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家电>  正文

3D电视大跳水 普及之路就此一帆风顺?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7/25/2011 08:31:51   来源:中关村在线   作者:庞程程

  液晶电视市场现在其实很不好混,成本压力加大、需求减少的问题摆在每一家液晶电视生产商的面前。LED背光已经热炒两年了,智能电视又面对着各种发展环境的制约,3D似乎成了最合适的新卖点。而比我们预期更加迅猛的降价贯穿3D电视开始销售的这一年,降价真能使得3D电视的普及之路一帆风顺?

  3D电视的降价之路

  在2010年上半年,中国3D电视市场中仅有10款左右的3D电视销售,且以三星和索尼为主。当时的3D电视主要是试水之作,最廉价的一款三星46英寸3D电视的售价也要14999元,并不是普通大众消费得起的。

  3D电视发展至今,除了一开始就积极为3D开辟道路的三星、索尼、夏普等国外品牌之外,本土主流品牌如海信、长虹、创维、海尔等都加入了进来。目前市面上也已经有14个品牌的超过百款3D电视销售,市场均价也从近2万元下降至接近万元。且在售产品的尺寸段已经覆盖到入门级的32英寸,最低售价不足3000元,在去年3D电视刚刚同我们见面的时候,这真是难以预料的。



(图) 2010年6月-2011年7月中国液晶电视市场3D产品均价及关注比例走势
注:2011年7月数据截至7月21日

  从ZDC的监测数据上可明显看出,事实上在2010年中3D电视的市场均价下降速度较为缓慢,进入2011年后市场均价开始高速下降,月均降价幅度达到836元。3D电视在中国液晶电视市场中的关注度份额进入2011年后也从不足5%迅速走高,到7月已经达到了17.6%,并且仍保持着快速的增长势头。回顾一下会发现,此前在LED背光液晶电视上市后近两年才达到这一数值。也就是说,3D电视正以超过LED背光电视当年的速度普及开来。

  为何2011年成为3D电视的降价普及年?什么因素导致3D电视的市场价格迅速的走低?当然是竞争的加剧:

  两个技术阵营的价格战

  在2011年之前,市面上的3D电视主要是采取主动式3D技术,三星、索尼等3D电视领导厂商甚至包括LG,当时采用的均为这一技术。而这一技术尽管可以保持画面的原始分辨率、获得较好的亮度、清晰度和立体感,但其配套的眼镜重量重、价格贵,严重影响到了3D电视的普及。

  而在2011年年初,一种名为“不闪式”3D电视面世。这种由LG率队倡导的技术事实上正是此前在3D影院中广泛使用的偏光式3D技术。而其所宣传的“不闪式”也正是针对主动式3D电视由于技术原理容易造成频闪和串扰等现象而言的。

  偏光式3D电视的面世迅速的拉低了3D电视的成本和价格。一方面仅需在液晶面板中加入偏振组件即可实现3D显示,另一方面其配套的眼镜制作简单、价格低廉。

  而针对LG等品牌的来势汹汹,主动式3D电视阵营积极响应,以“全高清”、“真3D”为宣传口号,针对偏光式3D技术水平分辨率减半的缺点展开还击。

  除了在技术方面的比拼之外,两大阵营还积极在价格方面展开竞争。尽管偏光式3D阵营拥有配套眼镜售价低廉等先天优势,但主动式3D电视上市较久技术也较为成熟,成本也得到了有效地控制。

  目前三星、索尼、LG等国外品牌的3D电视主要集中在40英寸以上的大中尺寸段,而产品售价早已不是当年的遥不可及。如47英寸、采用LED背光的LG 47LW4500售价不足9000元,46英寸的三星 UA46D6000SJ售价也仅仅8000元出头,售价仅为一年前同规格产品的一半。

  国产品牌积极掀起价格战

  除了两大技术阵营在价格方面的比拼之外,本土主流品牌的加入也为3D电视市场均价迅速下降立下了卓越的功勋。

  本土品牌虽然在去年就开始陆续发布3D电视,但是在今年3D电视领域展开两大技术阵营站之后,本土品牌更显得活跃非常。从上图也可发现很多本土品牌兼顾两种技术的3D电视生产。同时本土品牌也更多的倾向于发展中小尺寸产品。



