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的说,大多数人购买
佳能EOS 400D套机
虽然以EF-S 18-55mm的价格来看,其表现很令人惊奇,但是你还是会觉得有必要升级到一些更好的镜头来配合你的400D使用。你会更喜欢更长焦距范围以及带有防抖功能的镜头,这样的镜头不仅能够抵抗手持的震动,而且的暗光下也能提高对焦成功率和清晰度。
我们可以找出很多这样的大变焦镜头来满足所有人的口味和影像需求,但是在这组测试中,我们特别关注这三款佳能最受欢迎的镜头,很多时候,他们都是人们升级18-55套头的考虑对象。
从左至右分别是:佳能EF-S 17-55mm F2.8 IS USM、EF 17-40mm F4L USM、EF-S 17-85mm F4-5.6 IS USM
这三支镜头都以快速、安静的对焦,更好的做工为特点,并且搭配
下图从左至右分别是佳能EF-S 17-55mm,EF 17-40mm,EF-S 17-85mm和EF-S 18-55镜头处于广角端的样子。17-55mm镜头直径为84mm,几支镜头中它的长焦端焦距最短,等效为35mm相机的88mm。由于它采用F2.8恒定光圈设计,该头也是三支镜头最大的一个,并以645g的重量成为三者中最重的。
从左至右分别是佳能EF-S 17-55mm,EF 17-40mm,EF-S 17-85mm和EF-S 18-55镜头广角端外观
17-85mm和18-55mm的尺寸分别是78×92mm和69×66mm。重量分别是475g和190g。17-40mm的尺寸为84×97mm,其直径和17-55mm相同,但是长度短了14mm。EF 17-40mm镜头比EF-S 17-85mm要大一点,但是却同样只有475g的重量
下图是几支镜头变焦到长焦端时的样子,17-55mm和17-85mm都伸长了26mm,只是前者使用了单个内镜筒,而后者则伸出了两节镜筒。18-55mm伸长了9mm。EF 17-40mm采用了内变焦设计,因此它的物理尺寸没有发生变化。显然,EF-S 17-55mm仍然是这组镜头中最大的一支镜头。
从左至右分别是
所以我们首先注意到,从18-55mm升级到其余三支镜头中任何一支时,镜头尺寸和重量上都会全面上涨。和EF-S 18-55非常明显的轻量相比,升级到任何其他镜头都会存在同样的问题。如果你很介意尺寸,那么你可以转而考虑
做工和对焦
EF-S 17-55mm和EF-S 17-85mm的外部设计和做工非常相似,尽管前者更重一些,给人的感觉似乎更好。但两支镜头的做工都比EF-S 18-55mm镜头更高级,但他们也都比佳能标准变焦镜头EF 17-40mm的要差。
从对焦来说,EF-S 17-55,EF-S 17-85和EF 17-40都配置了USM超声波马达,这使得他们的对焦比EF-S 18-55快得多安静得多,这是升级后最明显的好处。除了18-55,其余三支镜头都是内对焦设计,这意味着它们的前组镜片对焦时不会转动,如果你使用滤镜的话这是个非常好的消息。
所以,从设计和做工来说,从EF-S 18-55升级时,你不得不忍受这些镜头更大更重的特点,但是你可以获得更好的做工、更快更安静的对焦和舒适的对焦手感。
光圈
从聚光能力上来说,EF-S 17-55时这组镜头里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个,它拥有全焦段恒定的F2.8明亮大光圈,这能提供非常小的景深,在暗光下也能很好的操作使用。
从透光性上说,EF-S 17-55在17mmF2.8时能够透过2倍于EF 17-40mm或者EF-S 17-85在F4时的光量,可以让用户使用更低的ISO。同时,它也比EF-S 18-55mm在18mmF3.5时的透光量要几乎明亮两倍。
当他们的焦距变到长焦端时,这种不同变得更为明显。得益于F2.8的恒定大光圈,17-55mm镜头比18-55或者17-85mm在F5.6时的透光量多出了4倍。
EF 17-40mm也有着全焦段F4的恒定光圈,所以当它在广角端时比套头稍微慢一点,但在长焦端却更快。恒定光圈的镜头因为改变焦距后曝光量不会改变,所以很多摄影师都比较看重镜头是否是恒定光圈。
最后,EF 17-40mm有一个独特的优点,它不是EF-S模式,因此它能够用在像EOS 5D这样的全画幅机身上。所以如果你将来升级到全画幅,你依然可以使用这支镜头。而佳能的EF-S 镜头是不能用在全画幅机身上的。
我们购买一个新镜头的主要理由是为了寻求更广的视野和可选择的变焦范围。根据他们的规格,EF-S 17-55,EF-S 17-85和EF 17-40都比套头EF-S 18-55mm稍微广一点。但EF-S 17-85长焦端更长,而EF 17-40长焦端比套头明显短了一点。
我们用每支镜头拍摄了同一场景来比较他们的真实拍摄范围。首先,我们将他们都设置到广角端,结果如下图所示。
左:18-55mm在18mm端(等效29mm);右:17-85mm在17mm端(等效27mm)
所有的图片都在Photoshop中打开,EF-S 17-55和EF 17-40如我们预期的那样,都获得了比EF-S 18-55mm更广的区域,然而有趣的是EF-S 17-85比他们任何一个都更多了点,就算是在我们压缩到很小的样张里这一点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
紧接着我们拍摄了每支镜头长焦端的样张,再次比较他们在同一场景中的真实覆盖范围。有着更长焦距的EF-S 17-85能拍摄到更远的物体,这是很显然的,更长的焦距比18-55在55mm端拥有更大的通用性,同时也是EF 17-40mm镜头的两倍。
左:18-55mm在55mm端(等效88mm);右:17-85mm在85mm端(等效136mm)
所以,从覆盖范围上来说,只有EF-S 17-85mm提供了比EF-S 18-55mm更为明显的好处。EF-S 17-55mm和套头的焦距几乎一样,而EF 17-40mm更短。
图像稳定
EF-S 17-55mm和EF-S 17-85mm都有IS防抖功能,这一功能极大的减少了
这两支镜头都宣称能够将安全快门降低3档,这意味着我们可以使用比以前慢8倍的快门速度进行拍摄。例如,在某一个焦距,假如你自信能够手持拍摄清晰的最低快门速度是1/60秒,3档补偿使你可以在1/8秒(或者实际上更多一些,比如1/7.5秒)就能拍摄清晰图片。
当然,和其他所有的防抖系统一样,IS的效果根据不同的摄影师和特别的拍摄条件而异,但是其好处是很明显的。因此,防抖是我们从EF-S 18-55mm套头升级的一个很重要的理由。
左:17-55mm在17mm端(等效27mm);右:17-40mm在17mm端(等效27mm)
左:17-55mm在55mm端(等效88mm);右:17-40mm在40mm端(等效64mm)
为了比较四支镜头在室外同一场景下的表现,我们拍摄了这组对比图。所有的镜头都使用25mm,F8的设置。每支镜头都搭载在EOS
原图
我们从拍摄的图片中,分别在每支镜头所拍图的100%原图上截取左上角、中心和右下角的部分,见下图。拍摄值均为F8,1/250秒,ISO 100。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