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科技>  正文

7月数码相机投诉统计:“解释”应对投诉(图)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8/13/2010 19:54:00   来源:315消费电子投诉网   作者:光觅影

  

  一、投诉概况:投诉量有所下降

  2010年7月,315消费电子投诉网(www.315ts.net)共受理了数码相机行业的有效投诉153宗,投诉量同比减少25.36%,环比也减少了27.14%。其中,已处理完成的投诉有117宗,投诉解决率为76.47%,涉及金额达逾50万元。


  7月,数码相机行业投诉量下降的原因主要与富士投诉量锐减密切相关。随着富士S1000fd“颜色门”的平息,及上个月发生的富士S205EXR“中暑门”(即“雪花门”)事件近期或许进入诉讼维权阶段,消费者持观望态度有关。富士的投诉量同比下降83.33%,环比下降66.67%。



  二、投诉来源以及投诉人分析:北京居首


  从2010年7月的投诉地区可见,投诉量最多的是北京,共25宗,主要源于中关村经销商价格欺诈的投诉。广东以18宗位居其后,浙江、山东分列三、四位。



  从投诉人的学历情况分析,获得大专文凭以上(大专、本科、硕士、博士以及博士后)的用户约126人,占了总投诉人的82.35%。总体来看,数码相机消费群体的文化水平较高,与之相应的是维权意识也较强。

  


 

   三、质量问题投诉:呈现多样化趋势

  7月数码相机的所有投诉问题中,投诉质量问题的有115个。涉及产品质量的问题主要包括:拍摄质量差、开机抖动、镜头伸缩异常、开机不正常以及电池问题,尤其是拍摄质量差问题,占质量问题投诉的20%,居于榜首。



  此外,关于LCD故障、按键不良、主板损坏、闪光灯异常、开机噪音等的投诉同比环比均有大幅增长,约占质量问题投诉的三分之一。


  四、售后问题投诉:收费高问题突出


  7月数码相机涉及售后服务投诉的问题有81个,主要有:收费高/不合理、售后服务态度差、三包保修有争议,推脱三包责任以及不满检测结果等。其中收费高/不合理问题最为突出,占售后问题投诉的27.16%。



     五、7月数码相机投诉量排名前十品牌



  注:投诉量的高底跟品牌市场占有率以及群体性投诉发生有一定关系。

   六、投诉解决时效以及满意度分析:投诉人满意度低


  在7月数码相机的有效投诉中,已处理完成的投诉共117宗,投诉解决率达76.47%。其中,七个工作日内解决的投诉有90宗,占已处理投诉的76.92%,投诉解决效率良好。



  从投诉人的诉求与企业的解决方面来看,投诉人的诉求基本集中在退换货、维修、改善服务、解释和赔偿方面。但投诉人提出的退货退款、更换、赔偿、维修等诉求的实质解决率非常低。其中,投诉人要求“退货退款”的诉求有67个,实质解决只有1个;“更换”的诉求有41个,实质解决只有1个;“赔偿”诉求的实质解决甚至为零。由此可见,投诉人的诉求很难得到企业的支持,厂商多以“解释”来应对消费者的投诉,但从315TS的回访情况来看,投诉人对厂商的“解释”则表示“难以接受”。

  


 

  目前,由于数码相机行业的国家标准缺失,各大厂家的售后服务政策各自为政,导致整个行业的投诉处理情况不太理想。例如:数码相机只要过了一年的保修期,厂商往往会以“付费维修”是法规所允许为由,从中收取高额维修费;而“人为损坏”更是成为厂商免责的“尚方宝剑”。

  此外,近年来数码相机行业群体性投诉事件频发,无法可依,维权成本高,维权周期长等,很多消费者在遇到纠纷时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经过315TS的回访,投诉人对企业处理的情况表示“不满意”的占比53.33%,表示“基本满意”的只有46.67%,没有一人对投诉处理“非常满意”。总而言之,数码相机行业的满意度较低。

  


 

  七、小结:

  针对数码相机行业售后无序的现状,一方面国家应加快立法的进程,另一方面企业也应诚信和自律。消费者对企业、品牌的信任都是有限的,即便企业的危机公关做得再出色,只要产品质量不过关,售后服务不到位,那消费者也将对该品牌失去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