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科技>  正文

详解当代闪灯 真色友必看的无敌扫盲贴(图)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7/14/2010 18:45:00   来源:IT168.com

  

  

    闪光灯对摄影效率可谓有决定性的影响,在闪光灯没有出现前,你可能无法想象拍一张照片的时间需要多漫长。尤其当年菲林感亮度大约只有ISO25,光圈大约都是f8、甚至更低,单靠自然光被拍摄者要固定姿态10几秒甚至1分钟,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其实不少学者早已研究如何用人造光线辅助摄影,早在1839年已有科学家利用石灰灯(limelight)为显微镜影像曝光到银版摄影片 (daguerreotype)之上,需时5分钟比自然曝光所需的30分钟快了许多。到1859年,有英国科学家发现燃烧镁条所产生的强光可以辅助拍摄高速移动的对象——亦即是镁光灯的雏型,后来改良成镁及氯酸钾的混合粉末作为闪光燃料。再到1927年,美国的通用电力(GE)发明了闪光灯泡(Flash blub)才打开了电力闪光灯与快门同步的第一道门。

闪光灯发展简史

镁光灯用的粉末闪光燃料

闪光灯发展简史

Kodak Brownie Hawkeye装上闪光灯的模样,灯泡蓝膜为矫色之用

  设有机顶闪光灯插座的单镜反光机其实早于1935年已由德国的Exakta创制,该灯脚座仅限插上闪光灯,需要另一条接线(PC sync)引发闪光,做到快门与闪光灯同步。闪光灯在当年一直是专业摄影师才用的工具,当年的镁光灯也普遍使用于新闻摄影逾半个世纪一直到50年代。闪光灯得以普及是在60年代,当年Kodak推出126及110菲林相机,同时推出了闪光方砖(flash cube),其内有四颗闪灯,每曝光一格菲林就用掉一颗,四颗用完就要更换。这个发明让一般人也可以享受闪光灯摄影的乐趣,不用每次都要睇天做人。

闪光灯发展简史

Exakta的Exa 1B,机顶设有热靴,并非今天的单点触发型

闪光灯发展简史

Kodak Instamatic X15装上flash cube的模样

  当时光踏入60年代,闪光灯迎来了变革的重要年代,氙气闪光管(xenon flashtube)开始应用于设有热靴(hot shoe)的闪光灯上。不过这种闪光灯初期推出时仍无法控制出光量,直至美国的Honeywell发展出自动测光闪光灯(automatic flash)才开始有对应距离及光圈进行测光的系统,才可改变出光量。随后,晶闸管及储电电容的出现实现了可控制电量及未用电力储起的功能,现代专业闪光灯的雏型终于出现了。

闪光灯发展简史

闪光灯发展简史

Honeywell的自动闪光灯,灯顶设有光圈及距离转盘,闪光灯可自行测光

闪光灯发展简史

Vivitar 283是早期使用晶闸管的闪光灯,不少人都曾拥有一支

  直到约30年前,奥林巴斯推出菲林单镜反光机OM2(约1978年),同时推出了设有TTL测光系统的闪光灯系列,其成为日后各大相机生产商的发展目标,亦可谓改变了现代摄影技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闪光灯发展简史

Olympus T32对闪光灯发展可谓影响深远

闪光灯发展简史

现代闪光灯的一个代表——佳能580EX II


  

  

  

  你需要闪光灯嘛?

  首先,这不是个多余的问题,用不用闪光灯对于一些人来说是哲学问题。摄影巨匠布列松(Henri Cartier Bresson)为保持拍摄景物的自然与真实感觉一直不用闪光灯进行摄影;著名战地记者麦富林(Don Mccullin)在战场上也绝不能用闪光灯,否则会被发现行踪,只有人物专访才会用到。或许这些事实能给你一些安慰,因为你使用闪光灯摄影的技术可能比这两位大师都要出色。除非阁下对以上两位大师是死忠派,否则有心摄影、尤其是使用DSLR,甚少会欠缺外置闪光灯。可以肯定的是,有闪光灯可以选择用或不用,但没有时才想到要用就太迟了。

