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下午4点,一名从深圳光明新区的华星光电(TCL8.5代面板项目实施主体)工地走出来的工人神情喜悦地点燃了一根烟。
“虽然春节过年没有回家,但加班收入还可以。平常工资是100元一天,春节加班一天150元,而且初一和初二只需要工作半天。”这名工人望着喧哗的工地说,目前工厂一直在赶工期,正在加紧装修,准备安装设备。
“原本有5000名工人,有1000多人没有回家过年,都留下来加班了。”上述工人说。其实喜悦的不仅仅是加班的工人,还有TCL集团总裁李东生。
1月27日,李东生就忍不住在自己微博上透露,全球第二大玻璃基板生产商日本旭硝子在深圳投资建设8.5代液晶面板玻璃基板项目正式签约,第一期将投资近3亿美元。李东生在微博中写道:“玻璃基板是华星光电最重要也是投资额最大的产业配套项目。旭硝子落户深圳,是深圳市打造平板产业链的重要一环,也标志着产业合作伙伴对华星光电项目的高度认同。”
李东生的激动缘于,华星光电8代线量产时间有可能超前于LG、三星和友达在大陆的高世代项目,而这也为TCL抢点市场提供了“时间窗口”。
高世代面板项目的尴尬
“国内企业做高世代面板项目其实是有点尴尬,不做不行,做了也不行。”家电业观察人士、帕勒咨询资深董事罗清启昨日还是和去年一样,表达了焦虑的情绪,“现在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的彩电工厂,如果不上高世代面板项目,中国彩电行业只能是为人作嫁衣,成为最大的面板分销商。”
罗清启指出,虽然国内高世代面板项目正在四处开花,但却没有统一协调,大家的模式几乎都是买工厂和搬工厂,液晶面板制造所需的专利、材料和设备仍然需要进口,“这种面板工厂是依附性工厂,风筝的主控线仍然掌控在别人手中。”
夏普的10代线早已量产,三星等面板巨头都开始筹备更高世代的面板项目。更高世代面板项目就意味着有更经济的切割和更大的市场空间,这也将导致国内巨资投入的高世代面板项目面临严重贬值倾向。
罗清启表示,截至目前,无论正在建的、还是规划中的高世代项目,关键技术几乎无一不是来自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地区。而即使在5代、6代项目上,除了京东方借助早期并购外加多年积累有所沉淀外,其他如原上广电NEC、龙腾光电,核心技术均属转移而来。
此外,中国在面板上游材料如彩色滤光片、玻璃基板领域的布局也仅是刚刚起步,而驱动IT、背光板、偏光板等相关环节还没有真正发出声音。相反,在上述领域,日本企业的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80%,控制着主要关键零部件与生产制造技术。而上游关键材料环节,占据着整个产业链的30%以上。
“如果从面板产业链角度来看,投资面板是中国平板电视产业的战略举动,其所需的资本和运营过程中的风险都非单个企业所能承担。”罗清启说。
工信部总经济师周子学1月18日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运行暨彩电行业研究发布会上表示:中国面板产业投资建厂的区域可以适当分散,但是经营主体必须集中,并大声疾呼“中国必须整合一两家企业成为全产业链企业,整合就是生产力,整合就是竞争力,完不成整合,中国的平板产业就没有竞争力。”
盈利警报
其实,罗清启和周子学观点均源自于高世代面板项目巨额投资后的盈利难题。
“在面板行业,一般只前三名才能盈利,而市场排名第三也基本处于微利阶段。”罗清启说。周子学也表示,从全球来看,目前做大尺寸面板的企业不超过10家,排在前5名之后者很难有竞争优势。因此,中国要发展平板显示产业,经营主体必须集中,“这是由产业发展规律决定的”。
周子学表示,2009年以来有多家企业相继进入面板生产领域,这样经营主体就多了,却并不是生产线多了,一个经营主体只建立一条生产线,形不成规模。
据周子学介绍,面板项目至少3条以上生产线才能实现规模经济效益,这种规模经济不仅体现在生产线数量上,也体现在企业在采购销售过程中的价格谈判能力。因为面板的上游环节,如材料、设备,下游的整机企业都是全球大产业,面板生产企业的采购规模和对面板市场的控制能力,都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
或许数字更能说明面板企业的盈利难度。1月27日,友达光电公布2010年财报显示,2010年友达光电收入160.32亿美元,实现净利润2.54亿美元,营业净利率仅为2.2%,产品整体毛利率仅为7.8%。
而京东方(000725.SZ)去年10月公布的2010年三季度财报显示,第三季度再亏4.48亿元,之前两季已亏损了5.4亿元,此外京东方还预计全年亏损13亿元~14亿元。
周子学指出,产业链完整的国际企业,如三星、LG,从原材料到装备、到整机,都是全产业链经营,就可以“东方不亮西方亮”,进行策略性降价,即为了市场的覆盖,把产业链中某一区段的价格压低,用产业链的其他环节的高利润来弥补。因此,中国必须整合一两家企业成全产业链企业,“要让有实力的经营主体把各方面的生产力集中起来,完成产业的整合,实现规模效应,才能有效提升我国在平板显示领域的竞争力。”
出路何在
其实行业专家所想的难题,正在参与和实施高世代项目的彩电高层也表示无奈。
创维集团彩电事业本部总裁杨东文1月中旬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经营主体集中,在企业操作层面很难。因为,利益主体的多元化,有行政的力量,也有市场的力量,企业的操作性比较难。之所以韩国企业走上了全产业链的道路,有主动也有被动因素,韩国市场较小,对外采购有难度。而中国是一个大国家一个大市场,不同的市场范围,操作也有所差别。
“美国也是一个大国大市场,他们很少出现全产业链的竞争企业,专业化竞争企业更多一些。如今比较苹果和三星还为时过早,它们代表两种不同导向。我们规模还不够大,如何把握发展规律和操作特点,是一个重要命题。”杨东文说。
不过,对于箭在弦上的TCL集团来说,一个不错的出路就是尽快实现8.5代线的顺利量产,打一个市场需求的时间差。
因为有竞争关系的LG广州8代线至今尚未开工,而中方参股方创维集团董事长张学斌近日也透露,LG创维合资项目去年年底获得发改委批文,但还需向商务部申请注册合资公司后方可开工,从开工到量产,估计需要18个月时间。
“3月初,原在TCL大厦办公的华星员工将陆续搬至工地厂房作业。”华星光电有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华星光电总额150多亿元的生产设备采购基本完成,报关进口正在有序准备中。华星光电有关负责人表示,按照目前的进度,今年8月将完成第一台液晶面板产品的下线,并于第四季度达到量产水平。
其实,为了消除外界对华星光电8.5代线的忧虑,TCL集团在去年底与深圳市政府签约8.5代线后,就不断释放8.5代线进展的利好消息,以增强业界信心。从去年5月的核心团队亮相,到去年10月下旬12.8亿美元的银团贷款,再到去年12月底的厂房提前封顶等等。
此外,华星光电在去年12月底特意向外界展示了具有HVA核心专利的32英寸LED电视样品。“这个样品是借别人生产线制造的,但样品的出炉,也决定8.5代线面板工艺技术等参数。”华星光电执行副总裁陈立宜表示,已经推出的32英寸样品其实已经达到量产水平,届时8.5代线设备安装调试完毕后,该工艺技术就可以直接移植到新的生产线,“预计通过四五个月的时间就可以达到业界85%的优良率水平。”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