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科技>  正文

图文:圆桌讨论云计算应用实践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5/24/2012 15:08:04   来源:新浪科技

 

   圆桌讨论:云计算应用实践 (新浪科技 韩连巍/摄)

  圆桌讨论:云计算应用实践 (新浪科技 韩连巍/摄)

  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办的第四届中国云计算大会于2012年5月23日至25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据介绍,本届大会在以往产业与技术研讨主题之外,还将通过云计算示范应用案例系列发布的形式,重点展现多年来中国云计算技术创新和应用示范成就,交流云计算应用实践的经验和方法,从而推动我国云计算在各行各业的发展。新浪科技全程图文直播本次会议。

  图为圆桌讨论,主题为云计算应用实践 。

  论坛主持人:

  我们探讨的主题应该是怎么推动云计算的实践,怎么推动云计算产业发展,这个主题我们可以看一下一个背景。大家可以看大屏幕。刚才李德毅院士讲中国云计算已经到务实发展阶段,从刚才很多演讲嘉宾交流中,我们确实感觉到云计算的技术和产业以及商业模式逐渐发展,产业链逐步形成,用户对云计算的接受程度也大大提高。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是云计算的应用实践。只有应用才能推动产业发展,我们通过今天讨论能够感觉到推动中国的云计算事业发展。今天讨论请两位院士4位业界著名云计算专家。

  今天请各位专家探讨第一个问题,你认为云计算在哪些行业或者领域具有应用前景,而且最容易切入,或者认为云计算哪些领域最需要?今天用电视方式,我们不是CCTV,但是我们是CCCCTV,请大家写题板对这个问题做一个回答。为什么大家会选择三个领域,请各位专家做一个解释。

  范丽:我写的三个第一个大数据,我觉得云计算本质是能够资源整合在一起,有非常先进复杂存储能力,最好应用需要大量数据存储计算分析能力应用,一个例子百度(微博)的搜索引擎,我们需要处理几百亿网页服务几亿用户,每天能够整合这么多数据分析出用户需求,这是非常典型应用。第二云计算在今天领域能够服务移动性需求,每一个用户,很多厂家很多终端,数据和信息能够存储后端,不需要担心在哪个终端丢失或者安全问题,云计算在互联网时代肯定得到很好发展。第三个弹性,刚才说云计算本质是资源非常弹性的利用,在云计算对一些非常中小型企业开发者来说非常关键,当开发一个APP应用时候,并不知道用户需求有多少,有可能很火,有可能不成功。在这个时候用云计算对你来说空间弹性最大。

  主持人:我刚才观察到倪光南有三个,问一下,大部委国家机关敢用吗?

  倪光南:

  第一大第三大都虚的,中国部委没小的。我给云计算中心写的。我写没有太多,区域示范到行业示范我都同意,但最终我们从市场角度,我讲的是你们云计算公司服务对象。

  主持人:

  三位老总一定认同这样的观点,标准大部委,大企业,大城市,这是我们云计算主要的运用领域。刚才我看到了李伯虎院士说到制造领域,为什么?

  李伯虎:

  国家大力支持,信息化文化队伍工作基础,有成功典范。

  制造领域为例,我们国家制造业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需要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就是制造业信息化,制造业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云计算和制造技术结合迎合这个需求。

  国家大力支持,因为制造业是我们国民经济国家安全的基础,国家已经把制造业信息化列为我们国家发展新工业化道路必然选择。

  基础好,有良好文化队伍和工作基础。

  最后成功典范,刚才大家听好多,最主要的成功点在哪,已经有服务中心,有商业模式和重要技术支持。

  主持人:

  谢谢李院士全面分析。我看到了王总分析了,你的领域关注民生,为什么云计算在民生领域有这么大发展前景?

  王恩东:

  为什么选择这三个方面,云计算要应用有几个因素,有人要用,大量用户要用,民生领域是老百姓都需要,有人要你买单,民生领域是政府买单,政府有钱。企业怎么做,有大的市场去挣钱,这些是大部委大需求。我选择这三个符合特点,卫生健康这块,大家吃的好有房子住,关心长寿问题,这是目前困扰社会发展大矛盾。这方面建设卫生健康云非常需要的。

  药品食品检测是我们目前所有人关心的事情,刚才微软(微博)演示一个,浪潮有成功实践。确实有非常大需求。

  第三是广电媒体,这方面应该和我们社会意识形态相关,我们现在电脑屏,手机屏已经失去了管控,最后一个电视屏这方面政府应该有非常大力度,老百姓希望可以电视上网,可以电子商务,这方面需求非常大。

  主持人:

  董总你瞄准哪三个领域?

