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科技>  正文

腾讯360交战背后:利益与监管双重失控(图)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11月9日   来源:泡泡网

  

  腾讯与360之战持续了一个月的时间,也成为史无前例的互联网业界争端。这场大战经过了从“用户隐私保护”到“不正当竞争”,再到“绑架用户”等多个话题的争论,到现在都没有明确的结论证明“谁对谁错”。但双方的此次过招让隐藏在背后的深层问题被广泛关注,“一个巴掌拍不响”,引发这场大战的除了腾讯和360这两个巴掌的作用力,更折射出目前互联网监管层面的失控。

腾讯360交战背后:利益与监管双重失控

腾讯与360之战折射背后利益与规则(图片来自互联网)

  腾讯:抄袭与偷窥是国情决定?

  腾讯作为国内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其产品线向来以丰富著称。借助客户端、品牌、资源、能力等因素,腾讯往往能让产品后来居上,从而得罪了很多“被抄袭”的企业。此次与360的大战,有一种说法是因为腾讯要“抄袭”360的安全软件模式,触及了对方的底线。

  服务型产品层面的抄袭往往是针对点子的抄袭,最终核心的技术和体验还得自己做,最后谁家的服务好就会最终获胜。但如果抄袭的是别人辛苦钻研出来的整个体系,并将产品的核心技术和体验都全盘照搬,那必将受到讨伐。

  某种程度上,腾讯确实压制了中国互联网的创新,他们的抄袭复制力度相当强烈,几年前还是抄袭国外产品及大公司,但对方尚有抗衡能力,在其市场范围也影响不大。随着现在大公司同质化情况越来越严重,缺乏创新成为发展桎梏,于是腾讯掉头回来瞄准小公司。而小公司是没能力抵抗腾讯的,往往在腾讯推出同类产品后短期内即损失惨重。

  腾讯的同类产品推出后,往往采取公平竞争的模式,有成功也有失败。像QQ影音、QQ旋风、QQ邮箱、拍拍、soso这些产品都是跟同类产品公平竞争,好用就会占领市场,不好用就会被淹没,其中拍拍、soso、QQ校友这些产品目前的发展都差强人意。

  从另一个角度看,腾讯的抄袭行为也源于背后的游戏规则,企业的经营主要是对股东负责,用户仅仅作为获得利益的筹码。只要被腾讯评估为可以带来利润增长业务,又没有法律限制他做这项业务,做为一家公司就应该去做(对于股东来说,甚至应该叫做有义务去做)。

  按照这一游戏规则,国内众多的互联网公司都存在抄袭的行为,其目的归结为一点那就是利益获得。事实上中国不抄袭的互联网公司也不多,从门户到搜索引擎再到游戏,几乎每个领域的公司都在抄袭,只不过缺乏腾讯利用IM造成的垄断地位,抄袭所带来的直接利益获得没有那么明显。就拿目前的微博热潮来说,国内的微博产品都是在抄袭Twitter模式,从功能到界面几乎如出一辙;另外国内的团购网站也同样是照搬国外团购鼻祖Groupon,盈利模式更是毫无创新。但这样的抄袭在国内并未受到大规模的攻击和抱怨,正式因为被抄袭的不是自己的创新,而是别人的。

  至于用户隐私保护这一层面,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一向没资格谈论这一话题。但就腾讯来说,我们偶尔会在某个警方破案的新闻中看到“当办案民警监控他的QQ时”之类的句子,这就说明QQ是完全可以被监控的,用户的隐私是可以被“有条件”的窥视的。事实上除了正常协助警方破案,通过这个聊天工具造成的跨省追捕案件有很多,某些案件中甚至会有"打印的QQ聊天记录"这样的证据出现。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这场腾讯与360争论的用户隐私保护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完全没有必要,因为用户隐私在目前情况下是可以被“合理”窥视的。因为许多互联网公司一般都不会拒绝向“有关部门”提供一些数据支持。


  

  

  

  360:“流氓”的良苦用心?

