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AMD自己的“超极本”,不过它也不能叫超极本,因为AMD给它的命名是Ultrathin(直译:极限纤薄,抑或叫超轻薄本),这与Intel的Ultrabook(超极本)是不一样的,不过AMD官方至今还没有一个正式的命名,所以根据它的特性,我们只能暂时称之为AMD 超极本,这样大家能容易理解一些。
前几天三星首次专门为一款笔记本开了一个发布会,这就是搭载了AMD Trinity APU的三星535U。之所以对这一款产品十分重视,是因为这代表着AMD也正式的进军到了超轻薄笔记本平台的竞争行列,让消费者在intel的超极本之 外,有了一个新的选择。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来说是很有意义的,因为APU的图形能力很强,所以用于超极本的话能提高3D显示性能,AMD的APU能让目前 的超极本产品平台单一的状况发生微妙的变化。
AMDUltrathin 三星535U硬件配置 处理器 A6-4455M 主频2.1GHz 睿频2.6GHz 内存 4GB DDR3 1600MHz 显卡 AMD Radeon HD 7500G 显示器 13.3英寸LED 背光显示屏 1366×768 硬盘 500GB HDD 电池 锂离子聚合物电池(内置) 重量 整机重量1.455kg 旅行重量1.724kg 预装系统 Windows7 家庭普通版 64位 官方售价 4499元(14寸配独显的4999元)有些朋友可能比较好奇,超极本这个概念早在去年就有了,为什么AMD现在才做出来?这是因为AMD的上一代LIano APU产品最低设计功耗是35W,如果用于超级轻薄的笔记本,散热的问题无法完美解决。一直等到Trinity APU的推出,AMD才终于有了自己的低功耗APU——A6-4455M。这颗APU设计TDP仅为17W,而且它不是降频的低电压产品,还保持了 Trinity APU的所有特性和功能,所以我们对这颗APU的期待值是很高的。在开始测试之前,我们先来解决几个大的概念问题。
AMD Trinity APU CPU A10-4600M A8-4500M A6-4400M A10-4655M A6-4455M 架构 第二代推土机(打桩机) 功耗 35W 35W 35W 25W 17W 主频/睿频 2.3GHz/3.2GHz 1.9GHz/2.8GHz 2.7GHz/3.2GHz 2.0GHz/2.8GHz 2.1GHz/2.6GHz 核心数量 4 4 2 4 2 二级缓存 4MB 4MB 1MB 4MB 2MB 集显 7660G 7640G 7520G 7620G 7500G 显示核心数 384 256 192 384 256 最大频率 686MHz 655MHz 686MHz 497MHz 424MHzUltrabook与Ultrathin有何不同
其实外观真没有什么不同,同为“Ultra”的前缀,都追求的是极限的概念,像intel超极本的宣传点一样,超轻薄、超快速、长续航这几个点都是相同 的。其实这也是AMD的一个策略,因为Ultrabook是Intel率先建立的一个类型产品圈,intel为这类产品划分了一些定义,例如厚度20mm 以内、尺寸11-13(现在放松到14英寸)等等。AMD因为迟到了,所以只能借用了半个名字,一方面能说明自己的产品类型,让消费者不用重新去理解一个 新的概念。另一方面开发了自己的“thin”以此能与Intel的产品区分开来,还能避免法律上的一些问题。
虽然看上去是很聪明的一个办法,但其实也是一种无奈之举,毕竟这个领域intel已经先入为主,甚至于产品类型都是Intel划分出来的。迟到的AMD 能做的就是经跟对手的步伐,跟上了才有机会谈瓜分或者超越。要说区别的话,只是AMD的与Intel的平台区别,AMD的Ultrathin采用了APU处理器+AMD芯片组+AMD独显(14寸配独显)。
AMD Ultrathin的定义
这一点AMD做的还不够成熟,因为Ultrathin至今还没有自己的中文名字。AMD的营销官员多次强调过Ultrathin不是超极本(超极本这个 名字是Intel取的),但是我们至今也没有看到AMD官方对于这类产品的准确定义,也没有相关的产品规范,比如:什么样的产品能被称为 Ultrathin?
