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 曹西京
今年11月1日,创业板开板满周岁,首批上市的28家公司约11.99亿股的解禁潮成为一大考验。随着解禁的来临,创业板高管的大量辞职现象引起很大关注。据统计,至今共有37位创业板高管以“个人原因”、“身体健康”等原因辞职,尽管其中的确有高管是因为披露的原因辞职,但是,更多的高管辞职只是为套现股权作准备。
创业板高管无心恋战
据不完全统计,创业板IPO已造就300多个亿万富翁,与此同时,在创业板上市的10个多月内,每月均有创业板高管宣布离职,具体来看,37名辞职高管包括财务总监、监事、董事、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总裁、副总裁等,涉及26家创业板公司,其中19人来自首批上市的12家创业板公司,有16人在持股将解禁时去职。
统计显示,创业板高管的辞职高峰在今年三四月份,共有12家公司高管提出了辞呈,甚至出现一公司高管集中辞职现象,如3月10日,网宿科技公告公司董事、总经理和独董辞职,3月25日和30日,硅宝科技便相继公告监事和财务负责人辞职。根据相关规定,高管在公司上市12个月内不可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发行前持有的股份;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超过所持总数25%;套现速度比较慢。但辞职后,虽然规定半年后才可转让所持股份,但相对任职时依然大大提速。因此首批创业板公司高管今年3月辞职可谓接近“最佳时点”,今年限售股一解禁即可抛售手中所持公司股票。
9月7日,海兰信公告公司董事侯胜尧辞职,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侯胜尧系公司发起股东,持有392.7万股,以昨日收盘价计算价值近1.6亿元。海兰信今年3月上市,明年3月满一年锁定期。侯胜尧选择在9月辞去董事职务,距离明年3月恰为半年时间。
今年6月,首批创业板公司华测检测的两位副总裁相继辞职。他们分别持有公司42.8847万股和35.3847万股,这些股份离职半年后就可解禁。以昨天收盘价计算,市值分别是1178万元和972万元。而公司招股说明书显示,二人年薪分别仅为16.79万元和33.93万元。
26家公司多数业绩不乐观
从高管有变动的26家创业板公司看,其业绩也并不乐观。有5家上市公司业绩出现下滑,其中新宁物流中期净利同比下滑了17.91%,朗科科技同比下滑了33.49%,网宿科技同比下滑了29.98%。其余21家创业板公司中,其业绩虽然同比上涨,但涨幅一般,仅国民技术、万邦达、回天胶业、南风股份这4家涨幅超过50%,涨幅30%以下的超过50%。
而在中小板公司里,高管离职解禁的情况早就有先例。如胡美珍2008年6月18日辞去延华智能董事兼副董事长,6个月“禁售期”过后即在2009年1月、2月将持股一半抛售,之所以未全部抛空,因为曾承诺离职半年后的十二个月内转让公司股份不超过其所持股票50%。第二轮解禁期过后胡再度减持一空。
此外,今年3月31日陆擎“因工作及家庭原因”辞去金亚科技董事一职,时点颇为精准,其持有金亚科技516万股股份,11月1日也将解禁。陆擎2006年末曾以300万元获塔牌集团300万股,为第五大股东。这部分股份2009年5月18日解禁后,其名字便从塔牌集团2009年半年报流通股东名单中消失。此次辞职,也难保不是冲着套现而来。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