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科技>  正文

电信启动宽带中国战略 王晓初称做好管道是责任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2/17/2011 08:56:28   来源:搜狐IT

  【搜狐IT消息】(文/雍忠玮)2月17日消息,中国电信集团在2月16日下午宣布启动“宽带中国、光网城市”战略。

  中国电信集团总经理王晓初带队,包括中国电信集团两位副总经理杨杰、孙康敏,以及综合部总经理司芙蓉、市场部总经理何志强、个人客户部总经理张明天、网络发展部总经理孙俊彦、公众客户部总经理张新、监管事务部总经理李如亮、网络运维部总经理董晓庄,以及综合部副总经理王永真等,以管理团队的较大阵容,出现在媒体面前,足见中国电信对此事极为重视。  

  

中国电信集团总经理王晓初

  中国电信集团总经理王晓初表示,中国电信格外重视此次“宽带中国、光网城市”战略的未来实施,而这一战略的最终结果,则能够惠及中国民众的信息化生活,同时也能够帮助中国电信在新的竞争格局,以及新的电信运营产业时代,尽早确立“智能管道”的竞争优势。

  “中国电信首先是管道,是信息的传送运营商,这是运营商的最大责任。我们希望将管道智能化。”王晓初说。  

  年内发展3000万光纤到户 资金和城市化是挑战  

  据中国电信集团网络发展部总经理孙俊彦介绍,“中国电信在过去五年间,在宽带领域投资累计达到1500亿元,宽带用户接近7000万。”然而,截止目前为止,中国电信宽带用户中,过去五年中发展的光纤接入用户总量,只有1000万左右,为总宽带用户的七分之一。

  “根据今天启动的‘宽带中国、光网城市’战略,中国电信将在2011年大力投资光纤到户建设,年内新增光纤到户用户总量将达3000万户,是‘十一五’期间的三倍。”孙俊彦说。

  

中国电信集团网络发展部总经理孙俊彦

  如此需要立竿见影的大规模战略实施,需要巨额的投资。中国电信集团市场部总经理何志强说,“作为基础设施的宽带网络投资,是中国电信各笔投资中占比最大的。”  

  

中国电信集团市场部总经理何志强

  中国电信集团总经理王晓初也在回答问题时也表示,资金压力和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将会是中国电信推进“宽带中国、光网城市”战略会遭遇的最大挑战。

  “‘十一五’期间,中国电信在宽带互联网上的主要投资方向,放在了国家核心网和城市城域网上,前五年这个工作完成了,但是在接入网,我们的速度还不够。”王晓初表示,这就如同高速公路虽然已经建成了,但是由于收费站前的引入公路没有建好,导致很多人无法上到高速公路上。“过去以铜缆为主的接入网,将在未来五年改造为光网络,但这需要巨额的投资。”他说,

  王晓初提出中国电信缓解和降低总体投资额的方式,“首先是采用更大规模性的采购,这样能够有效降低整个产业链的价格,其次,是考虑如何将现有的铜接入变现,来缓解我们的资金压力。”他表示,光比铜的带宽能高一千倍以上,是对消费者和客户最有利的方向。

  “资金之外,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是我们这一战略实施的另一个显示挑战。”王晓初表示,有很多城市的老城区在快速变迁,“很多城市老城区去年和今年就完全不一样了,这给我们工程的规划和建设,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导致我们经常举棋不定,过早地决定可能会导致明天的管线、光纤都要调整。”

  由于地方政府在城市改造和乡镇的城市化建设中,往往采取“谁家孩子谁家抱”的迁移策略,中国电信如果提前投资,就有可能会在过程中产生重复投资的情况,因此王晓初表示,中国电信也会审时度势地进行建设,“我们要先将稳定城区的光纤化做完,如果城市正在改造的地区,我们是跟进,对于城市即将发生变化的地区,我们利用临时的手段来解决,不敢一次性地解决。”

  

中国电信集团综合部总经理司芙蓉

  对于“宽带中国、光网城市”战略实施将要投入的具体资金额度,中国电信集团综合部总经理司芙蓉表示暂时不能公布,“因为中国电信还属于上市公司,我们必须按照资本市场的一些需求,对我们的一些商业计划进行保密,或者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披露。”他说。  

  前期采用“薄投资”策略 规模效应至关重要  

  孙俊彦表示,整体上光网投资总额肯定要比铜缆投资规模更大,但中国电信可以通过一定策略,对投资的重点和步骤进行有效把控。“我们的投资首先会倾向于业务需求比较大的东部地区,而后才会逐步向中西部递进。”  

  

中国电信较大阵容出席战略发布会

  他进一步解释称,“从建设策略上,为了快速地让业务覆盖所有家庭,采用薄覆盖的方式,覆盖面相对比较薄,能够满足大部分业务需求,等业务到了一定程度时,再考虑加厚光纤覆盖的程度;在供应端,则是发挥产业链优势,通过推动标准化和规模化进程,尽量在短时间内有效降低PON技术的成本。”

