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科技>  正文

台湾笔记本代工困局:垂直整合应对鸿海搅局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12/09/2010 08:30:07   来源:搜狐IT

  【搜狐IT消息】北京时间12月9日消息,全球90%的笔记本由台湾代工厂制造,由于鸿海的进入,代工厂被迫与组件供应商整合,以应对利润下滑及鸿海的搅局。

  为了争夺惠普、戴尔、宏基等大型品牌商的订单,代工厂纷纷降低成本,即使人工成本和原材料价格上升,重压也迫使他们向客户继续压低价格。

  今年,鸿海进入到笔记本代工市场,它本是全球最大的代工厂,且本身也是制造链上的主要组件供应商,此举加剧了本已微利的市场竞争。

  代工厂被鸿海逼上整合路

  台湾有一批顶尖的代工厂:仁宝、广达、纬创、和硕。2009年,这些代工厂共为品牌电脑商生产1.47亿台PC。

  为了降低成本,保证利润,笔记本代工厂开始与组件供应商进行垂直整合。2003年时,笔记本代工厂的利润率为7-8%,但现在已经降到了4%。

  一直以来,鸿海就专注于PC业务,生产组件和台式机,它擅长降低成本,今年也杀入笔记本制造业。

  除了生产苹果的iPad和iPhone,鸿海还制造PC、手机、视频游戏机,客户包括惠普、诺基亚和任天堂。

  鸿海本是垂直整合的大师:鸿海及其子公司大量生产电脑和其它产品的组件,然后卖给品牌商,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十年前,鸿海初入市场,主要切入台式电脑业务,生产电缆连接器,随后不断扩张,进入到主板、机箱和平板显示器,这些产品要么是直接生产,要么是通过子公司生产。相对来说,组件的利润要高一些,这意味着鸿海能在组装时就算开价低些也可以获得利润。  

  在笔记本组装上,比鸿海小的厂商只好将供应商纳入旗下,目的是在整合游戏中能生存下去。

  对于自己的组件业务财务细节,鸿海从未批露,也没有一个PC代工厂愿意与鸿海分享数据。

  大和证券加尔文·黄(Calvin Huang)说,鸿海的子公司富士康“可能会继续失去笔记本相关的业务”,因为它的营收在过去几个月没有对手增长得快。

  瑞士信贷分析师罗伯特·陈(Robert Cheng)说,尽管鸿海在笔记本领域失去订单,它依然可以将自己的组件装进打印机、游戏机和智能手机中。

  抱团的结果:投资组件商

  为了抵抗鸿海的优势,台湾笔记本制造商紧紧抱团。

  今年九月,仁宝说它会与韩国LG Display组建合资公司。在这个消息宣布之前不久,和硕也收购上海的电脑零部件生产商日腾电脑配件(上海)(Ri-Teng Computer (Shanghai))。

  纬创主要为宏基生产笔记本,它也在8月宣布与友达建立合资公司。  

  和硕新闻发言人Jonathan Chang说:“对于成本控制来说,成功的垂直整合十分有益。它可以带来订单……让客户不太情愿离开。”  

  从四年前开始,和硕就开始使用自己的组件生产了,它说投资供应商不只是为了降低成本,也是为了提高效率、缩短时新组件的研发时间。

  在过去十年,笔记本代工厂也不断拥抱其它产品,如智能手机、游戏机和电视机,目的是提高利润。但是没有一家像鸿海一样如此多元化。

  分析师说,海鸿已经获得了惠普2亿台笔记本订单,几年之内,鸿海将把1-2家PC组装厂踢出市场。

  IDC分析师Michael Palma说:“在未来两年内,我预期会有1-2家代工厂退出笔记本代工业,转向其它产品,或者干脆退出代工业。”

  在过去几年,笔记本代工厂集中精力整合主要部件,包括机箱和连接器。2008年,广达向机箱和金属组件生产业投资3.96亿美元,2009年又向同一领域投资2.79亿美元。自2007年开始,仁宝也投资了9100万美元。

  仁宝新闻发言人说,公司对整合更多组件、生产先进关键部伯依然兴趣浓厚,而不是已有的标准组件。

  不一定有效的方法

  这种策略是否有效还有待观望。运营组件工厂需要专业的经验,它恰好是传统制造商的长处,而且海量生产也是降低成本的必需。

  例如,仁宝在2009年出售了它的面板子公司TOP Dispalys Corp,因为该公司连年亏损。自从与母公司华硕分家后,和硕今年也一直面临订单不足的问题。

  一些分析师对垂直整合的成功持负面看法。

  瑞士信贷分析师罗伯特·陈(Robert Cheng)说:“生产自己的组件好比想喝牛奶的人自己养牛。这些公司每年要烧大把的钱,只有富人才会想着自己生产一切。”

  和硕新闻发言人也持相似态度,他认为汽车制造商可没有自己生产组件。他说:“我们相信,这种方式使我们能对电子产品的超短周期进行回应。”(PIL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