  董振江:

  我写的云计算需求很大,真正做好哪个都不容易,结合我们自己写三个,一个运营商,运营商目前有决心和动力,和我结合比较紧。第二个选政府,政府主动推动各个云计算建设,包括一些园区的,现在我们已经在参与这方面。第三个是企业,我们现在一个企业私有云在做,有一些类似于SAAS云应用,我们现在在做一个商务云。这三个比较容易切入的。

  主持人:

  你商务云现在赚钱吗?

  董振江:

  赚钱。今天下午我们一个总工介绍这个,我简单说一说,第一是我们现在统一和航空公司和饭店谈折扣利润,参与人不用交,通过我这个和公司订票,本身拿折扣低,因为我拿的更低,从这里赚钱。

  主持人:

  谢谢。下面请黄总,您怎么看待这样的应用前景?

  黄海:

  高度作为我们企业来讲,我们站的没有院士这么高。我汇报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感觉到云计算应用的三个比较容易产生效果的领域。

  这个题板给大家看一下,我想说明一下,这是题外话,现在信息化普及程度越高,人的字写的越糟糕,我的字糟糕,我隔壁的字也一般。移动互联网初创很多人可以理解,包括几位演讲嘉宾谈到,移动互联网初创客户对成本度高,需要低成本创业环境。我们感受到除了对成本关注度高,对云计算另外一个特性也关注高,就是弹性。初创企业业务波动性非常大,会导致会后端服务容量波动性大,这个是云计算和传统的主机租赁或者服务本质区别。在移动互联初创这块是云计算发挥作用的重要领域。

  第二个公共服务平台,实际指以地理区域为界定的一种公共服务平台,为什么以地理区域界定,地理区域相近的话可以规避目前云计算发展中一个障碍关于通信成本障碍。

  第三个行业应用有点泛,行业应用其实也是规避云计算里面比较容易出现问题的领域就是信息安全领域。很多企业不太愿意把信息放公有云上,行业云可以通过一些手段,把数据安全性控制在一定范围,行业优势。行业和企业需求有很多共性。

  这里提出句,品高这块已经做尝试,今天下午有一个发布会,我们和地铁行业领先企业共同发布我们在行业战略。

  主持人:

  我有一个补充的问题请教您,刚才您瞄准大行业,大城市大企业,实际在我们心目中云计算对很多中小企业是非常利好消息,因为可以低成本,可以弹性支撑业务,我不知道这个是不是有矛盾。

 

   圆桌讨论:云计算应用实践 (新浪科技 韩连巍/摄)

  圆桌讨论:云计算应用实践 (新浪科技 韩连巍/摄)

  倪光南:

  中小企业不会购买云计算公司一些产品,而是接受服务,一点不矛盾,中小企业会接受云计算服务提供商提供的服务,我们云计算公司这些产品都会面向三个大。

  主持人:

  您刚才说传媒领域,确实三网融合是大趋势,为什么传媒领域用云计算带来更大价值?

  王恩东:

  是这样的,我讲传媒广电传媒,我们现在看到通过电信,通过电脑网络和手机和无线通信网络我们已经看到云计算得到普及应用,但是在广电领域里,云计算应用没有真正用起来。现在广电仅仅提供一个数字电视这样的一个服务,接下来三网融合,不仅仅是三网融合问题,如何利用广电网络发展相应的互联网服务或者云计算服务,通过互联网络中国广电网络提供更多的一些云计算给电视的用户。

  主持人:

  这也是为什么云计算不光在IT比较热,不光在CT里比较热,在BT里也很热。谢谢各位回答。

  今天我简单总结一下,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到底未来云计算在哪些领域可以有更广阔前景。第一是民生领域,第二是电子商务,第三是电信方面应用,另外在企业在制造业移动互联网,行业云,传媒几个方面有非常广阔前景,再次感谢各位嘉宾回答。

  下面讨论第二个话题,您认为当前影响云计算快速应用,广泛部署的障碍有哪些?请各位专家写题板。各位专家对这样的一个题目都有一些认识,我刚才记得李德毅院士在报告里认为安全不是云计算的拦路虎,但是我们专家至少三位专家把安全作为重要障碍,怎么看这个问题?