这次拿到的三星535U是AMD第一款Ultrathin,从这款产品上倒是能看到一些Ultrathin的定义范畴。因为三星535U和530U的外 形模具一样,所以外观上可以猜测为与intel对超极本的定义一样。因为535U有1.8Kg的14寸版本,也有低配的机械硬盘。所以总结起来,AMD Ultrathin的定义主要应该是20mm以内厚度、采用AMD的17W处理器。而其他的指标则是相当开放的,允许14英寸的产品、允许14寸的达到 1.8Kg,当然1000美元的标准对AMD来说不算问题,三星535U的最低售价仅4499元。所以说Ultrathin的最主要定义应该就是采用了 AMD处理器的超级轻薄本(也能叫AMD牌超极本)。
AMD Ultrathin的特性
这个问题其实有一点重复了,Ultrathin的特性分为外观特性与PC硬件特性,外观特性我们会在随后的三星535U做介绍,这里先介绍一下硬件特性。
Ultrathin的硬件特性就是Trinity的特性:
1.Trinity APU核心面积增大,晶体管数量由此提升,由上一代的11.78亿上升到了13.08亿。
2.功耗得到进一步降低,面向Ultrathin设计的APU TDP最低降至17W。
3.GPU流处理器数量256个,最高频率424MHz(A8-4500M的降频版)。
4.配合A60M芯片组原生支持USB 3.0,并支持三屏输出显示。
5.配合第3代Turbo技术将带来约为25%的CPU性能提升;提升了高清媒体加速器的性能。
A6-4455M具备这么多非常实用的特性让人很兴奋,这意味着Ultrathin相比Ultratbook在某些图形性能方面有着相当的优势,在数据 运算要求不高的超极本产品中,这些特性对用户来说,具备了很大的吸引力,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很看好Ultrathin的原因。好了,下面我们就给大家展示一 下第一款Ultrathin——三星535U。
三星535U:整体外观设计
三星535U是基于530U而来,两者的外观模具完全一样,区别是535U有包括13、14两种尺寸,另外有银灰色、深棕色、亮粉色三种可选。其中14英寸的产品会加入独显配置,在性能上依靠双显卡交火技术将有非常大的提升。
有粉色可选
说回外观方面,拿AMD平台的Ultrathin 三星U535U对比英特尔平台的Ultrabook 三星530U,你会发现两者采用同一模具,制材、工艺、设计没有任何的差别,唯一不同的就是我们上面已经说过的产品型号和硬件硬件平台。
仔细确认了一下,6月1号当天发布的这款AMD平台的Ultrathin 三星U535U在机身材质上与530U一模一样,都是顶盖采用铝镁合金制材,底部采用玻璃纤维制材。
因为是同一模具,因此机身的尺寸上继续保持原来的规格。长宽自不必多说,主要是厚度,两者都是17.6毫米,这种水平跟苹果MacBook Air 13的机身厚度非常接近。
重量上两者的区别不算到,总的来说采用AMD平台的535U稍微轻一些有限,毕竟内部硬件没增没减,重量上不可能出现太大的差距。
三星535U:内饰细节与不同
因为是同一模具,原本屏幕不会发生改变,但是经过确认,采用AMD平台的三星535U屏幕亮度只有220nit,相比英特尔平台530U的300nit稍小一些。猜测:可能是因为要达到较长续航时间,只有把屏幕亮度调低一些了。
两者同为一款键盘,皆是卵石概念的设计(三星官方叫法),其实上跟巧克力键盘性比差别并不大。从这款键盘的手感到按键键程这些细节体验上来看,都还是比较出色,适合不繁重的文字录入类工作。
细节上两个不同硬件平台的产品还是有细微的差别。AMD平台的535U在键盘左上角印有“SERIES 5”字样,而英特尔平台的530U则是没有的,很容易区别辨认。
即便是换做了AMD平台,三星这款产品在触控板上夜没有做升级,两者依旧是相同的分体式触控板设计,触摸区域皆采用磨砂工艺处理,都不支持多点触控功能。
三星535U:同模具同接口 支持USB3.0
不出所料,接口也没有变化,种类和数量两者一致。SD卡槽、VGA转接口、RJ45接口都存在。唯一遗憾的是AMD这颗处理器虽然原生支持USB3.0,但三星只提供了一个接口,剩下的两个接口皆是USB2.0.
电池同样为不可拆卸设计,机身底盖两者也是一样的,包括细节上的处理,可拆卸的部分依旧是硬盘加内存模块,机身低端进风口几乎没有,散热口和主要出风口设计在转轴处较隐蔽。
三星535U:整机性能测试
因 为是工程版的产品,整机运行虽然稳定但测出的数据并不能说明是终的成绩,因此这部分环节我们留待以后再进行第二波测试,这里只贴出Win7自检体验指数来 仅供参考。从掌托处的LOGO贴纸来看,这次三星535U搭配了AMD最新的17W功耗的APU A6-4455M,预计将来还出出现A4、A8、A10这三款17W功耗的产品。
评测室总结
时隔一年,AMD终于发布了自己的“超极本”。AMD“超极本”事实上只是编辑自己这么叫,按照官方的说法它应该叫“超轻薄本”,但比较遗憾的是AMD至今 对于自己的超轻薄本(Ultrathin)还没有一个像英特尔那样明显的定性,没有规定尺寸大小、机身厚度、硬件配置等等这些那些的细节,编辑推断AMD 可能会采取更加开放的态度来欢迎各个厂商加入其超轻薄本(Ultrathin)阵营。不管怎么说,AMD和英特尔这两家从开始到现在一直刀光剑影的打来打 去,真正得力还是咱普通消费者,从现在起迎接超极本低价时代的来临吧。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