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科技>  正文

DHL退出国内速递业务 亏损甩卖旗下三公司股权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7/05/2011 08:17:45   来源:南方都市报

  国内快递业务的激烈竞争,让与联邦快递、UPS、TNT齐名的国际四大快递巨头之一的德国敦豪快递(简称DHL)无心恋战,近日上演“亏损大甩卖”一幕。

  日前,DHL中方合作伙伴外运发展(SH .600270)发布公告,称该公司下属合营企业中外运敦豪国际航空快件有限公司计划将2009年收购的三家国内快递公司的全部100%股权,转让给民营物流企业深圳市友和道通实业有限公司。

  记者了解获悉,中外运敦豪另外50%合营伙伴是德国DHL,而中外运敦豪是DHL在华经营国内快递业务的唯一渠道。两年前,双方以3亿元迎娶上述三家公司,但两年后,这场跨国之恋仅以1亿元打包价格分手。据悉,股权转让后,DHL除继续保留在中国的国际快递业务外,将暂时退出国内速递市场。

  去年累计亏损9923万元

  根据公告,这次转让的三家国内快递公司,分别是上海全一快递有限公司、北京中外运速递有限公司和香港金果快递有限公司。截至2010年末,上述三家公司累计亏损约人民币9923万元。截至2011年3月末,全一快递、中外运速递及金果快递合计资产总额约2.17亿元,合计负债总额约3.47亿元,累计亏损约3300万元。

  这样的业绩显然让中外运敦豪及D H L失去了耐心。在解释出售股权原因时,外运发展表示,“鉴于目前国内快递业务竞争过于激烈,外资快递公司缺少成本上的优势。另外,2009年10月1日修订后的《邮政法》开始实施,配套法规、规章出台后,对外资经营国内快递业务的政策并不明朗。经过一年的摸索经营,中外运敦豪国内快递业务的亏损并没有改善的迹象。董事会经过综合考虑,计划将投资重点和业务拓展重新集中到中国的国际快递业务方面。”

  记者了解获悉,根据新《邮政法》规定,外资企业不得投资经营信件的国内快递业务。而按照D H L国际速递亚太区总裁许克威对媒体的说法,被中外运敦豪收购的全一快递文件递送的业务量很大,可占据整体业务量的35%。从关联度推测,政策的障碍有可能是D H L选择退出的原因之一。

  经营策略定位出现偏差

  另外,“国内快递企业的激烈竞争,也可能是他们目前选择回避的又一原因。”宅急送总裁陈显宝表示。

  据国家邮政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快递业务收入达到574.6亿元,其中国内快递业务收入356亿元,占比62%。目前国内快递市场中,除中国邮政下属的中邮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排名靠前外,其余的市场大部分为民营企业所控制。据悉,除顺丰、宅急送外,大部分民营快递企业集中在业务量近60%但收入占比不到50%的国内异地业务这个中低端市场。还有一些小快递、黑快递,依靠廉价的劳动力和自行车、地铁等形式进行运输,拼命以超低价格谋取市场。

  “我国目前是低端市场竞争过剩,中高端市场竞争不足。”快递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认为,中外运敦豪在国内市场整个经营策略的定位存在问题,像顺丰、E M S每年的业绩增长率都在40%-50%,但中外运敦豪收购的上述三家快递公司,主要集中在低端市场,肯定存在市场不规范的问题。

  缺乏长期投资战略

  其实,当民营快递在低端市场大打价格战的时候,快递巨头都在寻找更加细分的业务领域,联邦快递和U PS纷纷向高端网购市场拓展。但据业内透露,中外运敦豪2009年7月获得中外运速递100%的股权后,曾计划在两年时间内新建13个转运中心,将服务范围从国内的662个城市扩大到800个城市,但项目推进并不顺利。

  “这可以看出,外资对在中国投资国内快递业务仍有保留。”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人士表示。

  “新邮政法规定,外资快递和中外合资企业在中国不能经营国内信件业务,但从目前电子商务高速发展情况来看,包裹业务不断增多,文件的量逐年呈现递减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新邮政法对外资从事国内速递业务短期可能有影响,但长期来看市场空间巨大,并不会成为发展的阻碍。”徐勇表示。

  对于D H L此次在中国快递市场的仓促退出,徐勇认为,除了面临资金压力和身为上市公司的业绩压力,同时也说明,他们缺乏在中国长期发展的战略与策略。“从投资角度看,快递是一项长期投资项目,在目前国内快递市场的竞争格局下,前五年亏损是正常的。”

  采写:南都记者 田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