  就如前面发展简史所述,没有闪光灯摄影工作不仅没有效率可言,还会错过很多肉眼看不到的精彩世界。假如你的摄影题材包括以下各种,相信闪光灯就是必备的了:

  1:人像——突出主体轮廓、在阴暗环境下补光、制造气氛;
2:微距——自然光源不足或被遮挡,需要人工光源;
3:婚礼/活动——室内外游走纪录重要时刻,兼顾广角及近距摄影;
4:运动/高速——凝固主体的动作,如守门员扑球或水滴皇冠等;
5:商品——保持商品色调一致,或制造特定色调。

基本上配备两支闪光灯、遥控线及外置电池组即可应付大部份的摄影工作

  决定了主题也就决定了性能和数量上的需求,例如婚礼摄影时,一支GN42或以上的闪光灯加一个外置电池组就可应付;如果是认真的人像摄影,需要做足三点灯光(three points light)如主光、背光及侧光的话,可能就要准备三支闪光灯。再进一步,也许还要考虑是否需要用到影楼灯(studio flash),当然那已经超出了我们讨论热靴外置闪光灯(hot shoe flash)的范围。不过随着技术进步,不少外置闪光灯只要指数(GN)足够,其实已经差不多可以达到影楼灯的专业效果,而且还具有非常出色的携带便利性。

  最后一点必需提及的就是如中长焦距拍摄又只能手持的话会因镜头晃动做成影像模糊,利用闪光灯可放心使用较快的快门,也能做到足够曝光。而加上防手震功能的帮助,还可以运用较低的感亮度,令画面的细致度进一步提升。


  

  

  

  闪光灯的四两拨千斤之术

  要令闪光灯闪光其实需要用上1000V或更高的电压,哪为何4颗AA电池也可以推动一支闪光灯?实际上,闪光灯之所以能够发光,是将闪光管内的氙气(Xenon)以高压电电击,令氙气原子离子化(ionize)从而产生强光,其原理和光管接近,只是光管是不断的供电,而闪光灯供电只是一瞬间。

闪光灯的四两拨千斤之术

  闪光灯的内部可分成多个部份,包括变压器(Transistor)、振频器(Oscillator)、电容(Capacitor)及闪光管(Flashtube)。要将6V的直流电变成1000V要通过两次升压过程。变压器内由两组电线圈组成,以振频器令电线圈振荡,变成电磁铁的感生电原理,在交换过程中将电压提升至高达300V的交流电。

  以下就是这个过程:

闪光灯的四两拨千斤之术

闪光灯内部的分布简图

  1.接通电源后,振频器配合第一组线圈与第二组线圈产生感生电流,由于第二组线圈比第一组大,会产生升电压(Voltage)降电流(current)作用令电压由6V升压至300V的交流电。在升压过程中,会听到高频声响。

  2.第二组线圈的交流电会通过一个单向二极管将电流由交流电变回直流电,储藏在电容内,即进行充电。

  3.电容与一个颗带电阻的指示灯连接,尤如一个自动开关,当灯全亮时,就会中断充电过程。

  4.当闪光灯连接相机,快门打开时,亦即同时合上闪光灯回路,接通电容后,电流会通过第二个升压器,将300V电流再升压至1000V或以上。

  5.在超高电压下,大量电子冲击闪光管内的氙气,令绝缘的氙气进入电离状态,转化成光能,形成一次闪光。

  这是最基本的闪光过程,如果是带自动测光组件的闪光灯,在闪光过程中会同时测光,当亮度足够时就将放电回路截断,减少电容内电力的无谓损耗。此时电池再供电,因为电容有余下的电力,不用由零开始充电,可令电池寿命延长。


  

  

  

  浅谈TTL

  在历史上TTL其实分两个阶段发展,一个是相机内藏的TTL测光及备有TTL功能的闪光灯。有趣的是,由相机TTL发表后差不多15多年后才有TTL闪光灯出现。TTL的出现给用家最大的方便莫过于在仓卒情况下的拍摄——即便是在来不及估计距离、调较光圈的情况下都不会有太大偏差,这令新闻摄影等工作变得更加容易。

