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科技>  正文

天音控股傍上贵人 盈利难确定公募或在撤退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3/08/2011 09:36:09   来源:南方都市报

  天音控股近期故事讲的很热火。先是与苹果扯上关系,接着与Opera(挪威欧普拉软件公司)成立合资子公司,开发经营手机浏览器产品。而3月7日复牌之后,天音控股的股价却高开低走。

  2月17日,天音控股与苹果公司签订分销协议,成为苹果的第三大分销渠道。对此中信证券、申银万国等多家机构纷纷发布研究报告,认为此举对天音控股影响非常积极。中信证券发布了题为“牵手‘苹果’再创辉煌”的报告,申万亦认为这将对天音控股构成长期利好。紧接着,3月5日,天音控股公告与O pera合资成立子公司,以开发、经销和支持移动浏览器平台。

  在接连两个利好的刺激下,天音控股的股价本来应该很有想象空间。可是据南都记者观察,在牵手苹果公告之前即2月14日放量大涨8.67%之后,天音控股2月17日复牌后上冲动能即减弱,上涨5.32%,当日成交量创新高,超10亿元。随后几天持续盘整,昨日在与O pera合资落定的情况下,跳空高开创出14.99元的近期高点之后,一路走低,最终收于14.14元,上涨2.99%。对于如此走势,深圳太和投资总监王亮认为,由于之前市场对于消息的憧憬太过充分,利好一兑现,资金也就走了。

  市场对公司的关注,集中在分销苹果产品以及移动互联网的业绩增长。可是在天音控股的苹果分销公告里,只提到“在手机渠道销售苹果iPhone3G S”,且表示“并没有约定具体的销售量和销售金额,因此对本公司业绩的具体影响尚无法测算”。

  在券商研究报告中,也仅仅是通过市场容量、前景来分析。据一位调研过天音控股的私募分析,大厂商采取直供方式对分销商是致命的打击,这也是天音拿到分销资格却无法大幅带动股价的原因之一,业内对这一业务的盈利增长还是持观望态度。

  而对与O pera的合资公司,更是处于憧憬阶段。除了Opera的行业地位带来想象空间之外,前述私募也对这一业务的前景表达了质疑,海外公司的技术不一定能成功复制到国内,尤其是从国内消费者的使用习惯来看,至少目前UC是有广阔群众基础的。其实,公募基金已经看到这两块对盈利贡献的不可预计性,也在逐步撤离天音控股。

  虽然查阅公开资料显示,天音控股尚未更新2010年末流通股东持股情况,不过前述私募认为,公募应该在撤离,只不过不会一步到位。

  采写:南都记者 陈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