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 高 艳
一边逛书店,一边收发短信、回复邮件、刷微博,或者和选到的好书拍合影,都是书店里“移动一族”常做的事。日前,拿着手机给书拍张封面照的这种“潮”玩法,在沪上书店里也渐渐现出端倪。体验者表示,正在试用当当网手机客户端日前新增的图书封面扫描功能,从而进行网售价与线下销售价的比对。对于读者的这种尝鲜,实体书店管理人员表示,会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不拼价格拼服务。
[电商新招]
推出“图书封面识别”
2月2日,当当网新浪官方微博发布消息,介绍了一个名为“图书封面识别”的最新功能,即用手机照相功能扫描出图书的封面,就能够在该网站上搜索到该书价格并下单,“识别率可达98%”。
这是当当网继条码扫描后推出的又一项方便移动购物的新招。对此,有网友表示,有兴趣试一下。而一些喜欢逛实体书店的人士则表示担忧,“这项应用对实体店冲击很大,实体书店无优势可言了”。而网友“佳祺”等则从中看出利用手机进行各种扫描识别的空间,称类似应用必将兴起。
[现场直击]
跑遍6楼看到2人用
昨天下午14:00许,记者来到上海书城福州路店,由于是周末,各个楼面都有不少购书者,收银台前也排起了长队。记者从1楼到6楼浏览了一圈,视野所及,至少有近百人拿着手机,不过大多数人是在接听电话,或者刷微博。
在4楼的心理学图书专架前,记者看到有位年轻女士正在使用“图片封面识别”功能。她用智能手机对准一本蓝色大块头新书拍照,其手机屏幕上很快出现了一行字。而在2楼的畅销书区域,记者也看到有位年轻男士正在给一本小说拍“封面照”。
[记者体验]
15本书,仅2本书顺利识别
昨天下午,记者将当当网手机客户端下载到自用的智能手机上。在其客户端首页的上端,是有着相机图形的搜索区,那里很醒目地并排设置了两个扫描区,一个是“图书封面扫描”,另一个是“条码扫描”。
记者随机挑选涉及文化、时尚、教育、财经等多领域的15本图书,用手机拍摄其封面后进行识别,但只有两本书顺利识别,像《首席女法医:终极辖区》拍完封面照后,很快在页面上显示“商品详情”,包括定价和当当价,以及网站送多少积分等信息;将其放入购物车后,就可以下单了。
但其他13本图书,被拍封面照后不久,页面上即显现“暂时没有您想要的书籍”,但这些书在当当网上都在在线销售。其中有本小学教辅书,用图书封面扫描的方法无法识别,但当记者进行条码扫描后,很快就显示出定价及当当价。
当当网公关叶小舟告诉记者,作为该网站的王牌商品,图书库存为60万种,目前已实现了“图书封面识别”功能的百分之百全覆盖,而其在线购物网站上的全线产品的动能支持也正在积极研发准备中,“这样更方便用户进行移动购物”。
对于记者反映的15本网上在售图书只有2本能够进行封面识别的情况,该网站技术人员解释,“如果网站上有货可供的话,网速慢可能会出现识别不到的问题”。
[书店说法]
开放心态,不拼价格拼服务
对于最近渐起蓬头的给书拍“封面照”的举动,上海书城福州路店店长助理艾黎俊笑称,“早就注意到了”。不过他表示,“我们还是蛮开放的,店员不会上前阻止”。
艾黎俊称,面对当当、京东等电商在图书销售方面的价格大战,实体书店不会加入战团,不拼价格拼服务:“网上销售的图书以快速阅读居多。上海书城在售图书有40余万种,品种丰富,我们联手出版社进行定期展销,尽可能地让利给读者。去年年初书城还在淘宝网上开店,一般图书都是七五折销售。此外,作为实体书店,我们会提供各种增值服务,如搞讲座、邀请名家名师到现场与读者互动、双休日在6楼举办小朋友故事会等。”
[读者反应]
更青睐书店的氛围和交流
昨天,记者在书城随机采访了8位购书人,其中有3人表示听说过当当网推出的这个新功能,有6人称自己会尝试一下。
正在读研一的Grace称,网上的价格至少比书店里优惠一两成,如果差价超过30元,她会到网上购买。
70后张先生称几乎每个月都要到书店逛几次,作为资深爱书人,他表示相比较图书价格,他更看重购物时的氛围体验。“我喜欢实体书店,在买书时常常和店员聊两句,像最近哪些书热卖,哪些名家来过店里,这样的互动感觉不错。而看到那么多人喜欢看书买书,气氛很温馨,心里也会很欢喜。”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