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科技>  正文

帝企鹅变形记:开放与封闭 马化腾将左右下半生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6/10/2012 11:32:02   来源:21世纪商业评论

21世纪商业评论封面

21世纪商业评论封面

  依托海量用户群,全面出击,“微”创新,腾讯成就了此前14年的辉煌。而在开放与封闭、全能和聚焦之间,马化腾的选择,将左右这只企鹅的下半生。

  作者:萧白

  拥有7.52亿活跃用户,什么是腾讯不想做的,什么又是腾讯不能做的?对于腾讯控股(0700.HK)董事局主席马化腾来说,这是一个终极追问。

  2012年5月18日,腾讯官方宣布的、其1998年创立以来的第二次重大“组织架构变革”,似乎给出了一些答案。有意思的是,它的上一次“组织变革”发生于创立7年之后的2005年,距今又是一个7年。

  5月18日,马化腾在“致员工的一封信”中表示,此次变革“体现了公司面对当下和未来数年市场格局变化的思考”,“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调整,更好地挖掘腾讯的潜力,拥抱互联网未来的机会,目标包括:强化大社交网络;拥抱全球网游机遇;发力移动互联网;整合网络媒体平台;聚力培育搜索业务;推动电商扬帆远航;并且加强创造新业务的能力。”

  虽然马化腾称,“公司在业务方面对各个业务群的期许是:必须进一步开放思维,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但显然,腾讯给出的仍是一个以打造“企鹅帝国”为目标的“全能”计划——强化现有核心业务(游戏和社交),抢占新兴业务先机(移动互联网),打包弱势业务再图发展(电商、搜索等)。

  过去14年,这家以“善于满足用户需求”著称的中国互联网企业,一直在以“微创新”的方式进行产品开发,并由此引发了来自整个互联网业界的“抄袭”指责,不过,这只憨态可掬的“小企鹅”,依然以让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快速成长为一个四处掠食的“帝企鹅”。

  那么,下一个14年,它是否还能以同样的方式继续前行?在市值跨过500亿美元门槛之后,它能否继续实现对1000亿美元的超越?这家中国目前规模最大的互联网公司,能否顺利向一家世界级互联网企业迈进?

  现实是,在多年的“先抄袭后超越”之后,腾讯的触角几乎已经深入到互联网产业的每一个角落,全民公敌般的存在,会引发外界对其“微创新”更为猛烈的道德批判和同仇敌忾。而快速扩张的另一个必然后果就是,其日益庞杂的业务体系,难免良莠不齐,在腾讯这棵疯长的“大树”上,已经结出了不少“苦涩的果子”。并且。正如马化腾所言:“当团队规模变大后,很容易会滋生出一些大企业毛病。到底我们如何能够克服大企业病?”

  更重要的是,如果“开放平台”最终发展为一场互联网产业的真正意义上的“地壳运动”——一次“绝对意义上的、全面的”产业变革,正如互联网之于微软,那么,这只身形臃肿并被视为“贪婪”的企鹅,将如何避免重蹈恐龙的覆辙?

  上述的所有疑问,马化腾均已在4月23日向KK(凯文。凯利,《连线》创始主编,《失控》作者)提出,并得到了让他满意的答复。不过,这次由腾讯主办的、影响甚大的对话,更像是对腾讯此次“变革”的一次背书。

  开放还是封闭,全能还是聚焦?马化腾给出的答案,或许不仅将影响腾讯的下一个7年、14年,甚至是这只企鹅的整个下半生。

   < 1 2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