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戴尔、摩托罗拉和苹果三家公司对液晶面板制造商发起集体诉讼,美国司法部、欧盟贸易委员会、日本和韩国的公平贸易委员会随即对韩国三星电子(以下简称三星)、LG、日本夏普、NEC以及中国台湾的四家面板制造商展开了涉嫌垄断并操纵面板价格的反垄断调查。
四年后,这一事件引发的蝴蝶效应开始显现,对液晶面板十大制造企业的天价罚单不断祭出,面板市场巨头因此陷入了诉讼风暴。在风暴的漩涡中,液晶面板市场的格局也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天价罚单再度来袭
2008年,LG、夏普、中华映管三家公司因涉嫌价格垄断在美国遭遇5.85亿美元罚款。根据美国司法部门的处罚决定,LG显示器须缴纳4亿美元的罚款,夏普和中华映管则分别被罚款1.2亿美元和6500万美元。当时就有业内人士预测,这一事件仅仅是拉开了诉讼风暴的序幕,果然今年预测兑现。
今年4月,美国旧金山法院的最新裁定宣告,除戴尔、摩托罗拉和苹果外,全球范围内的受害方均可以对涉嫌价格垄断的液晶面板制造企业进行起诉。这一裁定,彻底将液晶面板制造巨头推向了风暴的漩涡。在此后的8个月中,业内不断传来液晶面板制造商被起诉以及相关企业高管涉案的消息。近日,欧盟也开始对多家液晶面板制造商重拳出击。
12月9日,欧盟公平竞争委员会裁定,韩国LG以及中国台湾的四家制造公司,因2001年至2006年之间实施的价格操纵行为,合计被处以6.49亿欧元(约合8.63亿美元)罚款。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中国台湾的企业几乎全面受创。奇美电子被欧盟罚款3亿欧元,友达光电、中华映管和瀚宇彩晶则分别被处以1.168亿欧元、900万欧元和810万欧元的罚款。面对欧盟的天价罚单,目前友达光电等台系企业均在积极抗辩。
事发后,中国台湾面板产业分析师普遍认为,和日韩同行相比,中国台湾面板业利润微薄,欧盟的天价罚单对我国台湾面板厂商而言太过沉重。
中国台湾电子产业研究机构DIGITIMESResearch资深分析师黄铭章则指出,外界或许高估了面板业的获利能力。中国台湾面板业近10年来的平均获利率其实并不高,友达光电只有约7%、奇美电子才5%,而瀚宇彩晶和中华映管更是只能保平甚至小亏。在他看来,欧盟如果以垄断面板价格裁罚,以中国台湾面板业近10年平均获利率来看,“罚的钱恐怕比业者一年赚的还要多”。
另有业内的产业分析师也表示,美国司法机关与欧盟的连续重罚,已经掀起了讨伐面板制造企业的巨大风暴。即使是存在价格垄断的问题,连续的重罚对如今经营已面临巨大压力的面板业,也是不尽公平的。
背后的暗战
欧盟的这次处罚,主要针对的是电视和电脑所用LCD显示器面板的价格操纵行为。有趣的是,位居全球出货量第一的大尺寸液晶面板厂商韩国三星电子,却并未出现在欧盟的裁罚名单上。
在此案中,奇美电子收到的罚单金额最大。奇美电子掌门人郭台铭在事发后曾向媒体表示,三星和LG才是领导当时价格操纵行为的轴心,中国台湾的几家制造公司只不过在同他们合作,但最终受罚最重的却是中国台湾企业,欧盟处罚有失公平。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