  作为争端的另一方,360往往被画上流氓软件的标签,这多多少少与周鸿祎此前所创的3721有关系。3721有一段不是很光彩的历史,并且到现在都难以摆脱“流氓软件”的称呼。但有业内人士称,当年流氓软件的出现是和CNNIC竞争的结果。事实上CNNIC以官方垄断资源,试图通过制定国家标准和规范的方式,令自己成为一个唯一合法的通用网址组织,以争夺3721市场。3721做为一家民营创业公司,也是被压制一方的创业者,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技术上的手段先予以反抗,最后就有了大家都知道的流氓软件。

腾讯360交战背后:利益与监管双重失控

周鸿祎仍无法摆脱3721的阴影(图片来自互联网)

  该业内人士称,在当时的环境下,流氓软件的盛行也实属无奈。没做过“流氓”的应该只有网易、金山、阿里、盛大四家公司,而这四家中有三家依靠网游盈利。网游本身有巨大的用户粘性,也带来巨大的利润,并不需要那么迫切的占领桌面入口。对于非网游公司来说,要想占据用户的桌面是相当有难度的,如果不做流氓软件,就没有足够的用户粘性,那么就意味这被对手侵占市场份额,甚至消灭。可见当时中国互联网竞争之惨烈。

  周鸿祎创造360时号称要终结流氓软件时代,事实证明360确实摆脱了一些“流氓”的做法,过去无数的工具条、下载站捆绑安装、无法卸载等等设置几乎都绝迹了。加上免费这个所向无敌的法宝,360在短时间内取得市场胜利也是有一定原因的。

  但360骨子里的“流氓”特质还会时不时的显现,作为一个保护用户电脑安全的底层软件,它可以随时把对自己不利的东西通通判定为病毒/木马,吓唬用户立即删除(或自动删除),例如腾讯《致广大网友的一封信》的网页url、360卸载工具、金山网盾、甚至某些杀毒软件都会在需要时被360屏蔽/删除。

  同时它已经做出了屏蔽四大门户广告的行为,将来也可以屏蔽百度所有搜索结果的广告,这些行为还会得到用户大力支持,看起来十分利民,但如果没有广告的支撑,谁来支付这些免费服务的成本?如果电视不能放广告谁还会去拍电视剧?这会造成极大的破坏,许多免费服务都消失,获利的只有360这一家主管用户电脑的公司,其他公司不是灭亡,就是乖乖交“保护费”。

  而360之所以敢于向腾讯这座互联网帝国挑战,正式基于其所把持的用户电脑主管的地位。毫无疑问,依靠QQ关系链坚不可摧的腾讯也被360撼动了根基。大战之后,腾讯也很有可能改变发展策略,以免再次碰到这样的麻烦。


  

  

  

  法律与行业监管缺失是最后一根稻草

  在面对市场无序化的竞争时,法律和行业监管的缺失无疑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正如上文所提到的3721与CNNIC的竞争,如果有法律保护,并通过正当程序解决这些纠纷,就会极大缓和这种私斗的行为,而流氓软件的产生自然也不会那么“顺其自然”。

腾讯360交战背后:利益与监管双重失控

当年的魔兽审批风波显示出互联网监管存在的问题(图片来自互联网)

  法律的缺失同样体现在腾讯与360的纠纷中,长达一个月的时间里,双方的争斗未曾停歇,最终走向了以用户为要挟条件的局面。这是发生在用户计算机上的私斗,也确实置用户利益于不顾。很多人在呼喊:“用户在哪里?”实际上,更应该呼喊的是“法律在哪里?”正是因为没有专门针对行业领域的法律制约,这种恶性的竞争才会得以持续,甚至还会继续出现。

  在竞争面前,行业监管部门常常为利益所左右,无法做到真正的权威。就像当初魔兽世界的审批风波中,两个监管部门为利益而不惜撕破脸皮,上演了一场互联网业界罕见的闹剧。

  至于怎样真正的引导行业走向健康,在法律与行业监管都缺席的情况下,仅靠几声呼吁是断然不可能实现的。

  中国的互联网普及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的,在这个时间内一部分企业抓住了机遇顺利获得了垄断地位,但之后却又缺乏足够的创新,致使中国互联网同质化严重。在这个高垄断、资本高度集中的市场环境中,法律与行业监管的缺失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放任了市场竞争的无序化,许多企业通过非正常手段获得利益,保护自己的垄断地位,久而久之就演化成为行业的“流氓”。“流氓”之间如果再发生冲突时,肯定又是一场置用户于不顾的利益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