(图)2010年6月-2011年7月中国液晶电视市场不同尺寸3D产品分布
注:2011年7月数据截至7月21日

  从市场在售3D电视的产品结构来看,到2011年7月,市场上47英寸以下的产品数量已经过半,42英寸以内的产品也已经非常丰富。而目前中国液晶电视市场在售的35款42英寸以下3D电视中高26款来自本土品牌。

  今年上半年,多个品牌推出了较小尺寸、售价低廉的3D电视。如2月康佳推出了售价3999元的42英寸偏光式3D电视,3月创维也推出了覆盖32、37、42英寸等尺寸的3D产品。

  目前,不足3000元的32英寸3D电视、不足3500元的37英寸3D电视和不足4000元的42英寸3D电视都出现在中国液晶电视市场上。这些来自本土品牌的低价产品为3D电视在大众消费者中的迅速普及起到重要的作用。

  看起来无论国外品牌还是本土品牌都在积极的为降低3D电视的价格而努力,3D电视的发展就此会一帆风顺?答案是否定的:

  软件环境的发展速度远远跟不上硬件

   

  尽管目前3D电视在一线城市的普及速度越来越快,但我们面对的情况很可能是:到一个新搬家的朋友家做客,对方积极用刚买的3D电视为客人播放《阿凡达》。但事实上平时仅仅拿来看普通的电视节目,因为可播放的3D内容资源实在是太少了。前不久国外调研机构GFK进行的3D电视实际使用调查数据显示,可收看的3D电视节目数量和可收看的3D电影数量成为用户对3D电视最为不满的两点。

  国外3D内容发展有条不紊

  3D电视毕竟是国外品牌首先发展起来的,并且主要的核心技术以及上游资源也还掌握在国外品牌的手中。他们也在3D内容建设上投入了更多的心血。

  除了积极推出3D电影、广泛的在体育比赛上应用3D技术之外,索尼、三星等品牌也积极努力的开设日常的3D电视频道,以期不间断的为3D电视用户供应新的内容资源。

  从3D电影《阿凡达》走红起,索尼在3D领域的决心就一日一日的更加显现出来。旗下业务囊括电视硬件设计生产以及娱乐内容生产制作全过程的索尼,无疑是目前在3D内容建设上最具优势的企业。索尼也不负众望的在今年2月推出首个3D电视频道3net。

  除了索尼之外,松下、三星、LG等品牌都积极同好莱坞或其他商业电视机构进行合作,开发自己的3D电视频道。

  尽管目前在国外可看到3D电视频道的用户仍然是极少数,不过至少3D内容在有条不紊的丰富,而中国国内的情况显然就没办法如此乐观:

  国内环境的复杂性制约了3D内容资源的发展

  尽管众多电视厂商、传统电视台等都积极的为3D电视频道的建设奔走,目前看来确是步履维艰。国家广电总局也在去年就正式启动了3D频道建设项目,本计划于2010年年底就开播3D电视频道,但至今也杳无音讯。

  除了在3D电视内容制作方面的技术差距之外,国内3D电视内容建设难更多的是由于恶劣的环境。一方面,国内电视信号模拟转高清的进度还相对较慢,高清电视节目目前仅能普及一线市场,很大程度的制约了3D电视频道的播放效果。

  另一方面,我国的电视内容制作、出售等都需要受到广电部门的严格监管,3D内容的制作标准以及运作规程都还是一片空白。政令规制的效率低下严重的制约了3D电视内容的发展。并且从目前情况来看,很长一段时间内3D电视频道仍将同传统电视媒体一样所有权归政府,缺乏市场自主性,并且难以通过三网融合将互联网上的良好资源导入。

  令人沮丧的是,在中国市场中3D电视恐怕仍将在很长一段时间作为一种不太常用的附加功能存在,我们期待着3D电视内容上的突破。

  结语:

  综上所述,价格的降低并不能使得3D电视就此顺利的普及开来。平易近人的价格仅仅是3D电视普及的必要条件,目前3D对于中国液晶电视市场的消费者而言仅仅是一项不大能用的上的鸡肋功能。要想让3D电视真正的被广大消费者积极接受,3D节目内容才是真正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