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低增长”:新模式技术偏少,可设并购资金解决
创业板没有“发行后一年业绩下滑50%以上的,保荐人需承担责任”的规定
本期议题:
创业板“高成长”设计与“低增长”现实的悖论
主持人:理财周报机构实验室研究员 陈贤丽
高成长、高估值一直是创业板的标签。但不幸的是,创业板出生时的耀眼光环,随着中报的出台,黯淡了不少。
据统计,全部1900多家A股上市公司上半年整体营收增长40%,盈利增长43%。
其中,100家左右有披露中报的创业板公司营收和盈利增幅分别为23%和22%,仅为全部公司相关数据的一半。原本定义为“高成长”的创业板却陷入“低增长”的现实悖论中。
创业板开办将近一年,创业板的业绩表现与其设计定位是否存在矛盾?市场资源对于创业板的配置是否出现了偏差、失效?
本期机构会议室请来深圳市创业投资同业公会秘书长王守仁、深圳东方富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玮,就此展开讨论。
中小板创业板规定不同
主持人:中报显示,创业板的盈利增幅为22%,仅仅是中小板的一半,对此有媒体怀疑创业板的成长性,你们怎么看这个问题?
陈玮:第一,从样本上来说,创业板样本量小;从统计学来讲,这样的数据还不够精确;第二,创业板发展还不成熟,新模式、新技术以及TMT的含量很少,整体还比较传统;第三,对于中小板,发行后一年业绩下滑50%以上的,保荐人需承担相应责任。
而对创业板并没有这个规定,这可能会导致保荐人在选创业板公司时忽视公司的成长性。
再有,业绩增长率不是成长性唯一的衡量标准,因为这是一个技术创新和风险性极大的板块。
王守仁:从几个方面来说,第一,创业板开启不到一年,历史短,这些数据并不能全面说明问题。
第二,中小板是典型的在两种体制夹缝中成长起来的,可以说是改革开放经济的主导力量,而创业板是在中国产业转化的背景下,承接了高新技术的转移。
这两者是否具有可比性,还是一个问题;第三,我们的相关部门在企业上市后,仅仅停留在规范上,并没有将重点放在企业的培育上,不能提供相关的服务,所以会出现暂时的滑坡。
第四,企业的成长需要一定的资金,可是现在存在着项目找不到资金,而游资特别是创投资金却又在闲置。
创投急功近利
主持人:那我们该怎么看待创业投资与创业板的有效配置问题?
陈玮:出现项目和资金闲置的问题很正常,因为如果创投不看好这个项目,那肯定拿不到资金。而且创投大都比较急功近利,如果这个项目在短期内不能盈利,一般都不会做。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过多的资金都集中在IPO项目,但早期项目却少得多,出现投资结构不均衡的问题。IPO项目相对早期项目来说,比较成熟和安全。
王守仁:这是站在创投选择项目的角度来考虑的。换个角度来说,我们要知道,创业板不成熟还表现在其没有一个大的平台,来让这两者达成交接。
所以市场上总出现这种好的项目找不到资金的情况。而创投却找不到好的项目,找到的项目是否具有高成长性,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又是另一个问题。
主持人:上述矛盾该如何解决呢?
王守仁:第一,外国已经有像“天使投资网”这样的平台,让两者交接在一起,我们也可以搭建这样的平台。
下个月创投公会将会举行一次大型的创投研讨高峰会,总结和探讨关于创业投资以及创业板的平稳发展问题,这就是平台。
第二,有了平台,我们还需要对企业和创投进行培训,特别是在上市后的培育,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规范上。第三,应该大力发展并购投资资金,这种并购应该是成长性并购。
我们存在一个毛病就是“重上市,轻并购”,所以产业化规模化速度很慢。我们的创业板企业大都是家族或者类家族企业,类家族就是几个哥们儿凑在一起办企业,并购后管理重新组合,会形成一定的内控机制。
“两高一超”泡沫现象
主持人:两位都认为现在成长性还看不出来,可是现在创业板“两高一超”(高市盈率、高估值、超募资金)的问题已经很凸显。
陈玮:这是市场决定的。创业板有自己的特点,压抑太久了,市场对新的事物充满好奇,而且创业板的数量很小,物以稀为贵,出现“两高一超”也很正常。
王守仁:我们的创业板还没系统化,并未出现暴涨暴跌。从全球创业板的开始来看,我们创业板是成功的。
德国的创业板没过久就垮了,韩国创业板开始不久很萎靡不振,香港的创业板弄出个大泡沫。纳斯达克在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也远不如我们现在。
“两高”说明一定的泡沫现象,但也说明社会各个层面对新生事物的渴望。“两高”的原因是加工制造业没有扩大生产,所以涌向房地产和股票。
第二个原因是我国还没有建立敞开的、有序的再融资环境,国外的企业在半年后就可以再融资,而国内需要一年以后,而且符合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再融资,这就造成了询价时尽量高价,造成高价套现的问题。
第三个问题是我们的发行制度。80%以上的企业是没有询价权的,这形成了询价垄断,也就是市场竞争不够充分。
第四个原因是发行人路演大体是形式,背后隐藏着承销商和投资机构关系存在着关联性,很难形成反面意见。
主持人:最新数据统计,刚好有100家创业板公司有创投入主,而这些创投有一半来自深圳。
王守仁:深圳的创投一直都很活跃。我认为深圳要加快与香港的融合。内地与香港在过去这些年头,在其他方面已经基本融合了,可是资本市场还没有。
严格来说,主板已经融合了,但中小板还没有。若深圳中小板能达到1000家,达到一定的规模,会吸引香港来资本市场投资,带动红筹股回归,因为香港是红筹股的中转站,以前是货物、移民的中转站,现在就是资本市场的中转站,同时带动美元中心的新加坡。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