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21时35分左右,一架经哈尔滨飞往伊春的客机,在伊春林都机场附近失事,5名机组人员,91名旅客,42人遇难,54人受伤,7人重伤。中国民航2102天的安全飞行记录终结。
截至目前,在伊春林都机场失事的河南航空公司航班VD8387的两个黑匣子已经找到,不过,事故真正原因尚未找到。
25日,河南航空与其大股东深圳航空,已成立特别工作组处理善后事宜。
一位河南航空办公室留守工作人员对本报记者表示,已经启动紧急预案,正在配合各方查明原因。
不过,这位人士对本报记者强调,河南航空一直紧抓安全检查,“因飞机自身原因造成空难”的可能性不大。就在两个月前,河南航空飞行员、安全员、维修人员集体出动,在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候机楼宣传安全生产活动。
“8·24”空难的发生,究竟是由于飞机问题?飞行问题?抑或是机场问题?“这些原因都有可能发生。”8月25日中午,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民航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称,“能造成飞机失事的原因很多。”
多种可能
“这种飞行事故,很难判定为哪一个单一的原因使然,是由方方面面的原因造成的。机场硬件够不够,当时的能见度如何,是否适合夜航?”上述人士分析称,“理论上,依赖硬件进行着陆是没有问题的。但对于飞行员而言,完全依赖盲降,他们心里也不踏实,毕竟是百十号性命。通常飞行员多数还是会依靠经验操纵。”
这位人士指出,造成空难的原因细分下来,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类:飞机原因——飞行年龄偏大,飞机零部件出现故障;飞行原因——飞行员经验不足,或心理受到多方因素导致误判;机场原因——硬件设备不够,比如机场没有盲降系统;以及气象因素,比如能见度低。
“能见度不够,可能导致飞行员误判。”这位人士称。而在事故发生后,伊春市委书记许兆君已表示,事发时,机场有大雾,能见度较低。
伊春合格?
此次发生空难的伊春林都机场,于2009年8月27日首航。当地媒体在报道伊春机场首航时,曾如此描述这个地处黑龙江省东北部、小兴安岭腹地的小型机场,“松林环抱”。
公开的资料显示,该机场系由民航飞行校验中心派出的“奖状-560”型校验飞机,对机场的通信导航系统、仪表着陆系统、气象系统、助航灯光系统等相关设备以及飞行程序,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综合投产校验。
“按照民航总局的流程,只有满足了这些条件,才能发放商业营运的许可证。”上述民航业内人士称,“按照这个逻辑,伊春机场应该具备夜航条件。”
不过,上述人士亦指出,伊春机场毕竟是小机场,原来主要是为护林巡查之用,更多时候是为了撒草籽、喷农药,在能见度极低的环境下,硬件自然比不上北京等大省会城市的机场。”
夜航之险
“河南航空这次出事的飞机是夜间航班。伊春当地地形复杂,这夜航是怎么批下来的?”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某大型航空公司的一位资深飞行员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这位资深飞行员对本报记者表示,事故原因是否和飞机及飞机员自身原因相关,必须等到黑匣子数据出来之后才清楚,但是,夜航必然是诱因之一。
“不是每个机场都符合夜航的条件,更何况是本身地形就很复杂的支线机场。”这位飞行员称。据其透露,2009年,国内已有大型航空公司印发过“关于伊春林都机场运行安全措施”文件。文件明确指出,伊春机场原则上不飞夜航。
记者从黑龙江伊春机场了解到,失事飞机属于河南航空的定期航班,由哈尔滨始发,8月7日才正式开通。此前,河南航空在哈尔滨相继开通了鸡西、佳木斯、牡丹江、烟台、海拉尔等航线。
而2010年2月,民航局《关于进一步改革国内航线经营许可和航班管理的办法》规定,除北京、上海(虹桥/浦东)、广州三大城市四个机场的航线经营许可和航班需要中国民用航空局核准审批外,其他新增航线只需要经过地方民航局的登记管理。按此规定,哈尔滨至伊春航线,属于民航东北地区管理局管理范围。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