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科技>  正文

春雨健康运营实战 找渠道和用户兴奋点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5/04/2012 14:08:21   来源:腾讯科技

  国内移动互联网发展势头正强劲,研读企业们具体实战案例,必能给从业者和欲涉足此 领域的人们以一定借鉴意义。

  腾讯科技由此走访众多奋斗在第一线的创业者,推出《移动互联网创业实战指南》系列文章,尽量少谈理论,多讲实操。本文为第三篇:关注移动健康领域运营实战。

春雨健康App实战:排除法定位 衍生商业效用

医疗APP春雨掌上医生创始人张锐(腾讯科技配图)

  腾讯科技 胡祥宝 5月4日 发自北京

  “当初我们产品方向定位排除法,避开传统互联网巨头竞争领域,在目前看来是完全对的策略。”2012年3月,医疗APP春雨掌上医生创始人张锐对自己此前的判断很庆幸。

  从去年年末到今年4月份,资本方对国内移动互联网开始收缩银根进行观望,单个企业平均投资额度与去年相比缩减近4-5成。其中,传统互联网巨头入侵的竞争加剧,成为一大主因。

  但这并未波及到移动健康领域,因为巨头们都尚未涉足这一领域。

  走有潜在需求的冷门,是张锐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创业坚持的产品定位法则,但任何产品,创意、定位都是前提,运营起着决定性作用。其中,有许多实战技巧值得我们去研读。

  1、切入冷门领域 把握到用户立体需求

  在张锐看来,选择方向是创业能否成功的前提,移动健康领域是冷门,是用户所需,最重要的是没有红海的拼杀。

  “我们使用的是排除法。”张锐说,“在国内移动互联网领域,你必须了解移动互联网业界的版图,清楚自己公司所处的位置和所具备的优势。做社交拼不过传统互联网巨头的势力延伸,游戏领域已经被抢先者奠定江湖地位。”

  2011年10月,张锐正式推出春雨掌上医生,切入移动健康领域。除了不会与巨头竞争外,移动健康在海外正方兴未艾,其中美国已有zocdoc、drchrono等被证明的成功案例,在2010年美国最值得投资的10个移动互联网创业公司中移动健康公司占有3席,行业前景较好。

  但任何一个移动互联网的项目需求都要分清硬需求和软性需求。而这会根据不同阶段和场景发生变化。

  “比如牛奶对有些人不是硬性需求,但等你有了小孩之后,就变为必需的了。移动健康也一样,等你健康出了问题,他就是你的硬需求。”张锐举例,“做产品,不能直接判断某部分人没需求,用户的需求是立体的,只是需要挖掘。各色人等在深夜医疗咨询广播类节目火爆,也证明潜在立体市场巨大。”

  当然整个移动健康的范围也依然很大,并非每个环节都能做,必须从可操作的一个基点切入。“目标越宏大,最后失败的几率更大”。张锐建议从一些小点的地方入手。

  张锐认为,移动健康领域,各种化验、检查没法做。可供做的主要有四块:第一、人体数据采集;第二,人体健康、健身相关的辅助程序;第三,不需要大量的诊疗手段和数据的医疗咨询;第四,做离开医院后的随诊、随访,包括病情的调查与远程检测。

  在国内移动健康领域,丁香园主要通过搭建详细的药品数据库针对专业的医生,而春雨掌上医生主要面向普通消费用户。

  2、不要被资源吓住 满足合作方利益

  一般而言,创业者大多依托一定资源来切入自己熟悉的领域。而张锐却完全闯入陌生的移动健康领域。

  在创办春雨掌上医生之前,张锐在网易负责网易公开课的项目。

  “对于移动互联网创业,不要被所谓的资源吓住了。”张锐说,“我出来创业时,一个老领导就泼冷水:一来你没医疗领域的资源,二来智能机终端大部分都是年轻人,年轻人生病几率少,用户使用人群少,这个事情肯定不行。”

  张锐坚信,春雨掌上医生利用移动互联网连接三甲大医院名医和用户的思路,为用户解决“看病难”。有这一大需求就必定有可为,资源则事在人为。

  但任何一款新产品必须掌握渠道资源。对于春雨掌上医生而言,医生就成为渠道资源的核心。

  要寻找线下医生合作伙伴,就需要实现资源互补,能给合伙人带来相应的利益和新的用户。

  张锐采取了两种方法。其一,挨个与国内三甲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其二,直接与医生个体签约,分为全职和分时段兼职两种。

  在疾病数据库上,春雨的数据来源主要有三种:从国内外购买数据库,来自海外权威的药典、医典的记录;采用互联网方式抓取一些疾病数据;自己聘请专家帮助编辑。三种方式比例大致是7:2:1。

  而在提供在线诊所项目时候,春雨支持两种方式:一种是病人用语音、图文的形式上传患病资料,三甲医院医生提供免费的延时语音留言咨询服务。另一种,用户可预约医生时间,通过电话实时咨询,每次通话15分钟,推广期优惠价格为60元/次。

