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科技>  正文

纽约时报:富士康劳动密集型模式不会长久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7/06/2010 16:14:55   来源:腾讯科技

  腾讯科技讯(无忌)北京时间7月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纽约时报》周一发表分析文章称,苹果iPhone 4手机上市后立即受到用户追捧,但作为iPhone 4手机的代工制造商,富士康却并未从该手机当中赚到太多利润。《纽约时报》认为,中国不希望再成为“世界工厂”,由于代工模式无法给国家和企业带来更高的利润,富士康的劳动密集型模式不可能长久持续。以下为文章全文:

  今年6月,当狂热的消费者在试用新的苹果iPhone 4手机时,硅谷的研究人员已开始了一些更为严肃的工作。他们用力打开了iPhone 4的黑色塑料壳,开始分析iPhone 4采用了那些配件,并设法证实苹果的主要配件供应商。这种“拆机分析”报告也透露了一家公司的制造情况。

  最新的分析数据显示,iPhone 4中最小的一部分成本来自于深圳,装配工人在这里把来自德国、韩国的芯片,美国制造的Wi-Fi芯片,台湾产的触摸屏模块和其它超过100个配件组装在了一起。不过该报告没有披露的是,中国制造业的成本正变得越来越高。劳动工人的短缺与不安导致劳动力成本飞速上涨,中国汇率的上涨使得出口商品变得更贵,通货膨胀与房价的上涨也大幅提升了类似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和智能手机等设备的制造成本。

  绝望的代工制造商正在把制造工厂从位于深圳的中国电子制造中心搬迁至成本较低的西部地区。今年6月底,苹果主要代工制造商之一的富士康一名高管表示,该公司计划通过把数十万员工转移至河南等其他地区来削减支出。

  市场分析师表示,尽管iPhone 4的人工装配成本只占到该手机总成本的7%左右,但苹果供应链中的绝大多数企业,无论是芯片制造商,还是电池供应商,都依赖于中国代工制造商降低制造成本。不过目前看来,这种情况已不再会出现。里昂证券分析师珍妮赖(Jenny Lai)表示,“代工制造商正在努力想出如何压缩成本。他们一直在压缩成本,因此想要从现有体系中进一步压缩成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市场分析师表示,相对于其他的厂商,苹果能够更好的应对这一问题,因为该公司的利润率达到了60%,定价权的优势能够摊薄这部分支出。但是对于戴尔、惠普、LG电子等其它PC制造商、手机制造商和电子设备制造商而言,这些企业的利润率只有2%至5%。珍妮赖说,“这些企业将会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包括纺织、玩具、家具制造等产业,也将会面临着极大的压力。

  通过对iPhone 4手机的供应链进行跟踪,便能够了解中国南部正在发生的这种变化。在由苹果工程师在美国设计出iPhone 4之后,来自全球的配件都被运往中国进行组装。在组装完成之后,iPhone 4又被运往美国。iPhone 4的售价为600美元,但消费者都会获得运营商AT&T的补贴,因此购买iPhone 4并不比花费太多。美国美国雪城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教授贾森德瑞克(Jason Dedrick)表示,“中国在这当中几乎没有赚到什么钱。”高端产品的绝大多数价值都被初始和最后的程序所占据,被品牌、经销商和零售商所占据。

  iSuppli拆机报告

  iSuppli的拆机分析报告显示,16GB苹果iPhone 4手机的配件成本不到187.51美元。16GB版本的iPhone 4在美国市场的最低售价为199美元,但用户必须同运营商AT&T签署为期两年的服务协议。iSuppli在报告中指出,6月24日上市的iPhone 4手机中,最贵的配件为拥有“视网膜显示技术”(Retina Display)技术的3.5英寸显示屏。该产品可能由LG显示器制造,成本价为28.50美元。苹果从未透露过iPhone 4的零部件供货商。

  iSuppli的成本分析中并未包括人工、广告、软件开发、专利授权等成本。iSuppli在报告中指出,iPhone 4像iPad苹果电脑一样,采用了三星电子生产的A4处理器,该处理器的成本约为10.75美元。欧洲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商意法半导体为iPhone 4提供了加速计和陀螺仪芯片。其中,陀螺仪芯片的成本预计为2.60美元;加速计芯片的成本估计为0.65美元。此外,iPhone 4还采用了来自博通的芯片。

  最便宜的成本

  iPhone 4中最便宜的成本是装配和制造成本。在中国南部城市,工人为全球最知名品牌焊接、装配和封装产品的每小时制造成本不到1美元。在这一点上,没有一家公司比富士康做的更多。富士康目前是全球最大的代工制造商,单在中国便拥有80万名员工。该公司为苹果、戴尔和惠普提供产品代工制造服务。德瑞克表示,“他们就像是沃尔玛商店。他们是低成本、大产出企业,他们通过效用得以生存。”

  消费者并不了解代工制造商,但是它们却占有一个产值达2500亿美元的产业。富士康、伟创力、捷普电子等为数不多的几家企业,几乎为全球的电子产品品牌提供制造和装配服务。分析师表示,这些企业通过激烈的价格战来获取订单,往往利润率只有可怜的一丁点。通过微小的运营变化,他们就能够获得更多收益。当一家企业像代工制造商一样利润率只有可怜的一点时,劳动力成本的大幅飙升就会产生严重的问题。分析师指出,自2005年以来,中国国内平均工资已上涨了超过50%;今年迫于地方政府和工人的压力,中国国内平均工资还将会上涨20%至30%。

  自2005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便一直处于上涨之中。经济学家预计,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将在今年上涨3%至5%,未来数年还将会继续上涨。iSuppli分析师艾萨克王(Isaac Wang)表示,组装一台惠普电脑需要3000道程序。如果代工制造商能够寻找到办法省去10%的程序,他们就能够从中获得较高的回报。

  许多分析师目前都对大品牌寻找到新的创新方法来提高生产排持乐观态度。但是人们也开始逐步怀疑中国每周工作6至7天,每天工作10至12小时的代工制造业工作模式。iSuppli的艾萨克王表示,“富士康的劳动密集型模式不可能永久性持续。尽管该公司能够雇佣80万至100万员工,但问题是这些员工不愿意在这种野蛮的体系中工作。”分析师表示,中国已不再喜欢这种低端装配工作,因为这无法给企业或政府带来超额回报。《一件T恤衫的全球之旅》一书的作者、美国乔治城大学教授皮翠拉瑞沃莉(Pietra Rivoli)表示,“中国已不再希望成为世界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