  从外测光到内测光

  TTL全名是Through The Lens,意指“通过镜头”。没有TTL之前,相机测光主要靠机身外的Cds(Cadmium-Sulfide:硫化镉光敏电阻),它易受环境光影响,不能反映光线经过多层镜片或加上滤镜时出现的光量损失,因此会造成曝光不足。而TTL的测光组件则设于机身内部,约为镜头后接近底片的位置。由于是测量通过镜头后的光线,所以TTL的准确度比外测光更为优秀。

  先说TTL相机历史,其实在关于“到底谁才是世界上首个使用TTL测光系统的相机”这个问题上也存在着争论。因为在60年代,几家相机公司包括Topcon、尼康及宾得等都先后推出了具有TTL测光的相机,其中宾得最早在1960年就提出了这个概念,但直到1964年推出Spotmatic才算正式量产,反而Topcon于1963年就推出了带有TTL的相机。

浅谈TTL

1963年第一台推出市场的TTL测光相机——Topcon RE Super

浅谈TTL

1964年推出的宾得Spotmatic

  1971年的时候,宾得推出了Pentax ES,意指electronic shutter,这是全球首部可以由TTL系统连动控制快门速度的单镜相机。由于使用电子控制,因此其变成了无段式快门,突破了原本机械快门的预设限制,如1/53秒或1/1300秒的速度都可以达到,令曝光的精确度提高。不过,当年的宾得并没有将此概念进一步发展出具备TTL的闪光灯。约7年后(即1978年),奥林巴斯才推出了全球首支TTL闪光灯,此时TTL测光加闪光系统才正式出现。

浅谈TTL

1971年推出的宾得ES

从自动测光到TTL测光

  最初期的闪光灯不能改变输出,每次闪灯都是全输出。主体与相机之间的距离如果有所改变,就要靠调较光圈来控制闪光的接收量以得到合适的曝光。后来出现了设有外置测光原件的自动闪光灯,它可以根据主体的受光程度来控制闪灯输出。至于闪光灯控制光量的方法则在于控制闪光开与关的时间。闪光发生的时间仅在1/1000至1/10000秒之间,当快门开启时闪灯也同时作出输出。当测光组件认为对象反射的光量足够时就会在曝光中途、快门仍然保持开启时终止闪光输出。主体的曝光于是就靠闪灯来完成,至于背景环境的曝光,主要靠快门开启的时间来决定。

  不过,自动闪光灯还是重复了相机外测光的问题——如果镜头装上滤镜就会影响闪灯输出的准确性。而TTL闪光灯出现后,由于可从镜头测光得到光圈及主体亮度等数据,因此能如实反映所需光量,更精确地控制闪光时间,这省下了过去要计算光圈及距离的麻烦。而现代闪光灯更可以做到变焦连动,帮助调校照射范围,令电源更有效的得到利用而不致浪费。

浅谈TTL

设有外置测光组件的闪灯,安装滤镜后便要手动调高输出

浅谈TTL

TTL闪灯的测光设在机身里面,即使加上滤镜、使用跳灯甚至离机闪灯亦可进行准确的输出

  但有一点要留意,跟自动测光、曝光一样,TTL闪灯主要是提供一个正常的曝光量,有需要时仍可透过闪灯输出补偿(Flash Compensatoin)作出改动,一般的闪光灯都有1/3级的EV调校。所以TTL最好作为正常曝光的参考指标,有需要时再作出改动,而非铁板一块。

  另一方面,当我们将相机设定在自动曝光模式(如P或Auto)时,相机很多时候都会将光圈及快门固定在某一数值。如果我们希望对景深、主体的动态表达及背景的亮度有较佳的控制,就一定要使用M手动曝光模式。


  

  

  

  与快门“无关”的事

  现在问大家一个问题,去看看闪光灯的手动选项,其中有焦距、光圈、曝光值(EV)、ISO等,是否好像有一个选项没有了?是的,没有快门。对于闪光灯初学者来说,这个发现可能会令他们突然语塞,之前学过光圈和快门组合的概念,为何来到闪光灯却没有“相关”的快门设定?TTL测光的闪灯不是也应该计算快门的吗?

