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智能电视就是让电视连接互联网,那这个趋势在CES已经很多年了,内置互联网接口、插卡实现网络兼容、机顶盒……各种模式的互联网接入对于北美电视机市场都不是新鲜事。而这次“智能”的概念则来得更彻底,从手机到平板电脑,再到平板电视,今年CES成为智能产品的“派对”。这场聚会的主角,既不是称霸消费电子市场多年的日本,也不是近几年呼风唤雨的韩国,而是站在高高的“云”上的美国。
其实,彩电产业的优势目前已经不在美国企业手中,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是美国人并不甘心。他们深知,高端制造业的未来一定会掌握在亚洲人的手中,如何充分利用美国在创新和应用方面的优势发展电视产业,成为他们下一个课题。
智能电视是美国企业的一个机会,或者说是美国企业自己创造出来的机会。把电脑“装进”电视里也一直是他们的梦想。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是比尔·盖茨,当时微软推出维纳斯计划,并打算在全球推广,不过由于产业链各方面尚未完善而搁浅。目前,谷歌和苹果在智能手机市场上的成功为美国企业打开了一扇门,让他们又满怀信心地踏入智能电视的领域。
在今年CES展会上,我们看到的是谷歌的低调,甚至都没看到苹果展台的身影,但是,Android悄然成为三星、索尼等消费电子巨头不得不采用的系统,智能电视厂商也不得不效仿苹果的“运营模式”。
在展区中,索尼发布了多款GoogleTV,其强大的应用系统以及简单便捷的操作平台吸引了众多参观者;在三星展区,其75英寸智能电视被放置在最耀眼夺目的位置,三星希望今年能售出1000万台智能电视;LG把展厅的宣传重点放在“更加智能”上,其推出了72英寸智能电视;我国企业海尔则展出了全球首台多点触控与手势控制相结合的智能电视。
面对席卷全球的“智能”风潮,我国企业该怎么办?在记者看来,着力发展内容应用才是王道。这需要我们认清两点:
首先,我们拥有庞大的市场,中国企业在内容应用的创造方面拥有本土化优势,能够创造出更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产品。很遗憾,在今年的CES上,中国企业除展示了液晶电视、3D电视、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终端产品之外,在内容应用上仍然是个空白。
其次,在智能电视应用领域,我国企业并不落后于三星、谷歌或苹果,大家都处于起步阶段。这是因为手机的应用程序不一定适用于平板电脑,也不一定适用于电视。我们发现,应用程序根据终端尺寸的差异,其人机交互方式和应用场景会存在很大差异,应用程序需要根据不同的终端面板尺寸进行专门研发。这也是目前众厂商发力平板电脑围剿iPad,而不与iTouch或iPhone过多纠缠的原因。所以,我国企业应抢先开展大尺寸终端应用程序的开发,抢占制高点。
当然,我国很多彩电业者也想到了这一点,而且早在几年前便付诸实践。例如创维推出酷开电视,打造酷开网;康佳推出智能平台,用户可自由上传应用程序;TCL和长虹共同成立欢网,致力于互联网电视平台的研发;海信推出自主研发智能平台等。但是发展内容应用的路上,我们可能会遇到两个问题:
首先是应用程序功能单一,吸引力不够。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