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国内冰箱业老“四朵金花”之一的新飞电器,突然在公司官网上发布了一则并不显眼的消息——“新飞举行新任高层领导见面会”,新飞电器新任副董事长高嘉琳、首席运营兼总经理兼法人代表丁俊发、首席财务官尹浩恩等高管共同亮相。
一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就在一周之前,新加坡丰隆集团突然召回新飞电器董事长张冬贵,要求其在一定时间内离开公司。在张冬贵黯然离开的背后,则是自2005年以来,张冬贵领导下的新飞冰箱业务不仅未见起色,反而面临“凋谢”危险。
行业观察家沈建认为,新飞冰箱近两年的业绩增长,并不是企业自身的发展拉动,完全依赖整个冰箱产业在家电下乡政策刺激下的惯性增长。作为曾经的“四朵金花”,新飞在外资丰隆集团全面控股后不仅未能获得突破性增长,而是陷入了发展停滞期,在市场营销、产品研发、品牌推广等方面均无起色。
人为困局
2004年,新加坡丰隆从新乡市政府手中购得其持有的新飞电器49%股份后,标志着新飞电器从中新合资企业变身为外资独资企业。不过,这一变身并未为新飞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以及走向全球市场提供更大的平台。相反,由于新方管理人员的“外行领导内行、保守谨慎”等问题而错失中国冰箱产业多轮发展契机。
当年的冰箱“四朵金花”,海尔已跻身全球领头羊,而美菱、容声的整体销售规模也屡创新高。就连刚进冰箱市场不久的美的也异军突起,跻身国内冰箱市场前两强。唯独新飞最近6年来不仅未在规模和产能上获得突破,在新产品、新技术的把握上也纷纷落后,从全国品牌快速沦落为区域品牌,正面临着被尊贵、奥马、飞龙等一批二三线企业的追赶。
家电分析人士指出,新飞原本拥有雄厚的技术积累,丰富的产品线和市场营销网络,最关键是当年丰隆的全资控股也解决了限制企业发展的属性问题,在配合新加坡方面在现代化管理制度、充裕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应该会保持行业领导地位。
不过,新飞新任副董事长高嘉琳却指出,近年来新飞发展受到较大挑战,这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下一步,新飞将在公司内部实行扁平化管理,推行经理负责制,大力倡导脚踏实地干实事的工作作风。新任总经理丁俊发则透露,未来将会对组织架构进行一些调整,制定更加灵活的管理机制,以便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
“张冬贵入主新飞以来,不是以一个创造者的姿态,只是想守住新飞原来的市场。事实上,这些年中国冰箱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不进则退。新飞完全是因为谨慎和保守而错失机会。此外,在企业内部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也没有建立相匹配的激励机制,很多人都感觉没奔头,混日子。”一位不愿具名的新飞电器销售经理透露。
分析人士指出,丰隆集团为了避免再走老路,在换帅后的人事布局上颇费周折。并没有直接任命董事长,而是通过将副董事长与总经理分权设立,形成了相互监督和推动的双向架构。
出售疑云
“目前,在国内冰箱市场上,新飞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被并购对象。无论是TCL、康佳、创维等彩电企业进军白电市场,还是美的、格力要扩大其在冰箱市场的竞争优势,新飞都是一个不错的载体。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