  孙俊彦强烈否认了此前有关运营商在光通信领域进行“反向招投标以至于最终导致厂商供货质量有问题”的传闻。他说,“中国电信从去年开始,已经进行过三次大规模的招投标,从来没有使用过反向招投标方式进行采购。”

  据他介绍,中国电信在光网建设上的采购模式,首先是通过集团集中各省需求,进行统一的集中采购,“这样能够保证招投标过程中,质量和成本都得到很好的控制,获得最佳性价比,而不只是价格或者只是质量。”其次,中国电信在全球范围内,在光通信领域的标准化工作是做的比较好的,“我们标准化走的比较靠前,就能够在推动制造厂商和运营商之间,容易达成共识,并且获得整体供应商的认可和支持,进而降低成本。”第三,孙俊彦称中国电信强化的测试方案,有助于保证光网建设的质量,“我们加强了产品售前的入网测试,和售后的测试评估,保证入网时的质量和使用过程中的质量,以保证整个光网的高性能。”

  “最重要的,还是规模效应。”王晓初补充道,“无论是从客户端,还是上游的供应端,规模效应都能够有助于环节我们的压力。”

  他介绍称,当前中国家庭的宽带普及率,只有23%的家庭有宽带接入。“我们认为发展的空间还很大,从收入的角度讲,接入用户越多,每个用户的成本就容易更低。”王晓初表示,“大幅度提高对制造厂商的规模采购,可以使得光网部署整条线的各个环节的各种设备,价格都能下降。三年的规划,可以使得每兆的价格下降,消费者得到利益,也能够通过大规模采购的方式,使成本有所降低,企业的价值也能随着客户的价值得到体现和增长。”  

  定位中国电信作用 王晓初称做好管道是责任

  针对“宽带中国、光网城市”战略的实施将带来哪些明显变化,中国电信集团网络运维部总经理董晓庄表示,“在中国电信1M提升到2M、2M提升到4M的过程中,为何用户没有感觉到明显的变化?是因为用户的消费习性也随着带宽的提升在改变,以前看文字信息的,现在看多媒体信息了,所以感觉没有革命性变化。当‘光网城市’实施之后,带宽最低是8M,在核心城市甚至100M以上,这样的巨大的带宽变化,必然能带给消费者感觉上的变化。”

  何志强说,“互联网的发展已经表明,再快的网络也有足够的内容可以填充,在一定程度上,当前已经是需求受制于带宽,在带宽提升后,内容不会缺少。”他反而重点强调了“宽带中国、光网城市”战略实施给用户带来的真实实惠。

  “每兆字节的费用,将大幅降低。”何志强说,“总体而言,我们预计的用户ARPU值不会有太大提升,但对于用户而言,同等层次的价格,带宽可能增长了很多倍。”

  他对于有关中国宽带价格过高的声音,做了回应。“韩国和日本,光接入的价格大概在200多块钱,而中国现在大量的非对称数字环路(ADSL)技术为主,平均ARPU值在80块左右,有报道说中国宽带价格高了。其实韩国和日本在没有光网之前,他们的ADSL价格仍然在200多块左右,而中国的光接入部署后,价格也还将在在现有的水平上。事实上中国的宽带价格要比别的国家低。”他以俄罗斯和印度举例,“俄罗斯和印度,现在他们的512K、1M、2M的速度,每个月还是要超过200块钱,这些都是有公开数据可查的。”

  在提及为何主动实施这一计划(而非市场竞争迫使后实施)时,何志强表示,“提出这个计划,是根据中国电信的现有定位,也就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主要的提供者和建设者,这个计划本身是基于我们自己的企业定位来提出的。国家要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要快速提升信息化整体水平。中国电信从自己的企业定位,不管是否有竞争,我们都必须干这个事情。”

  王晓初则强调称,“中国电信作为一个运营商,首先是管道,我们是信息的传送者,这是运营商的最大责任。当然,我们希望通过将管道智能化,能够更好地服务客户,将信息传送的更好,但总体而言,我们首先要做好信息传送运营商。”

  王晓初进一步表示,“宽带中国、光网城市”战略的实施,最终是希望将选择权交给客户,“通过让我们的带宽更宽,让网络更智能,最终让客户有权选择包括中国电信光纤宽带、CDMA EVDO、Wi-Fi的AP,乃至卫星在内他‘天地一体化’的通信手段,选择是个客户自己的方式,甚至自己灵活的选择套餐。”

  王晓初透露称,在未来不久,用户完全可以通过PC,以网络方式选择自己的套餐,以及任意组合的通信服务种类。“我们希望够真正解决消费者在信息接入上的需求,让用户能够在任何一个地点,以任何一个方式,选择自己要的接入方式。”王晓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