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家电连锁企业业绩一片下滑,本土家电连锁依然坚挺,此消彼长的中外力量对比,反映出中外家电连锁企业对经济环境适应能力的差异。
业绩下滑正像瘟疫一样快速在美国、欧洲、日本的家电零售企业中蔓延。媒体报道称,美国百思买第二财季营收仅增长0.07%,远低于美国经济增速,而其净利润同比也大幅下滑30%;德国media-saturn的销售额同样出现明显下滑,拖累了其母公司麦德龙二季度的利润。与此同时,日本山田电机8月营收同比下滑28%,荣电集团同比下滑35%,BIC相机、KS电机、小岛电器等企业的业绩也均不同程度地出现高达两位数的下滑。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中国,家电零售业正蓬勃发展。国美电器2011年半年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增长19.8%,利润增长远高于收入增幅,达到30.1%,可比门店收入也增长了7.4%。苏宁电器2011年上半年营收442.3亿元,增长22.68%,净利润24.7亿元,同比增长25.35%。
中外家电连锁企业的一热一冷,有外部经济环境的原因——中国市场需求旺盛;西方债务危机蔓延,经济持续低迷。但亦有业内人士指出,这些昔日家电零售巨头在经济变冷时变得如此不堪一击,并非单纯因经济形势变冷带来的连带效应,而是其经营模式变异带来的结构性变化使然——随着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家电制造基地,欧、美、日家电零售企业的采购转移到了低成本的中国,价差成为这些企业赢利的主要来源。这一寄生型的生存模式令西方家电连锁企业做着“低进高出”的简单买卖,并没有构建一套创造需求的产业链体系,从而越来越偏离零售企业的本质——捕捉和创造需求,一旦经济低迷,在本土和海外市场四处碰壁不可避免。
对于零售行业而言,可比门店销售收入是衡量经营业绩最关键的指标之一,其增减直接反映了一个企业的经营质量。从财报数据来看,百思买运营至少14个月的店铺营收下滑了2.8%,连续第五个季度下降,而国美可比门店收入同店增长率达到7.4%。业内认为,这反映了国美门店和商品管理能力的领先性,在保持大规模扩张的同时实现了精细化的运营。而苏宁电器则在其财报中称,“公司上半年继续通过加强与供应商合作,提升定制包销、OEM等高毛利产品销售比例等措施来进一步提升毛利率水平,报告期内综合毛利率为18.9%,较去年同期提高了1.6个百分点。”
上述种种,皆是本土家电连锁企业保持旺盛增长态势的原因所在。
随着债务危机的进一步蔓延,美国经济将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低迷,这将直接影响到当地消费者对电子家电产品的需求,加上人口老龄化加速和网络购物的发展,百思买的未来发展将受到更严峻的挑战;而日本由于市场腹地较小,加上受地震冲击,未来市场空间增长乏力,直接影响了当地家电零售业的发展。与此相反,中国国内市场对传统家电和新兴产品的需求正处于爆发期,这为以国美、苏宁为代表的中国家电零售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当然,挑战依然存在:如何向二三级市场下沉,如何平衡网络扩张与精细化经营,如何掌握线上发展的节奏,将考验本土家电连锁的智慧。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