  倪光南:

  我安全第一位,最大障碍担心云计算接受云服务部安全。一些信息系统最难问题是安全,特别是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第一位。云计算不例外,云计算实现高度整合,规模这么大,云计算系统出问题影响超过传统系统问题。正因为不是新问题,所以我们不认为云计算安全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这个问题的解决我们不能等待云计算解决安全再用,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云计算安全是综合问题,是发展问题。

  标准问题我们提出来,刚才很多解决方案不完善,其实很重要是标准问题,怎么衡量云计算,没有衡量标准,每家解决方案不同。没有衡量标准,用户应用觉得困难,不断移动到别的空间。制订标准是一个过程。

  王恩东:

  安全方面分析非常同意倪院士分析,安全问题是综合问题,不仅仅是技术方面安全,这里像一些相关的法律规则政策,刚才具例子说我们把钱放银行里感觉安全,把数据放云里感觉不安全。银行是几百年发展,建立相应规则,但云计算方面,数据安全问题,我们现在更多是建立了一些技术方面,通过技术手段如何保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方面不健全。如果没有法律法规的保障,安全问题无从谈起。我把安全问题列为阻碍云计算发展重要方面。

  我第一个认为障碍是用户认知,更多从行业云建设层面来看。因为行业很多信息化建设,从两个方面用户认知有问题。

  第一云计算强调服务,我用云计算服务,比如通过政务云建设原来各个部门是否不需要信息化,如果感觉位子受到影响,这个工作不可能进展下去。这里认知问题是否云计算就替代了原来信息化部门,在这方面我认为需要进一步通过实践让这些用户真正看到云计算不是替代他,而是带来更好服务,云计算是保姆,不是主人。

  第二个是关于云计算建设模式认知,这方面需要一个发展过程,现在大家在云计算建设模式,各种各样建设模式都有,各种认识都有,有正确也有不正确的,不正确里面很多来自各个厂商基于不同利益误导用户认知。行业建设如何什么模式建设是正确的,这里有一些企业已经做很好的实践。

  范丽:

  我写安全是第一障碍,我说的安全是和王总讲的用户认知上安全问题,我非常赞同安全在云计算不是一个新问题,我们要好好解决,用技术革新方法保护我们的安全,其实不是一个新问题。

  我讲安全问题主要是用户认知问题。用户对云计算接受很多障碍于对安全恐惧,对云计算安全认知非常少,所以非常担心安全问题。我这里说的这个问题。可能他们的恐惧远超过安全问题本身。云计算安全没有用户认知问题更严重。

  第二个写的商业模式问题,我们刚才看到很多演讲,云计算给非常多用户企业带来很多利益和好处,我想强调如果做云计算的企业本身没有一个好的商业模式,这是不可持续发展的,不可能永远亏钱做好事,这么多企业自己做云计算,怎么样有一个可持续发展模式需要探讨。大家知道谷歌(微博)挣钱不靠云计算,阿码云计算非常强,商业利润不主要来自云计算,云计算公司现在我们这么热的情况下,做云计算公司本身如何有比较好利润空间,怎么样持续发展,为上游的应用和企业用户带来更好利益,这个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董振江:

  大家做企业商业模式第一位,最后能不能赚钱这个问题是非常明确的。

  黄海:

  我们实践经验,云计算采用之后,应该说有两类情况,一类情况,它的商业模式解决问题和以前传统互联网解决问题一样,云计算本质通过网络提供服务,如果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没有解决商业模式,到云计算还解决不好。另外一种情况,到云计算时代后带来新机会,因为以前传统的主机租赁可能存在一些模式,云计算时代得到克服,带来新机会,他能不能利用这种机会解决以前商业模式存在问题,这两种情况。商业模式不是新问题,标准问题不好意思说。我谈熟点的通信成本。

  通信成本这个问题云计算一定遇到的问题,国内这个问题不是第一家提的,为什么大家对通信问题这么敏感,我们做的自己感觉很深。在一个最典型的桌面云应用里面,如果从传统模式到桌面模式,桌面云通过移动互联方式提供服务的话,实际上是交两倍通信费用,自己联到互联网多交一份,给你提供远程桌面服务商又要一份钱,只是在主机租赁里涵盖,需要两份通信费用,我们不说合理不合理,但的确成为负担。特别是大规模推广时候。我们认为这个可能未来是我们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李伯虎:我们制造领域搞云计算两年多,我的题板,你的问题是快速应用和广泛部署,第一障碍用户接受认可度不够,第一个理解不够,不要以为这么多人听,昨天803搞,我们搞不清什么是云计算。第二个融合不够,先搞应用,如何把应用领域应用问题和云计算技术深度融合,解决应用领域的问题,并取得效益是很大问题。第三了解不够,比如说担心云计算安全和隐私问题。第四决心不够,改变原有文化适应云计算的新模式是很大问题,不是纯一个服务器没有了,我不要买了,存储没有了来一个,不仅仅是,要改变应用模式是管理问题。

