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飘舞的蝴蝶,其美丽灿烂的生命是在艰辛的蜕变中得以延续和升华的。然而,曾经一度辉煌的中国彩电业在从CRT向平板电视时代的转型过程中,大部分厂家却面临着缺乏上游面板(显示屏)的尴尬和蜕变的烦恼。
从近期中国彩电业上市公司的第三季度财报中可以看出,由于押宝于液晶电视市场,2010年1-9月份中国大部分彩电企业在缺失上游液晶面板的苦恼中遭遇了重创,营业收入和
净利润明显下滑,甚至出现巨额亏损。不过,全面量产等离子面板的长虹(600839.SH)犹如寒冬中的腊梅般傲然挺立,迎雪绽放。根据长虹2010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长虹2010年1-9月份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均稳定增长。
“之所以长虹能够在在与外资品牌激烈对抗中掌握了主动性,取得销售佳绩,是因为其拥有上游等离子面板核心技术,形成了屏机一体化竞争优势。”家电业权威专家罗清启表示,坚持自主创新、追求核心技术和强调差异化竞争的长虹,已经俨然成为中国彩电业蜕变过程中的标杆企业。
等离子面板使得长虹成为行业标杆
像长虹这样通过自主创新来布局面板产业的中国彩电企业还是极少数。绝大多数国产品牌因为缺失上游面板资源,导致其经营业绩在2010年遭受到了外资品牌巨大的冲击。
2010年11月16日,创维(0751.HK)发布盈利预警称,创维2010/11财年上半年(2010年4月1日至9月30日)的净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显著减少,这为中国彩电业本已阴云密布的天空又带来了一声炸雷。在此之前,随着中国彩电行业上市公司第三季度业绩报告的相继出炉,不少彩电企业经历业绩亏损、净利润下滑、毛利率大跌等无情现实的状况暴露无遗。例如,TCL多媒体(1070.HK)2010年前三季度亏损9.91亿港元,康佳(000016.SZ)2010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42.63%,厦华(600870.SH)2010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跌35.22%。
某位产业经济观察家认为,这种残酷现状折射出中国彩电行业遭遇的愈发严峻的竞争压力。外资品牌依靠上游液晶面板资源优势,大幅降价抢占市场,国产品牌被迫跟进,竞争异常激烈,产品毛利率被快速拉低。“缺失面板”仍然是大多数中国彩电企业在平板电视领域最致命的弱点,也是外资品牌动辄挟制它们的不二法宝。
而拥有上游等离子面板资源的长虹,则在与外资品牌较劲的过程中显得游刃有余,胸有成竹。中怡康零售监测数据显示,长虹在2010年第三季度的等离子电视零售额同比增长25.6%
中国彩电业的转型之旅在长虹等离子面板项目的带动下已经开始。京东方、TCL集团等企业正在建设中的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似乎也给中国彩电行业的明天带来了希望。
“液晶面板生产线,其实并不适合中国本土彩电企业。”罗清启分析道,在大尺寸液晶面板生产领域,作为后来者的中国本土企业在核心技术、关键专利、建设资金和优秀人才等方面相对缺乏,可发展和创新空间较小,随时都会在全球液晶面板产业竞争中遭遇技术封锁、专利壁垒与专利诉讼风险,从而付出极其高昂的代价,这为中国大陆正在建设中的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的前景带来了相当大的不确定性。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