与快门“无关”的事

  闪光灯=快门?

  先来做一个试验,准备闪光灯和相机,找一个对象做目标,尽量找一个近乎全黑的房子拍摄。相机用手动模式,镜头光圈设为f/8,闪光灯设为TTL模式。拍摄时手持,不用脚架,用对焦辅助灯对焦后手动调校快门,分别用1/200、1/60、1/10、1秒各试拍一张。跟着重开光源,再用刚才的快门去拍。

与快门“无关”的事

全黑环境下使用闪光灯的效果

与快门“无关”的事

带有光源环境下使用闪光灯的效果

  之后重看图片,你会发现在全黑用闪光灯拍摄的相片除了构图可能因为手持时微微移动外,对象在曝光时是完全没有分别的,也没有因为手震而不清晰;但当室内光源重开,去到1/10秒及1秒时用闪光灯,手震的残像就出现了。

  此时谜团解开了一半,曝光1秒的残像是因为闪光过后继续吸收环境光。而全黑拍摄时的清晰画面则说明了闪光灯在曝光过程中与快门没有太大关系。记得第四节提过吗?闪光灯在1/1000与1/10000秒之间爆发。其实在闪灯输出的一瞬间,本身就是一个快门动作。而这个极短暂的曝光时间甚至可以超过机械快门达到的极限。例如一些凝结高速动作(如发射中的子弹)的相片就是用闪灯极短时间内便可输出足够光线曝光的特性,跟相机的快门速度其实是无关的。

  瞬发光与持续性光

  闪光灯是瞬发光,亮度强但维持的时间短;持续光则不断提供光源,好像阳光和灯光都是持续性光。

  在只用一种光源曝光(闪光灯或灯泡)的情况下,假设使用相同光圈、感亮度,我们要从闪光灯或灯泡吸收同样能量的光线,闪光灯只需1/1000至1/10000秒便能一次输出所有能量,而灯泡则需要更长快门时间(假设1秒)输出同样能量。当相机的快门设定为1/200秒时,闪光灯爆发时又比快门速度快,所以相机即使将快门速度设定在1/200秒,仍可吸收到闪光灯的所有输出光线。而使用灯泡时,因为灯泡的输出功率远不及闪光灯,所以就需要延长快门时间去吸收更多的持续光线到足够为止。

  光圈管主体,快门管背景

  不过在日常应用情况下,我们很少会在全黑情况下使用闪灯拍摄,即使在晚上的街道或者室内,环境本身亦都有一定的亮度。假设我们在尖沙咀海傍拍摄以维港作背景的人物照,这时用闪灯拍摄人物的曝光便会由闪光灯负责。至于背景的维港对岸,由于距离太远闪灯光线根本不能到达,因此背景大厦的曝光便靠慢速的快门速度来吸收大厦本身的光线,情况跟一般夜景拍摄相似,只不过我们要用闪灯来照亮近距离的主体。改变快门速度会改变背景的亮度,不过主体的曝光则只受闪灯影响。

  如果在现场光较强的环境(如酒楼)用闪灯拍摄,使用太快的快门速度会令背景太暗,大大减弱现场气氛;而使用太慢的快门速度主体则会受较多现场光线影响,容易产生因手震而出现的模糊。那么我们应该用多快的快门呢?视乎现场光线的强弱,我们只要使用比现场光快一级的快门速度,便可以即保留到背景的气氛,又可减少手震的影响。例如相机测光表指示背景的曝光需要1/15秒、f/4光圈,那么我们便可用手动模式,将快门设定至1/30秒。

  用光圈或EV调校

  所以在全黑环境用闪光灯摄影时,快门并不会改变主体的受光量。当闪光灯在手动模式输出固定的功率,调校光圈就能改变曝光度。但要留意,如果用TTL模式,闪光灯会给你自动对应光圈,自动调整闪灯的输出,那就要加或减闪灯EV去调整你所需的曝光效果了。


