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世网独家专访(何源)“英特尔、微软巨人的地位短时间难以撼动,中国信息产业应该做一根针,刺痛对方。”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采访时,人大代表、“龙芯”之父胡伟武认为,从行业、从细分领域突破,是中国IT自主创新的出路。
“龙芯”之父 胡伟武
3月7日,国谊宾馆,湖南代表团驻地。坐在记者面前的全国人大代表、龙芯首席设计师胡伟武,一袭中山装,脚穿老北京布鞋,神清气爽。作为中国科技原始创新的排头兵,胡伟武和他所带领的“龙芯”承担了太多的历史责任,胡伟武很清楚,与英特尔、微软这样的IT巨头直接抗衡,中国短时间内难以有所扭转,但是“我们可以做一根针,去刺痛对方”,胡伟武认为, 中国的技术突破不在于跟着美国去模仿,而是选择好行业,从服务客户、从应用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技术体系。“中国人很聪明,关键是要找对方向。”
基础平台转移迎来关键五年
尽管在“十二五”中,新一代信息技术被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首位,但是我国信息产业的利润只有3%,甚至比传统产业还要低。究其原因,还在于基础平台平为人所制。
“通用CPU和基础软件是信息产业的基础,是武器装备的核心。通用CPU和基础软件对于信息产业,就象钢铁和石油对于工业,具有基础的支撑作用。没有自主的通用CPU和基础软件产业就不可能建立自主的信息产业体系,这和没有自主的钢铁和石油产业就不可能有自主的工业体系是一个道理。因此,通用CPU和基础软件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战略产业之一,其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技术创新能力,关系到国家安全,是国家的核心利益所在。”此次人大,胡伟武提交了《关于自主可控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建议》,他在文中这样形容基础平台对信息产业的整体意义。
从“十五”计划开始,国家863计划和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等项目就着眼于重点支持自主国产软硬件的研发工作,并从“十一五”开始设立“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和基础软件产品”重大专项,支持自主可控软硬件的研发和产业化工作。经过10年的积累,我国基本掌握了通用CPU和基础软件研制的核心技术,达到可以实用的程度,取得群体性发展。
胡伟武还向本报记者透露,到2011年年底,我国千万亿次的高性能计算机,将会全面使用国产芯片。
总结“十一五”胡伟武认为我国基础核心平台建设取得了两项突破——一是技术“够用”,二是进行产业尝试,然而,这些都还只是停留在“突破”,“‘十二五’将是整个技术基础平台的转移,即技术平台要从国外平台转向自主平台上来。”胡伟武认为,未来的五到十年,将是中国自主可控基础平台全面转移的关键之年。
重新回到实践
基础平台全面转移的重要性毋庸质疑,那么,如何能够实现基础平台的全面转移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胡伟武先向记者说出了中国现有科研体系的一个误区,那就是过于盲目跟随国外。
胡伟武的胸前别着一枚毛主席像章,他本人对毛主席诸多提法也非常认同,其中一条就是“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的螺旋式上升理论”。“很可惜,中国在基础平台的研究却总是半圈半圈地来,我们不是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再回到理论,而是在美国人从实践到认识的基础上,跟着他们从认识到认识,只要美国人新出了一个理论,我们就立马着手研究,而不去看看这些理论是不是真的适合中国。”胡伟武说这话时很严肃,显然这并不只是中国芯片的问题,而是产业的“通病”。
“什么是原始创新?不是人家做单核我们就做单核,人家做多核我们就做多核,不是跟风地做云计算、物联网。原如创新必须和实践紧紧结合起来。”胡伟武说,近几年,龙芯也在做这样的转变,那就是在与客户的磨合中不断完善技术。
“比如,我们为一个客户做雷达信号处理,他们提出的要求看来非常苛刻,好像达不到,但是等我们做了两年的磨合后,就会发现在这个领域我们的性能要比国外高好几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技术突破?是因为我们和自己的应用结合在一起了,又在应用的过程中发现了新的问题。”
合理地借鉴国外先进技术,但绝不盲从,这是胡伟武,也是“龙芯”多年走过的经验。胡伟武说,结合自己的应用完善新技术,比跟在美国人的屁股后面搞研究要爽快多了!
刺痛国际巨头
在移动互联的大潮中,随着苹果、谷歌等公司的兴起,传统的“Wintel”阵营似乎正在瓦解,这对于传统基础技术平台会不会有所影响?
对此,胡伟武保持了一个科学家的严谨和冷静,他对记者打了一个比方:“如果把苹果、谷歌看成是汽车企业,那么,微软和英特尔所从事的则是钢铁产业。我们可以不需要某一个汽车企业,但是,当整个钢铁产业出现问题,影响将是摧毁性的。”胡伟武认为,作为基础技术平台,英特尔、微软不会完蛋,而对于中国来说,基础性的平台研究仍要继续,“该补的课还是要继续补。”
针对现有的芯片的产业模式,胡伟武做了这样一个剖析。首先是ARM模式,一年出产芯片上百亿片,产值近5亿美元;另一种是英特尔模式,年产两亿芯片,产值三到四亿美元;第三种模式是IBM,也是最为封闭的模式,年产几千万芯片,产值却高达1000亿美元。
“IT产业就是这样奇怪,最封闭的赚钱最多,但是最开放的产业控制力最强。”
中国芯片产业需要哪种模式?
胡伟武没有给出一个绝对答案:“不同的发展阶段要有不同的商业模式,龙芯的不同阶段也要不同,一个是结合不同的发展阶段,一个是结合不同的行业。”
“从目前看,IBM模式并不适合中国芯片产业,但是我们可以从行业突破,比如结合一些特殊领域,当我们做得比别人都要好的时候,利润就出来了。”
从行业、细分市场突破,胡伟武认为这是眼下中国芯片产业最能够突围的突破口。“英特尔和微软毕竟是产业巨头,难以撼动,但是中国信息产业可以做一根针,去刺痛它们。”胡伟武始终强调,中国在技术没有问题,缺少的就是实践、应用,而在特定行业内的局部突破,恰恰是中国信息产业回到实践最好的路径。
(本文来源:计世网 )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