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连燕春
据《北京日报》报道,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日公布了松下、富士、明基、尼康等14款普及型数码照相机比较试验结果。检测结果显示,虽然14款数码照相机的功能均符合产品明示的要求,但分辨率、成像均匀度等指标实测值与参照的国标高标准有差异。其中,柯达和富士分别有两款相机抽检不合格,这也暴露出近年屡屡出现的数码产品质量问题的痼疾。
抽检不合格不是偶然
据中消协公布的检验结果发现,富士FUJIFILM FINEPIX Z30样品没有达到GB 4943-2001《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标准的“插销到插头边缘距离≥6.5mm”要求,实际测量结果(3.84mm,3.86mm)与之相差甚远,消费者在使用中存在安全隐患。同时,柯达KODAK EasyShare M420样品液晶取景范围则要大于实际所拍摄的画面,即取景视场超过实际所拍摄的画面的范围2%,这表明取景是不完整的。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存在取景时看得到,照片里却拍不到的情况。举个例子,我们照集体合影时站在边缘的人会莫名其妙地“消失”,这将有可能给使用者造成一定的麻烦和损失。这就是行话所说的“倒大”现象,这个现象显然不符合JB/T 10362-2002《数码照相机》中“液晶取景器的取景视场应完全包括在实际所拍摄的画面内”的要求。在有关相机的标准中,取景视场应完全包含在实际所拍摄的画面内已成业内共识。
近年来,数码相机厂商和经销商所接到的有关质量问题的投诉一直居高不下。据比特网的相关调查,在百度上键入“数码相机投诉”的关键词,能搜索出200多万条信息;键入“数码相机质量问题”的关键词,则可以查询到100多万个相关链接;在这些问题中,富士、柯达、奥林巴斯等大品牌的身影更是频频出现。
2005年爆发的索尼CCD事件轰动了整个业界。由于CCD存在故障隐患,日本索尼于2005年10月份召回一批数字相机。随后,佳能、尼康、富士等几大日系数码影像厂商相继宣布其数码相机CCD出现质量问题。2006年,柯达LS443数码相机也惊曝质量问题,被指有不可饶恕的“三大缺陷”,中国消费者协会为此首次举办群体投诉调解听证会,围绕“柯达LS443数码相机遭343名消费者投诉”展开,但柯达公司并未派出授权代表参加。2007年,奥林巴斯的FE230遭网友集体控诉,被指“存在严重的质量缺陷:白天拍照如同蒙上一层白雾、夜景成像模糊不清。”2008年,松下LS70被曝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其后三星L50、L60、I5、I6、蓝调i85、S500、S600等共14个型号的产品也相继被指出现横纹现象。
频曝质量问题为哪般?
为什么短短几年,数码相机的质量问题如此层出不穷,且并无收敛的趋势?科学研究表明,当一个负面现象成为常态持续出现的时候,我们就不得不从规律或制度层面上对之进行反思。据业内人士分析,国内市场上,越来越多的数码相机产品出现质量问题,这与数码相机的产品标准与市场的监督规范机制的缺失不无关系。
据了解,目前国内数码相机市场并无一个统一的强制性的产品标准。各品牌使用的都是企业自己的标准。这就使得数码相机在生产、检测及维权等方面都缺乏依据。同时,因为行业标准的缺失,导致厂家各自为政,同时缺少缺陷产品的召回制度。屡屡被曝的问题产品只能依照原国家经贸委批准的行业标准进行检测,使得每次曝光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因此不能从根本是解决数码相机频发的质量问题也在预料之中了。
由于市场的监管、约束力度的萎靡,使得一些针对相机的民间维权者呼吁无门,投诉无据,因维权成本高,维权周期长使得很多相机消费者谈维权色变,遇到质量问题只能自认倒霉。因此,只有尽快制定国家标准,才能对中国数码相机市场进行有效和统一监管。
新标准出台在即,消费者谨慎购买
据悉,新的数码照相机行业标准即将于今年颁布实施,与2002旧版的行业标准相比,新行业标准将主要在“影像质量”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中做了若干修正。其中,色彩还原、白平衡、成像均匀度采用新的测试方法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分辨率、曝光控制则放宽了技术要求,在提高影像缺陷的技术要求的同时也新增噪点和像移补偿测试项目。此外,新的行业标准还针对性地完善了数码照相机的安全和电磁兼容检测要求。据传,中消协将就新行业标准实施后的数码相机质量予以关注。
中国消费者协会提醒广大消费者购买普及型数码相机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到正规的、有信誉的商店购买数码照相机,以确保正品和售后服务。其次,不必一味追求高像素高配置,也避免贪图便宜购买质量低劣的商品,应考虑成像效果和价格比,以适用为原则。第三,在购买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检查数码照相机的外观有无划痕、开裂、掉漆,数码照相机的屏幕有无瑕疵、色彩的分布是否均匀,电池的接触铜片是否有划痕。第四,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要求试拍,观察数码照相机成像效果是否达到购买预期。并且认真核对包装盒中的物品与说明书上提示的是否一致。第五,选购电池等配件时,应该注意要选购厂家认可的产品。
除数码相机产品的质量问题投诉事件不断外,消费者还须警惕销售价格欺诈、水货、以次充好、假发票等购买陷阱,同时尽可能找那些具有良好售后服务的经销商和厂商。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