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家电>  正文

黄金周厨电选购:别让各种演示蒙了双眼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9/30/2012 07:56:09   来源:科技日报

  

  图为银川市某家电卖场内顾客在国庆中秋促销专区选购电脑。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摄

  

  为期8天的“国庆超级黄金周”,带给商家更多想象空间。在经济环境尚处低谷的现实情况下,大家都绷紧了神经盯着这宝贵的8天:一方面是商家纷纷搞促销,另一方面是厂商大玩概念战,营销战役全面打响。由于重视研发投入,技术创新不断“开花结果”,厨电行业领导品牌方太的销量不但没有下降,反而逆势上扬。其中高效静吸科技系列油烟机最为抢眼。

  

  笔者发现,无论是中低端市场、还是高端市场,概念战仍在年复一年地上演。“超大风量”“超大风压”等等,都是旧瓶装新酒的概念产物。也有个别烟机厂商开始宣传多少秒“换个新厨房”,其意思显而易见,就是形容快速用新鲜空气置换油烟废气。但专家对此不以为然:“北方冬季零下十几度或零下几十度的低温度下,油烟机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南方夏季高温,湿热的空调居室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长期从事油烟机研究的专家李然认为,片面追求大功率吸排油烟,会令厨房环境产生负压,使烟机的功能失效,形成油烟飘逸。这个“不通畅”的结果,也正是某些厂商研发人员以为烟机排不尽油烟,从而不断加大功率的原因。但是这实际上是进入了恶性循环。

  

  追求风量风压与风速,会把烟机产品创新逼入死胡同。“超大风量”“超大风压”之类的概念之所以还能存在,就是因为消费者并不知道这些指标是反科学的。而且我们在商场选购烟机时,商家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示范的,让我们觉得很“强劲”,但一旦拿到厨房这个特定环境中,这种“强劲”就不灵了,油烟仍然清除不尽。长期从事油烟机一线研究工作的专家樊光裕认为,商家在商场宣扬的指标都是“名义最大风量”,无论是18、20立方米/秒还是更大,“实际最大排风量”也就只能达到5—8立方米/秒,这是不能满足需求的!反过来说,如果能做到实际排风量和名义最大风量一致,则15立方米/秒就足矣。这一点2010年的时候在烟机行业曾经掀起一场论战,最后结论是15立方米/秒为烟机最佳风量。所以,专家反复提醒消费者,不可被商场的演示效果蒙骗。

  

  在排烟这个环节,“超大风量”“超大风压”的提法也站不住脚。如果一共20层的商品房,10家用所谓“超大风压”的吸油烟机,10家用普通的吸油烟机,结果未必是“超大风压”胜出。因为公用烟道的口径、容积都是有限的,当烹饪高峰时,确实需要较大风压,但绝非往烟道里直排就可以。实践证明,如果始终用330Pa的压力往外排,就会造成烹饪高峰时排不出,非高峰时段又白白耗费电能制造噪音。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打个形象的比方,公共烟道就好比市区道路,首先是要“车辆守规则”,不能老是有并线,这就需要我们对排出的油烟进行预处理;其次,当需要超车的时间,要能提供大动力快速提速,更多的时间里,则是在高峰时段走走停停。总之,速度需要实时调整,绝对不可能一个档走到底。

  

  油烟机企业要全面解决油烟问题,必须采用系统全面的思路来解决。为此,行业领导厂商方太公司在承担“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效静吸科技系统的创新思路,组织科研人员将油烟机排烟过程进行分解,划分为笼烟、进烟、排烟三个阶段,在不提高功率的前提下,成功解决吸油烟效能不足的问题。而在排烟阶段,方太独创的自动巡航增压模式更是被认为具有行业标杆意义,该技术更符合中国城市住宅公用烟道的实际情况,通过感应烟道油烟废气的浓度和压力、风阻等,在面对烹饪高峰排烟阻力增强时“自动迎战”,在阻力减弱或消失时则保持常态运行模式,既能实现很好的排烟效果,又能保持最佳噪音水平。

  

  产业创新是各行各业谋转型,求发展的必经之路,概念战将会使创新偏离方向,使用户无所适从。中国厨电行业呼吁正确创新,共同推动行业进步。(涂小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