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余永权(中)同他的两位助手使用中国最早引进的一批苹果计算机。受访者提供
■国内“咬苹果”第一人
余永权广东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政府参事,他生于1947年,广州人,是中国最早一批从事计算机行业的专家。他能单凭记忆徒手画出微机的逻辑图,是我国模糊控制产品的创始人。
乔布斯是一个很有创新精神的人,逝世很可惜。广东工学院最早一批30台APPLEII电脑上世纪90年代淘汰时我曾申请保存下来搞展览,但很可惜还是报废处理了。
———谈起斯人斯物,余永权感叹不已
南都讯 见习记者张钊 记者张昊 实习生李雯洁 中国内地最早一批苹果粉丝是谁?因为其特殊的身份,余永权成为苹果电脑进入中国的“引荐者”,也有幸成为最早一批苹果电脑的使用者。在乔布斯去世第二天,他主动联系南方都市报,介绍那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1982年,广东工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前身)花费30万巨资购买了30台苹果电脑提供给自动化专业的师生用作科研。余永权同学校的师生利用它进行计算编程,并利用到经济建设中,为当时广东一些企业做出巨大贡献。
“有句话说得非常好:不能只把计算机科学当作纯理论,它更多地还需要应用到现实中。”余永权说。广东省仁化县的凡口铅锌矿是我国超大型铅锌矿床,当时其竖井矿斗经常卡壳,“有段时间一个月就卡一次。”余永权说。在380米深的地下,重达7吨重的矿斗要承载8吨重的矿石,一旦卡壳容易引起安全问题,而每次维修都需要花费近一个星期的时间修理,对生产效率的影响极大。余永权花了将近1年时间,用这些苹果电脑进行编程设计,发明了“竖井矿斗控制监控系统”。矿区在安装了该系统之后,矿斗故障率明显降低。
此外,他们还先后用苹果电脑进行编程设计,帮顺德一些电子厂设计出“电缆电线质量检测系统”、“电插头检测系统”、“家用电器检测系统”等等实际领域广泛应用的发明。
对话
“国内第一波苹果热,北方用卡车来拉我的书”
记者(以下简称记):你选择苹果电脑时是因为流行么?
余永权(以下简称余):没有。当时电子工业部组织全国多所高校到国外购买电脑作实验用途。不少学校选择了名气更大的IBM,而广工是少数选择了APPLE II的院校。
记:购买比较另类的苹果会不会有压力?
余:当时苹果公司知名度远远不如现在,很多人对引进苹果有质疑,但使用后这种质疑彻底消失。这些苹果电脑后来使用过程中非常稳定,而且操作系统先进、内存容量大、运算速度快,而且它是彩屏,以前的电脑都是黑白屏。
记:最早使用苹果意味着什么?
余:我1979年开始接触苹果电脑,可以说是国内最早使用苹果的人。引进苹果两三年后,1984年和1985年,我与人合著了两本与APPLE II有关的书籍,这两本曾作为教材在各个高校广泛使用。当年北方有些学校用来当教材,都是用卡车拉我的书。
“当时私人不可能买得起苹果,年轻时也曾用来娱乐”
记:当时的苹果电脑贵不贵?
余:30台,全部是从美国直接进口,每台价格1万多人民币,30多万元在当时是巨款。
记:当时中国有没有私人购买苹果电脑?
余:当时国内还比较滞后,计算机研究还只是开始小规模投入到集成电路研究,别提微型计算机的研究。不可能有私人购买,当时计算机一般都是高校使用,而且主要是用于研究编程。
记:现在的苹果产品大多数消费者主要是用于娱乐,你年轻时也有类似的经历么?
余:我们也会用苹果电脑干一些“不务正业”的事情。我当时也很喜欢玩这些计算机,我当时还编程做了好些小游戏,比如高射炮打飞机等,很受欢迎,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电脑游戏了。
记:现在你还会选择苹果电脑么?
余:我接触过很多品牌的电脑,苹果是最稳定的。
(本文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张钊 张昊)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