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科技>  正文

贾平凹小说新作《古炉》引发电子版权纠纷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1/10/2011 10:24:14   来源:深圳商报

“新鲜出炉”的《古炉》封面。(人民文学出版社供图)

  深圳商报记者 钟华生

  经过4年的酝酿和创作,贾平凹写坏了300支笔,终于出版了长达60多万字的新长篇小说《古炉》。但这部作品在近几日因电子版权纠纷而引发的议论,甚至超过了人们对这部作品本身的关注度。

  平时不习惯上网,至今仍用手写进行文学创作的贾平凹,为什么会在网络上发布自己电子版的作品?网易读书频道是如何吸引贾平凹的?对于今日网易读书频道正式推出《古炉》的电子版,人民文学出版社又如何看待?昨日,深圳商报记者先后采访了网易和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相关负责人,了解该事件的来龙去脉。

  双方都称拥有《古炉》电子版权

  不久前,在今年北京图书订货会的预告上,就有“贾平凹将于1月9日现身北京发布新作《古炉》”的消息,而网易读书频道也早早发出了“1月6日贾平凹新作《古炉》全本电子版将由网易读书频道独家首发”的信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最终这两个时间都改了。

  《古炉》的纸质书还未面世,其电子版却预计提前“首发”,人民文学出版社对网易读书频道的这一做法提出了异议。对于出版社而言,“首发”问题还在其次,重要的是该社事先并不知道贾平凹将作品的电子版权授予网易读书频道。人民文学出版社相关负责人表示,该社在签下《古炉》版权时,合同里也包含了电子版权的条款,因此《古炉》的电子版权应该归属于该社。

  不过,网易读书频道主编聂蔚则表示,网易拥有《古炉》的电子版权是没有问题的。她在接受深圳商报记者采访时说,网易读书频道对于贾平凹的长篇小说《古炉》,拥有经过贾平凹本人授权的独家、首发、全本电子版权。“早在大约两个月前,我们就与贾平凹先生签订了‘作品数字化版权独家使用协议’,他在合同的每一页上都签了名,以确认他每一页的条款都有看过。”

  面对这一纠纷,双方经过商谈之后,网易读书频道决定将《古炉》电子版延迟至1月10日正式推出。“这是贾平凹先生本人提议的,就是把网络首发的时间设在纸质书发布时间之后,我们尊重他的意见。”聂蔚说,网易读书频道和人民文学出版社双方都希望通过友好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

  有趣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则把《古炉》新书发布会的时间提前了一天,于1月8日正式推出了《古炉》。而在发布会现场,贾平凹也主要畅谈他创作《古炉》的感受,没有主动提起电子版权的纠纷。直至记者针对这一事件提问时,他也没有明确的回应,而是谈到了他的作品被盗版、被一些网站滥用的现象。

  贾平凹想通过网络吸引年轻读者

  虽然贾平凹没有回应《古炉》电子版权的归属问题,但该作品在网易的发布也将照计划进行。昨日下午,聂蔚向深圳商报记者确认了《古炉》电子版的发布时间。“1月10日下午3时,贾平凹本人将做客网易,出席《古炉》的上线揭幕式,并参加我们的访谈节目。下午大约4点左右,《古炉》将正式上线。”

  在《古炉》的新书发布会上,贾平凹则谈到了他对网络的最新看法:“我自己不上网,也不会上网。别人说我的作品都在网上,不过从来没人跟我打过招呼,也没给我任何费用。”贾平凹说,正当他在想办法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时,有人给他传过话,说可以把他的作品放在网上,“当时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事情。虽然钱少得很,但我当时表一个态,多少给你一家吧。”贾平凹说,有些网站虽然不打招呼、不给费用,也使用了他的电子版权,他对此也没办法。可见,他也希望通过正式授权一家网站,来解决网络上非法滥用其作品的问题。

  聂蔚告诉记者,网易读书频道在与贾平凹达成合作之前,向贾平凹充分表达了诚意,而贾平凹本人也表示愿意尝试这种新颖的形式。“他也了解到目前网络阅读越来越受欢迎,读者群也非常多,因此网络阅读可以为他拓展更广阔的读者平台。”聂蔚说,贾平凹在沟通中比较看重网易的网络读者平台的影响力,同时他也想由此看看年轻的网民是如何看待其作品的。

