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科技>  正文

当80后MBA遭遇60后CEO:谁制造了花瓶式面貌(图)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11/24/2010 08:34:41   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漫画:邝飚

  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

  在公司内部有着这样一群人,他们不是CEO,却似乎随时预备着高瞻远瞩;他们自己起薪可能只有一两万,却有一帮年薪百万以上的同门熟稔地挂在嘴边;他们中的一些并无直接管理经验,却一走出校园就能空降成为中层。他们不是从前一般意义上的“天之骄子”,他们的名字叫MBA。

  眼下,正是最红火的M BA招生季。2011年学费涨幅最高的甚至超过40%,但报考人数仍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攀升,今年将突破9万人。但反观国内中高端人才市场,虽正趋向回暖,但岗位大幅减少,整体起薪水平下降,全球MBA就业形势同样咄咄逼人,全日制M BA就业率从去年的五成下降至四成,兼读制MBA更由去年的三成八大幅减少至两成二。有民企老总甚至曾很不尊重地公开表示,MBA不过是花瓶,招几个来做高级秘书也算是撑撑场面。虽然此言偏激,但对众多M BA学员而言,如何将几十万学费连本带息地赚回来,如何审时度势运筹帷幄,找到合适的位置施展拳脚,都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拉关系心态制造了花瓶式MBA

  尽管2008年到2010年国内MBA院校从113所增加到182所,但考生扎堆报考名校的现象却仍然导致“僧多粥少”。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只招400人,且前期有320人已通过提前面试拿到预录取资格,联考报名人数却有多达2500人。清华经济管理学院在职M BA学费飙升至18.8万元,较去年提价6万元,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今年同样报价18 .8万元,涨幅惊人地超过50%。

  在M BA项目负责人描述下,商学院带来的不仅是过硬的敲门砖,其社区功能带来的庞大人际关系网和资源优势更是一般教育不可比拟的。事实确实如此,2008年,蒙牛创始人牛根生一封万言书“中国乳业的罪罚治救———致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理事及长江商学院同学的一封信”,让有着同学之谊的百仕达控股主席欧亚平等大手买进蒙牛股票,以支撑和拉升。曾在媒体工作数年后考上某名校MBA的同行Steven向记者表示,别说是兼职的M BA,即使是全职的,18个月中除了商务英语有实质性提高,感觉其他课程的价值与近20万的学费相比并不值。所以关键是“功夫在诗外”,与同门打好关系,瞄上其中前程或许最为远大的数个,建立深厚革命情谊,是比学习本身更重要的“工作”。“尤其是若碰上一两个念M BA前就做人力资源管理的同学,他们又各有自己的同行好友,对未来的跳槽可是大有裨益。”Steven坦言,由于国内M BA教育目前尚未实现“宽进严出”的格局,因此在商学院内并未全力读书,而是分心于拉关系、去企业打暑期工的还是有相当比例。或许正是这样的心态,导致部分名校的M B A更容易流向“花瓶”的结局。

  觅工作赞骑驴找马弹好高骛远

  “职场如战场,MBA并不比普通白领更好找工。”Steven感喟,正因为投入大、期望高,反而不容易放下身段,“所以学院的负责人也一再让我们注意应聘时审时度势、开阔思路。”

  据中大岭南学院MBA教育中心副主任胡亦兵介绍,去年秋天来校园招聘的名企数量较往年大大减少,是该院自MBA招生十年来

  首次校园招聘企业数量下降,中大管理学院MB A主任王怀远则称,毕业生的起薪水平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求职大军中充满几家欢乐几家愁的气氛。《经理人》对M BA毕业生薪酬情况的监测显示,2009年MB A毕业生的首份工作平均薪酬较2008年降幅约在15%左右。“今年的状况应该略有回暖。”

  美国管理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委员会(GMAC)的调查显示,今年M BA毕业生最有兴趣投身金融及会计行业,其次是产品/服务及顾问行业,但理想与现实不符,其实他们在制造业寻找职位的成功率最高,其次是医疗保险和能源/公用事业。今年很多行业对M BA毕业生的需求仍不旺盛,奢侈品以及零售业的职位很难获得,私募和风投这类始终是香饽饽的工作今年几乎没有任何空缺。金融服务领域的招聘在复苏,但总体仍很低迷。

  事实上,企业在招聘MBA毕业生时的要求也是越来越严苛,更多只是将M BA毕业生作为内部蓄水池,因此,只有具备企业综合管理基本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良好的专业技能、外语基础及与团队协调沟通能力,才能在众多竞争者中凸显自己的优势并崭露头角。曾在华尔街工作20余年的E vanN ew m ark便为M B A毕业生们支招,“坚持就是胜利”,在他看来,MB A毕业生们在找工作时有四大策略:首先是做自己想做的工作,第二是时刻推销自己,第三是熟悉自己的业务,时刻准备否则就会错失良机,第四是天助自助者。你越努力为自己创造机会,运气就会越好。

  当80后MBA遭遇60后CEO

  个性自由与团队大局并重

  如今即使是M BA毕业生中也不乏所谓的“80后”,这些贴着个性标签的新生代在职场中遭遇同样标志“英雄式领导”的60后CEO时,往往会出现令人不快的管理问题。这正是父辈“英雄式”和子辈“个性化”之间价值观层面的较量,两者间的巨大差异带来了企业管理机制方方面面的问题。既然80后M BA们的个性和价值观与前辈管理者的不同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职场里学会如何和睦相处显得尤其重要。

  首先,虽然80后在职场中表现为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自我意识强,但同时也要顾全大局,敬业忠诚。那种“我不想干就不干”,找理由推托拒绝完成困难工作是一种缺乏责任心的表现,这与60后CEO的高标准和高期望是背道而驰的。其次,80后追求平等,敢于挑战权威,但淡化权威意识的同时,也要尊重前辈管理者,60后CEO重视实干,强调权威,二者发生矛盾时,需要依靠合理的组织、结构、高效的信号指挥系统。这样,即使手下有众多的80后也可以以明确的管理标准统一行动,使得组织向目标迈进。

  使得价值观极大不同的两者向和睦相处又走近了一步。再者,80后M BA具备灵活性、适应性和快速学习能力,而硬币的另一面是追求极端自由表现出的散漫和缺乏纪律性,因此加强自身规则约束也显得非常重要,理解领导者要求向“标准看齐”的通则,正与60后的纪律性要求相一致。

  南都记者 吕静莲 实习生 温明绿

  (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