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东芝宣布,2011年东芝电视在中国市场将从销量不到50万台提高到200万台,引发业界质疑。
主持人:朱江华
嘉宾:
帕勒咨询资深公司首席董事 罗清启
中国家电营销委员会副理事长 洪仕斌
家电中国网主编 大海
东芝“豪赌” 短期难奏效
主持人:7月15日,东芝宣布,2011年,东芝电视在中国市场将从销量不到50万台提高到200万台,引发业界质疑。各位如何看待东芝在中国市场这场“豪赌”,胜算如何以及面临着什么样的变数?
罗清启:这不是东芝的豪赌,而是日本整个彩电产业的豪赌。在海啸和地震之后,日本经济面临史无前例的压力,日本正在搜寻各种扩大经济发展的可能,并计划把这些诸多可能落实成真,而东芝彩电从50万到200万台的销售计划,其实中就是在落实提高经济总量的可能。因此,200万台的销售计划对东芝来说是很困难的,因为市场不会对一个陌生的品牌突然之间热情高涨。
洪仕斌:胜算的可能性很小,东芝要从50万台到200万台的几何式增长,其有两个不可能的因素,一是东芝品牌与价格定位,以及渠道优势,是在一、二线市场,这个市场就是抢蛋糕的竞争行为,所以竞争环境下的增长4倍是几乎不可能;其次,三、四线市场是电视的重要增长点,但东芝品牌的价格定位,以渠道建设都没有办法匹配,所以其增长4倍的着力点在哪里呢?
大海:对目前东芝电视在中国市场要从年销售50万台提高到年销售200万台的高度持保守态度,现在国内电视市场份额之争已达白热化,一个远离了消费者视线的老品牌想要翻过身来,短期内不太可能。
品牌下滑 与市场特点相违背
主持人:据奥维咨询研究调研报告显示,东芝电视在中国市场从原占有率8%变成现在1%份额,业界普遍人东芝在中国市场败走麦城的真正原因是 “牺牲市场也要保利润” 决策失误所致,各位是如何看待这一观点,又是如何看待同是日系企业,东芝与索尼、松下在中国市场有着怎样的不同?
罗清启:不要市场要利润或者是不要利润要市场都是一定时期内企业推动市场的战术手段,而不是东芝彩电在华衰退的主要原因。东芝与索尼、松下完全不同,彩电业务并不是东芝的主业,这是东芝的战略选择的表现,比如,在半导体产业内东芝的表现则好于彩电,而彩电则是索尼、松下的主导性产业之一。
洪仕斌:东芝是典型的要利润不要市场的,但在中国这个特有市场,企业要扎根,要过一是品牌,二是规模,三才是利润三个槛。所以东芝要跨过规模求利润,就是与中国市场特点相违背,最终的结果就是市场与利润皆无。而东芝在中国市场上,与索尼、松下最大的区别,后两家企业已经在适应中国市场,而东芝还在门外徘徊。
大海:主持人的说法比较客观反映东芝份额下滑的真正原因,市场占有率低于1%,是没有人关注度的品牌,品牌没有影响力,自然得不到消费者认可。因此东芝品牌疲软表明它在中国市场“水土不服”进一步加剧,但索尼、松下两家企业日子比东芝也好不到哪里去。 不进则退 未来存在变数
主持人:2011年,对彩电业来说,可谓是血雨腥风的一年,中外彩电厂家更是一副“哀鸿遍野”的惨相,成本上升,利润下滑,各位预测一下,未来消费者能否转变对东芝电视的消极态度,假如不能,是否认为东芝电视退出中国市场一切皆有可能。
罗清启:对企业来说制定发展计划不需要多长时间,而一个品牌的成长或者是培育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消费者对一个品牌的态度完全由企业的努力来决定,但任何品牌的回复都需要时间,相反东芝彩电不会退出中国市场,当液晶面板的产量规模上来之后日本会充分整合所有的日本彩电品牌去销售面板和整机,这是日本彩电产业的优势,因此,退出中国市场对日本整个彩电产业来说是不合时宜的。
洪仕斌:现今中国家电企业到了“不进则退”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所以东芝增长4倍的豪语,能否实现,这也决定了其在中国市场的未来发展。因为东芝在电视行业,再不前进,只有退出中国市场。
大海:关键看东芝TV这一块的市场营销策略是否正确、有效。如果不能极有可能会更加的边缘化甚至无奈退出中国市场。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