  现实中很多医生有着充裕的线下时间,通过在线咨询,他们也能获得较为丰厚的利益。

  此外,如果医生线下开一个医生个人诊所,金钱成本和招徕病人的营销成本都很高。三甲医院的名医开诊所,则要放弃大医院上升的职业发展通道,机会成本更高。

  满足医生的利益和用户的隐私等则成为化解资源的核心。

  3、用户行为四条规律 医生门槛必须高

  任何一款新产品的运营关键是如何引爆流行,而口碑是众人皆知的方法。“要打造口碑,一般而言,你需要锁定你的用户有没有特别强的传播力。最开始使用产品的都是天使级别的用户,但他们的诉求只是极少数的个别需求,影响力较弱,是不成熟的用户,需要抓住兴奋点,快速将体验小白化,满足大众的需求。”

  对于用户行为的把握,张锐通过各种数据总结了以下几条规律:

  一、女性比男性更有健康意识,潜在用户基数更大;

  二、高收入人群比低收入人群更有健康意识,也更接受移动健康产品;

  三、中国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的人有健康意识,产品推广方面应该向南方市场倾斜;

  四、很多男性是从妻子怀孕开始萌动健康意识,女性则是从自己怀孕开始,这对用户年龄定位有指导作用。

  “我们就是要做一个移动健康领域的淘宝。”张锐说,在春雨移动健康的这个平台上, 数据、患者、医生可以自由结合,并彼此提供满意的服务和价格。

  值得一提的是,春雨线上所有聘用医生标准为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北京三甲医院工作、博士学历、有5年以上临床经验。

  之所以对医生资格要求较高,主要能防止医生质量太差,影响咨询的实际效果。

  此外,对于看病咨询,中医讲“望闻问切”,西医讲“视触扣听”,都需要医患面对面直接交流。

  对此,春雨除了线上咨询,还通过平台招募医生,联合线下诊断,支持见面问诊,提供一个信息对称的平台。为了防止用户规模爆炸增长所带来的无关咨询信息,张锐的方法是每天限制100个号来供用户免费咨询,从而减轻签约医生的工作压力。

  4、须衍生商业效用 考虑平台差异性

  “移动互联网,速度,决定起点。”张锐透露,春雨掌上医生还未正式上线拿到A轮可观的融资。“300万美金,投资方是蓝驰创投。客户端目前下载量已经有了150万,日活跃用户5万。我们计划今年底整个春雨客户端群的用户达到1000万,明年底达到4000万。”

  但创业者最终要考虑商业模式。张锐告诉腾讯科技:“当前,业内有做减肥、私人健身管理、睡眠管理、心理咨询等众多健康App,虽然有用户,但难以延生商业效用。很难持久运营下去。”

  目前,春雨掌上医生主要是建立疾病数据库,整合医生资源,为用户提供移动的自诊或在线问诊服务,让用户可像在淘宝上购物式的得到医疗健康咨询服务。此外,融合LBS,让用户快速找到周边药店、医院等。

  这些应用,收入还较少,处在圈用户阶段。不过,张锐认为未来能形成两个杀手级应用,形成商业模式:

  其一,面向线下药店、医药类B2C电商的药品比价搜索。此举一方面,可解决线上药价不透明的问题,另一方面,可借助医药类电商,通过带流量的“导购”模式获得变现。目前,国内医药代理商就有40万,其中有着潜在的商机。

  其二、音、视频医生咨询,满足用户看病的便利性和隐私性,并能实现增值收入。如,春雨对于超出咨询限额的用户及一些特定的、复杂的病例,可采用增值收费。“各地方电台晚上10点档的两性健康、泌尿生殖疾病咨询节目为什么火?就是国内用户有看病的隐私需求。”张锐如此强调。

  张锐强调,移动互联网产品设计必须考虑手机平台差异性。关键需要把握几个要素:

  首先,要考虑不同系统权限,因为苹果的封闭,对于新产品,需要谨慎在iOS上启动。

  其次,不要一次贪图太多功能,一个主点,一个主点的上。

  最后,在产品设计上,不同平台视觉上差别,比如,iOS系统产品要讲究光线,产品色彩要立体化,色调生活化。而Android系统则相反,呈现大线条化。产品风格要和平台一致,不要混搭。

  精彩对话摘录:

  1、腾讯科技:如何选择创业方向?

  张锐:对于移动互联网创业,不要被所谓的资源吓住了。你必须了解移动互联网业界的版图,清楚自己公司所处的位置和所具备的优势。

  2、腾讯科技:如何取舍用户的各种需求?

  张锐:做产品,不能直接判断某部分人没需求,用户的需求是立体的,只是需要挖掘。任何一个移动互联网的项目需求都要分清硬需求和软性需求。而这会根据不同阶段和场景发生变化。

  3、腾讯科技:产品对不同平台如何采取不同的设计套路?

  张锐:首先,要考虑不同系统权限,其次,不要一次贪图太多功能,不同平台在产品视觉上有着较大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