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网讯】“下一个比尔·盖茨很快就会出现,可能就在这个大厅里。”2004年的一天,盖茨回到母校哈佛大学做演讲时做出了这样的预言。
聚精会神听着盖茨演讲的学弟学妹中,就有社交网站Facebook的创始人马克·扎尔伯格。当时他刚创立这个社交网站不久,后来他被誉为“盖茨第二”。
扎尔伯格有一位华人女友,不知道她是否给他讲过秦始皇东游的故事,当时项羽就曾在围观的人群中发出“彼可取而代也”的豪言。
社交领域新剑客
“你最害怕哪种挑战?”1998年初,在微软园区,《Googled》的作者Ken Auletta曾这样问盖茨。
盖茨坐在靠背椅上轻轻地前后摇晃着,喝着一罐健怡可乐,静静地思考了一下,他没有提及那些大名鼎鼎的对手,譬如网景、Sun、苹果、甲骨文,也没有提及正对微软虎视眈眈的美国司法部反垄断局。他说:“我害怕有人在车库里进行全新的发明。”因为他不知道这种可能的颠覆式创新来自哪个简陋的车库或办公室,只知道这种创新才是成熟企业的大敌,就像当年IBM也没料到为自己打工的微软最终会抢了自己的风头。
此后,谷歌在车库里验证了盖茨的预言,但这不是最后一个,随后在社交领域涌现出一批这样的新例子。不过曾任通用电气首席执行官的杰克·韦尔奇说过:“商界成功并不是浮夸的预计得来的,而是在变化时能够迅速作出正确反应的结果。”
像比尔·盖茨一样成为哈佛辍学生的马克·扎尔伯格,开始了Facebook的创业之旅。起初,Facebook注册仅限于哈佛大学,在随后的两个月内,注册扩展至麻省理工学院以及斯坦福大学、纽约大学、西北大学和所有的常春藤名校。第二年,很多其他学校也被邀请加入进来。
促使扎尔伯格决定离开哈佛的,就是比尔·盖茨2004年在哈佛的那次讲话。“他确实鼓励我们所有人利用课余时间从事某个项目。这也是哈佛的政策……盖茨对我们说:‘如果微软失败,我会重返哈佛。’”
早年的扎尔伯格对Facebook似乎没有商业功利性,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从一开始,“我想做的东西可以不值钱,但是它必须‘酷’”。
Facebook公司上下充满了浓烈的工程师情结。“我从来不想运营一个公司或者企业,我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用户的体验上,总想怎样能给他们带来革命性的便利。”扎尔伯格这样说。
他还说:“如果我们太关注广告的话,那显然无法将全部精力集中在用户产品的优化上。”公司的首席技术官兼Facebook创始人之一的达斯汀·莫斯库维茨甚至将广告比作“收买灵魂的魔鬼”。
另一家社交网站MySpace创始人克利斯·德沃尔夫曾羡慕地表示:“我们关注的是利润,而Facebook重视的是用户数量和用户体验。”
美国管理学大师吉姆·柯林斯曾说过:“如果你从个人层面来看,当你做一件自己喜欢并真正擅长的事情,对它充满热情,能够创造出人们愿意购买的附加价值,那就具备了成功的条件。”
与MySpace帮助人们扩展交际空间,在共同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建立联系的出发点不同的是,Facebook打算让用户与已经相识的熟人形成互动,增加交流。作家罗伯特·斯考伯曾这样剖析二者的区别:“MySpace和Facebook是两种不同风格的网站。打个比方,MySpace是好莱坞式的,Facebook则是硅谷式的。高科技人员喜欢Facebook,而追求个性的青少年人群则青睐MySpace。”
在Facebook与MySpace并驾齐驱,缠斗发展的同时,还有一家后来在社交领域举足轻重的公司也在破壳而出,这就是Twitter。
从MySpace、Facebook、Twitter三大社交网络的发展历程来看,似乎都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结果,而眼睛一直盯着社交网络领域发展的微软,则似乎是“有心栽花花不发”。
作家西坡拉·纳奥米在《比尔·盖茨的遗产》一书中曾提到:“比尔·盖茨在筑造微软帝国的过程中,犯过的最大错误是在20世纪90年代新一轮的网络大赛中,犹豫了一下,结果来迟一步,被别人抢了先机。”其实盖茨和他的继任者鲍尔默在网络大潮中,多次错失良机。
< 1 2 3 4 >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