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科技>  正文

郭美美的二度新闻潮拷问媒介伦理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9/18/2011 05:45:14   来源:南方都市报

  最近,时尚杂志《嘉人》给郭美美拍了一组照片并配以专访,在该杂志推出,引来网友“没有媒体底线”的批评。在某门户网站关于“郭美美登上《嘉人》杂志,你赞同吗?”的调查中,71%的网友投给了“反对,媒体应当有更高的价值观”这一项,只有11%的网友认为,“郭美美有新闻价值,上杂志做专访也是应该的。”总之,面对郭美美的二度新闻潮,无论是放弃还是迎接,对有影响的媒体来说,都会是一个“艰难的选择”。取舍的“艰难”,是因为要面对公众和媒介伦理的拷问。

    正方

    道德家想用口水淹死郭美美?

  @王小山:一点看不出《嘉人》杂志为什么不能用郭美美做封面。道德家是最可怕的物种,尤其是喜欢评论他人道德的“家”,媒体道德家更甚,这么久没搞出真相来,还好意思说?有本事挖红会去,郭美美不过一傻× 孩子,跟她来什么劲。没买过《嘉人》,这次看到会买本,看是不是他们搞到猛料了。

  @莫谈国是:一些媒体人和文化人反对《嘉人》杂志专访的时候,已经假定了郭美美消费了纳税人的钱?用了官商勾结的钱,可是这个事实从哪里得到证实?如果并未得到证实,媒体无论自律也好,伦理底线也好,就显得没有事实依据。

  @付亮(微博):郭美美登上《嘉人》杂志,很多人不满,其实我觉得越这样越好,只有持续曝光,其背后东西才能被挖出更多。郭MM如此,卢×× 也如此,我反倒担心那些“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部分搜索结果未予显示”的人,几天后可能就淡出人们的视野。《嘉人》杂志勇气可嘉,需担心的是带来的负面口碑会否影响品牌。

  反方

    媒体不能丧失基本的底线

  @李海鹏:第一层面是权利,《嘉人》有出版自由,这是应有共识,如有官方处罚,应予反对,而为嘉人辩护只能在权利层面;第二层面是媒体策略,报道涉及公共利益的丑闻中人却以娱乐化方式对待,必收获高关注度而冒犯公众,《嘉人》已求仁得仁,但这是极短视的媒体策略;第三层面是技术保障,《嘉人》的报道失言、失格、失真。

  @邓科:《嘉人》的自由是公权力不应出面干涉;但舆论有批评的权利。我希望这个社会有主流价值的尊重、透明。无争议的是:郭美美的社会形象“非善”;《嘉人》是出于市场而不是公义。靠“非善”获取市场收益,公权力管不了,舆论当然应起压力器之职,让人明白实用主义并非能统领一切。

  @砍柴郎:时尚类杂志不同于新闻类杂 志 ,它 对 人 物 的 选 择 ,新闻性、话题性次之,更重要的是人物的时尚、成功、榜样性。因此《嘉人》对郭美美做独家专访本身,即意味着对其“成功”的认同,向她颁出一张时尚界门票,树起一个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