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陈平平 据《纽约时报》报道,很多年来,日本网络报纸JanJan News一直挑战着墨守成规的日本媒体。JanJan News的文章由关注诸如捕鲸和媒体与政府勾结等禁忌话题的读者所撰写。但是网站从来没有吸引足够多的读者和广告商的青睐,最终不得不在3个月前关闭大部分业务。
JanJan News是四个提供读者撰写文章的网站之一。这些网站刚成立的势头很猛,但结局都不太好,不是关闭就是缩减业务。
并不仅仅是被称作“公民新闻”的网站陷入困境。所有类型的网络媒体都没有做出能够挑战日本庞大且僵化的传统媒体的骄人成绩。
JanJan News的总裁竹内康说,“日本民众还没准备好。在这个地方,很难创立其他新闻资源”。竹内康曾任提倡改革的市长,也是记者,他在2003年成立了JanJan News。
日本长期的经济不景气造成了战后秩序的慢速瓦解,政府在去年的历史性的改革加强了这一点。作为战后秩序支柱之一的新闻媒体却未曾改变。新政府已经采取初步措施试图打破部分媒体的垄断,但是还需要更彻底的改革。
有很多原因,不管是文化上的还是经济上的,网络媒体革命还没有像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一样造成巨大的冲击。媒体领地依旧被少数巨头所掌握,比如《读卖新闻》,世界上最大的报纸,日发行量超过1000万份。
个人博客,例如吸引宠物爱好者的购物网站,或者吸引极端民族主义者的聊天室十分流行。但是新闻网站的立足点很小,大多数是主要新闻机构所控制,并且只作为附属产业发展。
尽管在其他国家已经出现了一些知名新闻博客和新闻网站,比如美国的美国著名的政治类博客The Huffington Post。在日本,少数的网站曾引起了主意,比如J-Cast News和The Journal,但也没能留住大量的读者。
市民新闻网站获得足够的注意力的大部分原因是挑战媒体禁忌话题和对日本新闻俱乐部的批评,但是他们并不成功。JanJan News成立之前,从韩国募集资金的OhmyNews Japan在两年前关闭了,Tsukasa Net则在去年11月关闭。还有PJ News,裁员到只剩一个编辑,连办公室都没有。
竹内先生和其他网络媒体从业者指出了网络媒体失败的原因。首要原因是广告收入太少,根本无法维持编辑部的运营。
竹内先生说,还有来自日本文化上的歧视,对于异见者不屑。
日本与邻国韩国的情况大相径庭。OhmyNews通过读者撰写文章的形式颠覆了韩国新闻媒体,挑战了传统的报纸。在2002年,帮助自由总统卢武铉赢得选举。OhmyNews成为了韩国最有影响力的媒体,有62700个作者和每天200万的页面点击量。这个国家的人口总量只有日本1.27亿人口的1/3。
曾任OhmyNews的编辑本木雅彦说,把OhmyNews的成功范式挪用到日本时却失败。广告收入从来没有实现,网站每天的访问量严重不足,只有40万次,4800个注册作者。
本木雅彦和其他人认为,日本民众抵制网络媒体的另一个原因是缺少社会与政治分歧。在政治极端分化的韩国,OhmyNews因得到年轻人和自由读者的喜欢而发展壮大。
“只有当社会存在利益纠葛的时候,才有人寻求新的观点和信息。” 日本作家佐佐木俊尚说。
媒体专家说,日本的权威媒体没有这样程度的批评和质问。大多数日本人还是接受国家大型报纸和电视台的新闻。
日本媒体行业改变的苗头已经显现。报纸的读者群正在慢慢的减少,尤其是日本的年轻读者。
日本最大、世界第二的《朝日新闻》的发行量下降了3%,只有800万份。
69岁的竹内先生说,当他在7年前创立JanJan News时,他希望对日本主流媒体造成冲击。
JanJan News很快因关于捕鲸和其他挑战日本主流媒体底线话题的批评性的文章得到了赞誉。但是,网站赚到的钱不足以维持日常运营。致命的一击来自全球经济衰退,广告收入受到影响。他5月份的时候将网站改为小型的博客。
竹内先生说,他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保持新闻内容的质量。很多读者提交的文章只是对主流媒体新闻报道的改写,加上了一些读者的见解。
竹内先生很难聘用到有经验的记者,因为很多人不愿意放弃知名的大公司而屈就与不知名的刚刚创立的小公司。媒体专家认为,这也许会改变,尤其当大公司开始裁员或者像美国媒体公司一样陷入破产境地时。
东京大学信息研究教授水越信说,“JanJan News虽然失败了,但是会有后人继续这个事业。JanJan News埋下了一颗种子。”
(责任编辑:何峰)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