日,他在博客里写下了自己的梦想:“成为最优秀的B2C职业经理人”,他把锐意网视作自己实现梦想的起点。

  当时锐意主营正品单反相机,隐见与京东逐鹿中原之势。2006年京东销售达8000万的时候,锐意线上销售做到了3000万。因为主营品类是正品单反相机,锐意的客单价高达5300元,但日订单数只有几十单。老板很想把电商业务做大,也愿意听员工的意见。刘爽告诉老板自己的想法:冲规模,切入低端产品线,比如卡片机。

  按照这个思路,锐意的一些产品经理、店长组成了新的团队。刘爽评价他们“出身草根,执行能力很强”。由刘爽负责的市场部配合,几乎从零开始做的新产品线在8个月后的销售额翻了10倍,他很是振奋。

  经过这番开疆拓土,锐意网的卡片机几乎可以跟京东打个平手,单反更可以压着京东打。刘爽说,那时候锐意网就把京东当作最大的竞争对手。不过,刘爽对京东这个竞争对手的兴趣也在竞争中逐渐加深。巧合的是,很快他就见到了京东的掌舵者刘强东。

  2007年9月22日下午,身为京东金牌会员的刘爽参加了京东200人网友见面会。回忆起这次经历,刘爽很得意,因为当时他给刘强东提了“下不来台”的问题。这时的刘爽颇有些刺头和张扬,笃信自己的观点一定正确。日后刘爽才知道,刘强东也注意到了他,开始看他写的文章。

  刘爽在博客里记录了网友见面会的感受:“下本(钱):参会者1人1件京东衬衫,140元京东优惠券,企业宣传册做得很大气……刘强东:务实、干练、果断、有魄力。从刘强东的发言中感到京东在冲刺。”

  2008年开端,刘爽可谓意气风发:网站在春节前完成了改版,他的团队和预算也已到位,预备在Q2开展一系列大动作,他也开始实际负责整个网站的运营。博文字里行间可以看到刘爽的雄心:“2008年,分水岭,机遇与危机并存,要打一场很大的仗。现在,飞机已经起飞,而不是讨论飞不飞的时候。来吧,让整个互联网都听到我们的呼吸声!”

  2008年3月的博客中,刘爽开心地记录了自己一系列“颠覆常规的决定”,包括重新包装摄影书籍频道,调整数个频道产品线,把锐意网有优势的产品线留下,没优势的全部外包等等大刀阔斧的变革。“谁说市场部是只会花钱不会赚钱的部门”,刘爽得瑟自己领导下的市场部“走上了赚CPS加卖广告做E-MARKETING的可持续再发展奔小康之路” 。

  历练胜败

  “打工要当家猪,创业要当野猪”的说法可以印证刘爽的职业生涯。在成为“野猪”之前,刘爽服务过四家B2C,先后负责市场、运营、网站管理、战略规划、业务流程优化等工作,这其中有三家是传统企业或者具有传统企业背景。刘爽的工作并非如外界传言那样只做战略,“务虚不务实”。用刘爽的话说,“我说的写的事情都是我曾经做过的,实践中拔出理论。”

  折翅365,转战京东

  刘爽的事业上升到半路,却被突如其来的变故打击后逆转下沉。

  锐意因外部重大变故被迫调整经营策略,老板打算放弃扩张电商业务。2008年4月,锐意市场部集体离职。

  离职的当天凌晨,刘爽发布《让过去过去,让未来到来》的博文,向过去告别:“每一次都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离别之际,刘爽给自己起了英文名字Ray,以此纪念锐意(RAYI)。

  后来,刘爽反思锐意电商,认为传统企业做电商最大的阻力在内部:“每次网站和门店产生分歧和矛盾,老板都会和稀泥,他总强调他很看好线上要把线上做大。”刘爽记得,他当时反问老板:“线上对您来说,是想做,还是必须去做?”老板直言没有明确答案。

  锐意网浮沉之后,经朋友介绍,刘爽跟着出身美国新蛋网的新老板到了365数码网,继续触及传统企业电商迷思。巧的是,入职365数码网的前一天,京东向刘爽伸出了橄榄枝。当时京东刚开始建立品牌体系,想让刘爽过去做品牌经理。“也是挺好的机会”,刘爽虽然犹豫,但毕竟答应365数码网在前,还是放弃了京东的机会。这也是刘爽第一次真正和京东结缘。

  365数码网的母公司是南方一大手机省代分销集团,电商子公司在北京,两厢冲突不断。电商公司从零开始走上正轨,但受制于企业的不投入,更为集团内部的重重矛盾所扰,种种不利因素导致当期加入的空降兵在半年内纷纷离职,刘爽坚持了大半年后也离开了。

  2008年底,刘爽为一家国内排名前十的互联网集团企业做电商项目。不到三个月时间,项目变形了。“只想做轻的事,不做任何重的事”,刘爽不能认同。他笃定,电商行业没有轻公司,供应链是核心。刘爽据此完成了资金和资源的重投入方案,但未被采纳。企业决意不碰商品、不做库存、不做物流。预见项目会失败,刘爽只好退出。

  不过,就在项目进行的时候,因为一台电视机,刘爽得以有机会跟京东再续前缘。

  2009年春节前,刘爽家里换电视机,他撺掇不信任网购的父母在京东购买。谁知,赶上京东订单暴增,物流难以应付的“历史时刻”,刘爽订购的电视机迟迟发不了货。

  虽然跟刘强东不熟,刘爽还是给他写了封邮件试试。邮件中,除了请求处理家里的订单,刘爽还出了个主意:物流堵塞使得前面的订单发不出去,后面的订单持续积压,解决的时候可以考虑让前面已经迟了的订单多等几天,先发后面的订单,别再压着。

  有趣的是,就在半年后,2009年6月,打算回国结婚的刘勇明,因为在京东上购买的液晶电视破损,在派代上写下了一篇长文:《京东和老刘:如果没有商品和服务,赚再多的钱也只是赚钱而已》,就此和电商结缘,并在2009年初创办了NALASHOP。

  南边的刘勇明在化妆品行业开始了自己的事业,而北边的刘爽也并没有闲着。发货问题解决后,刘强东回邮件约刘爽吃饭聊聊。几天后,邢孔育给他打电话:“老刘说晚上吃饭叫你过来。”刘爽马上赶了过去。当晚,他们三人聊京东、聊行业,一直聊到半夜。第二天,正在办事的刘爽又接到了邢孔育的电话。这次,刘强东想见见刘爽,邀请他去京东工作。

  再次见面,刘强东说,京东大了发展太快,需要有人来做做抬头看路的工作。这个工作一方面要看看未来趋势,看看京东要怎么走;另一方面要看看京东内部的问题。刘爽觉得这事蛮有意思,答应了。

  2009年3月,刘爽入职京东,开始了他职业生涯中成长最快的两年时光。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