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科技>  正文

人民邮电报:五问互联网企业“拼机”大战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6/15/2012 14:56:29   来源:人民邮电报

  TechWeb编辑推荐:从小米科技进军手机行业以来,盛大、百度、360等中国互联网各路诸侯纷纷涌向这片本已拥挤的商业战场,以至“小三”骂战,互联网企业高调介入手机行业赚足了眼球。然而,互联网基因是在手机市场上因为“转基因”而让人退避三舍,还是能够“嫁接”出新的茁壮物种,大家都还没有看清楚,充满了各种疑问……

  1.为什么进军手机市场?

  其实,互联网公司布局手机业务的最根本原因在于抢占用户,通过手机这一终端增强对用户的吸引力,获取用户行为及信息,从而激发用户使用更多流量或是公司提供的业务和服务。比如360公司做手机,就是意在获取并升级用户流量,补充现有的业务,未来在手机流量上得到更大的价值。淘宝手机则是为了让使用手机进行网络购物的用户有更好的体验,促进网购业务进一步向手机用户群体拓展。

  2.互联网手机以何赢利?

  占住手机这一移动互联网的入口,从服务赚钱,或许是他们的初衷,况且这样听上去也显得更加时髦而又有科技含量。但是“互联网=免费”的思维在广大用户中已经根深蒂固,要想用低价手机把用户“引诱”到“移动互联网”,进而收费,这个基本上很难。

  一方面是手机本身不挣钱,一方面是从目前情况看服务和应用不易挣钱,那么为什么还要涉足手机市场?也许百度的想法代表了一种主流思潮:“打造终端平台,不仅为用户打造高品质的智能移动上网体验,更重要的是,它将为众多手机厂商及合作伙伴降低生产成本,并携手硬件厂商、终端厂商及开发者等产业链实现共赢。”

  3.他们有哪些“新招”?

  互联网企业制造话题的能力不容小觑,有人会说这都是虚的。要说硬实力,例如渠道等你有吗?这个还真有。互联网企业拥有比制造商甚至运营商更广阔的线上渠道而且运营自如。例如小米手机就是利用了凡客诚品的线上渠道进行销售,达到百万级的销量。阿里集团的淘宝手机利用起淘宝的线上渠道更是如鱼得水。利用电子渠道拉动电子消费,互联网企业也拥有建立终端产业链的野心。

  更值得终端制造商警惕的是,互联网企业更加了解消费者的心理。互联网企业进军的都是智能手机领域,他们希望将电脑上的用户无缝转移到手机上。基于对用户数据的准确把握与研究,互联网企业更加了解用户的需求,更能得到用户的支持。他们希望将智能手机变成一种工具,变成用户更加方便接触其产品的工具。所以,这是一场争夺战,争夺智能手机的主导权。

  4.终端格局将怎样变化?

  首先,互联网企业的加入,带来了全新的身份和定位,使得终端产业链更加复杂化。互联网企业在这个产业链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他不直接从事产品制造,但是对产品配置具有发言权;他与终端厂商合作,依赖其实体渠道,然而却处处宣传自身产品和品牌;终端厂商有时也借助互联网企业的深度定制,在其客户群体中拓展市场。说得通俗一点,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互联网企业更加注重终端产品的品牌,这也给产业发展带来了变化。就像安卓手机阵营一样,大家用的都是安卓系统,但有的是摩托罗拉牌,有的是三星牌。用户对哪个品牌更加忠诚,很难说。例如阿里和天语合作生产的淘宝手机,既打着淘宝的牌子,又有天语的品牌,消费者更看中哪一个,对哪一个更加忠诚,很难说。

  5.运营商怎样与之合作?

  除了在手机制造环节与终端厂商进行合作之外,互联网企业还会选择同电信运营商建立伙伴关系,借助后者的经验和优势来发展自己的手机业务。比如小米手机在利用微博等新媒体成功营销的同时,还选择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合作,毕竟手机业务要盈利看的是销量而不是营销效果。

  原文详情:《人民邮电报:五问互联网企业“拼机”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