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家电>  正文

3D电视沾亚运光 实现叫座尚需破多重困境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12月2日   来源:通信信息报

  2010年已接近尾声,用“3D电视元年”来概括这一年的电视市场也不为过。经过去年底的3D电影《阿凡达》和南非世界杯3D转播,3D电视的概念逐渐为消费者所熟悉,而万众瞩目的广州亚运会,则再一次让大众聚焦3D.

  但是由于片源、价格、健康等因素的制约,3D产业的发展还存在不少瓶颈,接下来要如何降低价格成本,如何突破技术瓶颈,如何解决片源匮乏问题,如何改善消费者体验,都将是3D电视必须面对的考验。

    亚运催热3D产业链

  刚刚结束的广州亚运会首次在国内实现体育赛事的3D电视转播,借助这股东风,国内彩电厂商纷纷布局,包括TCL、康佳、创维、长虹等国产彩电品牌纷纷推出自己的最新3D电视产品。作为亚运合作伙伴,TCL的300台全新3D互联网电视进驻亚运场馆,并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地推出3D电视巡展体验活动,同时展出主动快门式55X11和偏光式65P10的3D电视。无独有偶,海信也在亚运前启动了主题3D电视推广。长虹当然也不会放过掘金机会,表示将从现在至明年上半年内再推出三个系列近10款3D电视产品。

  同时,这次亚运会的3D转播也是3D产业在标准和信号传输方面的突破,从明年多家电视台3D节目试播计划来看,3D产业的片源和传输落地有望在近两年得到解决。卖场中各大电视厂商品牌降价幅度都在3000—5000元,最高降幅达到了7000元。大幅降价也加速了3D电视的普及。不仅仅是价格,消费者对3D电视的健康、舒适性也十分关心。

  此外,国家广电总局也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据悉,相关司局正在组织研究制定我国的3D电视标准,计划明年3D电视开始试播。国内3D产业有望借力亚运迎来高速发展期。

    3D电视市场反应冷淡

  尽管国内几大彩电厂商TCL、长虹、康佳、海信等纷纷在岁末年初加大推广3D电视的力度,但与彩电企业推3D电视产品的热情相比,消费者则表现得更为矜持。根据调查显示,卖场里的3D电视鲜有人问津,仅5.4%的受访者表示在选购彩电产品时会考虑3D功能。这样看来,3D电视似乎只赚吆喝不赚利润。

  相关卖场的促销人员表示,消费者对3D电视的态度显得较为冷静,很多消费者只是好奇地问问,基本上都不会选择购买。3D电视普遍尺寸大,价格更显得高。在深圳某商场,各大合资和国产品牌都有3D新品推出,但是,像夏普推出的一款50多英寸的3D电视,报价3万多元,而国产品牌55英寸的普通液晶电视在7000元上下,LED电视1万左右,一台3D顶好几台普通液晶,这样的情况下,3D电视更是少人问津。

  从消费者的角度看,3D效果确实让人心动,但倘若要把它搬进自家的客厅,却还有很多值得犹豫的地方。另外,观看3D电视要借助特殊眼镜,观看十分不方便,而片源少、适用性不广也是一个大问题。例如,被评价为“伪3D”的《诸神之战》,就是将2D拍摄的内容在后期加入3D效果,这显然是追求3D精度的消费者不愿意接受的。另外,3D电视至今未能解决视觉安全问题,消费者认为视觉效果不是太舒服,头还不方便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