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有时候比“我的业务是什么”更重要。
历时10年的由施密特、佩奇和布林组成的谷歌“三驾马车”,今年出现了变化。谷歌创始人佩奇将于今年4月接任施密特、出任谷歌CEO一职,全面负责谷歌的产品和技术战略及日常运营。
我相信,产业趋势与竞争环境变化是这次谷歌CEO调整的主要原因,虽然谷歌业绩仍稳步增长,但这家全球最大的互联网企业已经开始感受到严峻挑战。因为在潜移默化之中,互联网世界的中心正在慢慢从搜索引擎向社交网络转移。
比如,虽然2010年Facebook全球广告收入已经超过了18亿美元,而且更重要的是在美国,流量和用户停留时间这两个互联网企业的关键指标,Facebook已经超过了谷歌。
与此同时,已经有2.4万名员工和超过293亿美元营收的谷歌已经变成了彻底的大公司,但其过于聚焦的业务──占据收入90%的搜索广告,某种程度上也锁定了其注意力、资源和企业基因,让其在其他新方向上的创新一直屡战屡败。比如谷歌巨资购买Youtube后,视频广告领域却被后来居上的HULU超越;尽管在微博平台和社交网络平台都推出过自己的产品,但谷歌根本没有形成对Twitter和Facebook的有效威胁。
10年前的谷歌作为一个“少年企业”,在挑战成年公司的时候,需要老成与睿智,但是10年后的谷歌却开始“被中年、被挑战”,激情和偏执显然必须被唤醒。
我一直觉得,施密特过去在谷歌是个至关重要的“监护人”角色──是他确保了在商业上“未成年”的两个创始小伙子不至于太过随性而把公司带到沟里。佩奇和布林是两个相信“技术可以改变世界”的创始人,而施密特最大的贡献就是帮他们落实了改变世界的方法──就像管理大师德鲁克所说──明确了这家公司的业务是什么。
他完善了一个基于搜索引擎的广告商业模式、创造了一个日趋活跃的Android移动终端生态系统、构建了一个全世界最优秀技术人才聚集的“研究院”,进而让这两个年轻人真的改变了世界。
但有时候,你又不得不在脑海中浮现出这样一个画面——在特写镜头中,施密特驾驭着了一辆精致、绚丽的“法拉利”,并在公路上从众多宝马、奔驰中脱颖而出极速前进,但是当镜头拉成更大的广角后,你发现路边的田野上,一辆辆“敞篷吉普”却正在尘土狼烟中“走切线路径”直奔目的地。
施密特一直坚持认为谷歌最大的威胁来自微软的搜索引擎必应,一直不认为Facebook等互联网新锐会对谷歌形成重大威胁,这种基于现有业务的战略判断必然会影响公司的行为、节奏和决心。
接任CEO的佩奇要让谷歌成为一家拥有初创公司的灵敏、灵魂、激情和速度的大公司。但要做到这一点,则必须跳出原有的基因和思维,暂时忘记“我的业务是什么”,而去回忆“我是谁?”──回忆起那两个创始人“用技术改变世界”的初衷,进而跟上这个新的时代。这,就是佩奇的使命。
实际上,对于很多创始人来说,他们的使命就在于不让企业因太熟悉“我的业务是什么”而忘了“我是谁”。唯有如此,企业才能永葆青春。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