  纸质书53元,电子版只需8元

  对于网易读书频道将正式发布《古炉》电子版,人民文学出版社如何看?在《古炉》新书发布会上,面对几家媒体的记者反复问起《古炉》的电子版权问题,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潘凯雄明确表示:“我们有《古炉》版权,目前没有授予任何网站。”可见,该社目前仍然坚持其拥有《古炉》电子版权的立场。

  若人民文学出版社日后将《古炉》电子版授权其他网站,或者将其做成电子出版物,网易读书频道又将如何回应?聂蔚告诉深圳商报记者,如果是用于宣传而非商业形式,且使用的篇幅不超过10万字,网易读书频道同意这样的做法。但若超越了这一范围,就另当别论。

  记者了解到,《古炉》的纸质书定价为53元,首印20万册。该书还会另外制作出一张光盘,是贾平凹写本书的后记以及部分影像资料,单独售卖。而网易读书频道宣布该书三分之一可供网友免费试读,其余三分之二则要收费,仅需8元即可阅读全文。“这与传统实体书相比,在性价比上有较大优势。”

  人民文学出版社策划部主任赵萍则表示,她对于电子版的影响是“担心又不担心”。她其实也会好奇,到底会有多少人去读电子版,可能会是和读纸质本不一样的两批人,但是对纸质书肯定还是会影响,只是这个影响是扩大新读者还是减少读纸本书的老读者,她也在拭目以待。

  贾平凹谈《古炉》:

  故事和人物都实际存在过

  “小说之所以名字叫《古炉》,是因为在我眼里,‘古炉’有中国的内涵在里头。”1月8日,贾平凹在其最新力作《古炉》的出版发布会上如是说。

  尽管2008年贾平凹凭借《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但近几年并没有看到他的新作出版。如今在沉寂几年之后,贾平凹终于在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了《古炉》。记者了解到,这部作品虽然在去年底于《当代》杂志上发表,但仍有许多读者期待其正式出版的新书。出版社介绍,该书“以文字为笔,记忆为墨,勾勒出一幅中国基层‘文革’的全景图”。

  《古炉》的故事发生在陕西一个名为“古炉”的村子里,那里贫穷闭塞却山水清明,村里人保有着传统的烧瓷技术和浓郁的民风古韵,仿佛几百年来从未被扰乱过。但“文革”动荡却从1965年冬开始了,古炉村里几乎所有的人,在各种因素的催化下,各怀不同的心腹事,集体投入到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之中。直到1967年春,这个山水清明的宁静村落,演变成一个充满猜忌、对抗、大打出手的人文精神的废墟。贾平凹用真实的生活细节和浑然一体的陕西风情,将中国基层“文革”的历史轨迹展示在读者面前,这也是作家对这场历史大浩劫的人文解读。

  用贾平凹自己的话说,当时他在旁边看着,不清不楚,40多年过去了,他还在一旁看着,但却企图走近和走进。文革结束了,正如任何一个人类历史的巨大灾难无不是以历史的进步补偿的一样,没有文革就没有中国人思想上的裂变,没有文革就不可能有以后的整个社会转型的改革。贾平凹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用记忆去还原那个时代的色彩,从最根处找寻那场浩劫中的人性光辉。在《古炉》的封面上,有个显眼的英语单词“CHINA”。贾平凹说,这个英语单词,以前在外国人眼里叫做瓷,与其说写这个古炉的村子,实际上想的是中国的事情,写中国的事情,因为瓷暗示的就是中国。

  从2007年《高兴》完稿之后,贾平凹就开始了《古炉》的创作。在长达7年的写作过程中,他于2010年5月完成了64万字的新作,并且修改三稿,每一稿均是一字一句执笔重写一遍,这个过程使他写坏了300多支笔,而写作字数近200万字,新作在规模上让贾平凹的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

  贾平凹说,他创作的追求就是用中国传统美的表现方法,真实地表达现代中国人的生活和情绪。他一直在朝着当代小说民族化的方向努力着。他认为,《古炉》是他迄今为止表现小说民族化最完美、最全面、最见功力和深度的文本。相比于《废都》、《高老庄》、《秦腔》、《怀念狼》等,创作《古炉》的过程是更为愉悦,更加得心应手的,因为《古炉》的故事和人物,是实际存在过的。

  (深圳商报记者 钟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