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家电>  正文

上游面板供应过剩 外资彩电节前“跳水”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1月7日   来源:南京日报   作者:张希

  随着春节销售旺季来临,近日外资彩电企业在我市家电市场上演“跳水”大戏。

  记者在苏宁、五星、国美等家电卖场看到,部分外资品牌的液晶电视、3D电视“跳水”幅度已经高达两到三成。

    多个外资品牌降价两成以上

  在新街口的苏宁、五星等电器卖场,夏普、LG、索尼等多个外资品牌彩电专柜贴上了最新的降价标签。LCD电视经过数年的市场磨合,其价格已经降得比较“到位”,但近期外资厂家的促销依旧“给力”,降价近两成,如夏普标价16999元的52英寸LCD液晶电视,让利3000元,LG42英寸的LCD原价6400元,直降1200元。

  而代表新一代彩电技术的LED、3D电视产品,降价幅度更大。夏普一台标价22999元的52英寸LED,让利幅度为5000元,降价两成多。LG的一款55英寸3D电视原价32999元,让利7000元,此外还送赠品;其55英寸的LED产品,原价19999元,让利6000元,降价达3成。此外,索尼也发动了全系列液晶电视的大幅降价,最高降幅也在两成左右。

  记者发现,部分彩电在标价签上的让利幅度之外,还有还价余地。

    降价主因是欧美市场消费疲软

  记者了解到,此次外资品牌大幅降价“事出有因”。除了元旦、春节促销因素之外,上游液晶面板供应过剩导致整机产品价格下降是主要原因之一。

  虽然国际金融危机已经过去,但是欧美发达国家的消费力恢复缓慢。由于对欧美电视市场需求量估计过于乐观,市场出现供大于求,全球液晶面板价格疲软。去年,一块32英寸液晶模组价格最高位时接近200美元,而现在已经跌到130美元左右。到去年年底,全球液晶面板价格的整体降幅已经接近三成。

  欧美市场消费乏力,外资彩电企业于是转战中国市场。此外业内判断,春节前外资彩电企业“跳水”,还有一个原因是为了清理LCD库存,推广利润率更高的新一代LED电视。

    部分国产彩电跟进降价

  在外资品牌的夹击下,部分本土彩电品牌也展开回击。昨天,国产彩电龙头企业海信率先奋起反击,将一款55英寸3D电视,从25999元降到了19990元,降幅达23%,此外还送一台32英寸的海信LED。不过,由于液晶面板的供应主要掌握在少数外资厂家的手中,国产彩电企业应对这场“价格战”将付出更高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