  

  

  

闪光灯的四角关系

  凡是用过闪光灯的人都会明白,闪光灯不能照亮全世界,任何闪光灯的输出光量及射程都有极限。不过,闪光灯规格繁多,输出光量有别,要了解什么级别的闪光灯适合自己,答案就在GN(Guide Number,闪光指数)。

闪光灯的四角关系

从光圈与距离看GN

  GN常见反映于闪光灯的型号,如佳能580EX II、索尼HVL-FM58A等,他们的GN都是58。闪灯的GN愈高,代表闪灯的输出功率越大,可照射的距离愈远。不过要留意GN并不等于完全代表着闪灯的输出功率,“输出功率”是指闪灯的最大输出光量值,是一个固定值;而“闪光指数”则是会随着所用菲林的感亮度或闪灯的焦距覆盖设定而有所改变的。例如A及B两支闪灯,厂方标示的GN同样是40,不过A是在35mm焦距时计算的,而B是在85mm焦距计算的,那么A便实际上拥有更高的输出功率。

  在没有TTL闪灯的年代,要使用闪灯得到正确的曝光是需要利用GN计数的,其公式如下︰

闪光指数÷闪光距离=镜头光圈值

  举例说,假设闪光指数是GN40、闪灯与被摄主体的距离是5米,那么我们便需要将光圈设定于40/5=f/8了。

  如果我们知道闪灯的GN以及镜头的光圈,那么我们也可以计算出照射距离,其公式如下︰

闪光指数÷镜头光圈值=闪光距离

  例如闪灯的GN是40,在ISO100、光圈f/8的设定下最远可以照射到5米(40/8)。再远的话,摄影目标就会曝光不足。如要照得更远,可以加大光圈,或将 ISO 提高。如光圈加大至f/4,GN40的有效范围就能增加到10米 (40/4=10)。

  大家可以发现,如果主体距离增加一倍的话,光圈就需要增加2级才能够补偿(f/8>f/5.6>f/4)。同样道理,如果想维持景深,保持光圈在f/8的话,就要提高ISO来得到足够曝光(100>200>400,也是2级)。

闪光灯的四角关系

  假设输出光量保持不变,就会出现受光量越远越弱的情况,2倍距离就会变成1/2x1/2=1/4受光量,3倍距离就会变成1/3x1/3=1/9受光量……以此类推。

  简单点说,这是因为距离增加1倍(2X),光线散开时面积会增加4倍,所以当改变距离而输出光量相同的话,实际受光会被摊薄,光线到达对象时就只有1/4的光量。所以调校光圈时就要加2级,或将感亮度加2级才能补充4倍的入光量,达到正常曝光。此时我们应该明白,距离增加散射面积就会增加,闪光强度就会相对下降,这形成了一个反比关系。

从焦距看GN

  所以在选择闪光灯时,要注意每支闪光灯提供的数据,最大指数有时只反映最长焦段的输出光量,例如规格为ISO100/105mm/GN58,即只在焦距覆盖设定为105mm才能提供GN58的光量。如果焦距缩短,角度加阔,GN指数就会相应下调。好像尼康SB800规格就说明105mm为GN56;35mm为GN38,这正是因为35mm的散射面积比105mm焦段较大所致。

闪光灯的四角关系

  当闪灯设定至长焦距时,闪灯会将覆盖角度收窄,令有效射程加长,所以除了对象的距离,闪光灯改变焦距也是原因。

闪光灯的四角关系

尼康SB800的GN指数在改变焦距或光圈时可以看到对应的有效范围,这很有参考价值

  不过有一点要注意,以GN计算闪光灯照射有效距离,仅在向对象直射时才有参考价值,如果要反射天花或反光板,GN对摄影的参考作用就相对较少。可以肯定的是,由于反射后的散射面积扩大,加上反射面本身亦会或多或少吸收部分光能,有效射程一定会大幅缩短。

点击此处查看更多精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