  技术成熟度不够几个问题,应用领域虚拟化技术不够,第二个把应用领域问题影射成三类云计算服务,基于领域特点对云计算技术拓展技术成熟度不够。我们现在云制造,要把设计生产管理等等这些制造活动里面的问题根据你的交互特点,要求拓展云计算里面提到的内容的共享,模式的问题,以及它的自身技术问题等等。

  第三个技术问题。

  第四个问题是标准问题。

  最后是面向应用领域大数据处理技术和成熟度不够。

  主持人:

  最后一个问题国内云计算应用进入黄金期到现在还有多长时间,请大家给出一个具体数字。

  范丽:

  我个人觉得首先这个取决于黄金期定义什么,假设我们说进入一个理性的成熟期,我觉得我们现在正在进入这么一个理性成熟期,我们已经谈两三年云计算,各地兴起很多云计算中心,但我觉得慢慢的已经大家认知在提高,云计算本身从基础建设往上走,往应用往企业走,往各种用户走,代表成熟更理性回归,这点可以说标志着我们进入黄金期的开始。

  王恩东:

  同意范总意见。我个人认为云计算现在已经进入了黄金期,云计算经过这么多年酝酿之后,应该说已经全面进入的落地实施阶段,大家以前对于公众云有深入体会,现在已经开始逐渐的体会行业云给我们带来的这样的服务。我们看到所有的要提供云计算的服务,无论是原来做硬件还是软件,现在大家围绕行业云提供这种产品方案和服务,已经开始也比较落地的案例。我们去年年底已经与21个城市签署在卫生健康、媒体和食品监测等几方面的云计算的合同和协议。

  今年要全面把这些云计算建设完成,要落地,能够为用户提供实际服务。我们已经进入了这样一个黄金期。离最高峰最大产业机会还有点时间,但我们已经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

  倪光南:

  大家知道09年第一次大会时候我们在讨论概念,今天3年后我们看到市场创新实践已经很多地方落到实处,按照这个趋势,我比较同意范总,2、3年可以进入真正黄金期。另外客观因素我们看到相关的技术,一些标准不断发展,主观上我们看到中国很重要的国家的规划,从国家层面到各个地方规划,云计算都列入“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推算我们相信中国来讲,政府非常重要。2、3年规划实行完会进入真正黄金期。

  李伯虎:

  我现在比较悲观,我们现在基本处于初步阶段,表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各界对云计算认识深度。

  第二核心技术产品研发和产业化。

  第三规模化应用属于初级阶段。我觉得起码5年。

  第一阶段各行业领域信息化典型应用为牵引,建立企业完善政策法律环境,研发体系,产业体系,开展核心技术产品开发,产业化,进行商业模式和典型应用实现,要两年。

  完善政策法规环境,产业体系。第五年大力推广发展应用。

  董振江:

  我稍微乐观点,经过去年,今年发展应该是落地年,应该更多落地有实验东西出来。真正发展比较快的,我刚才看运营商规划,估计2、3年达到大发展时期。我们公司也是这样定规划,希望到2、3年后希望占公司整个1/3,我希望乐观东西早日实现。

  黄海:

  我的观点可能比较特别一点,因为我们是做生意的,我们从市场角度看问题。我个人看法这样的,首先第一点,国内云计算光进时代肯定到了但是不是针对我们,是针对外企,云计算方面在国内投入和产值和收入这两年变化是100%以上变化。如果中国市场没有爆发的话为什么投这么多钱进来,他的产值从哪来的。对于他们黄金时代到了。但是对于我们在国内自主研发的这些产品,包括已经有一定知名度的,现在开始做云计算的这些厂家,我认为可能他们需要一些时间去拼搏,拼搏原因我们需要证明。我可以告诉大家我感觉蛮悲观,我们在云计算大会召开之前,我听说,这个消息找阿里证实,阿里云降价,但是我没有看到国外很多产品有降价行为,因为在中国这个市场是处于黄金市场。

  主持人:感谢各位专家的回答。无论悲观还是乐观看法,无论怎么定义未来发展阶段,但是大家所有的专家都一致认为,在未来的2到5年内,中国的云计算一定迎来快速发展阶段。我想各位专家都不会否认这样的事实。

  也许我们今天讨论不是给出最佳答案,有的专家看法不见得最正确,今天这样的探讨一定对中国云计算未来发展方向和未来应用领域有更多启发和思考。再次感谢各位专家,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