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家电>  正文

十三家企业“落马”家电下乡第四轮招标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11月18日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贾丽

  如今,家电下乡在风风火火地推广和应用进入了第三个年头之际,一些问题在不断暴露出来,虽然家电下乡的提出与时俱进,并被赋予拉动万亿元内需,对国民经济的复苏和本土家电品牌起推动作用的历史使命,然而如今这些暴露无遗的问题也不得不给我们带来了反思,家电下乡是否该继续实行?部分业内专家提出了质疑。

  十三家企业“落马”第四轮招标

  就在全国家电下乡第四轮招标结果出炉的同时,11月12日,财政部、商务部、工信部联合发文,公布2010年第二季度家电下乡中标企业考核情况,康佳集团等13家知名家电企业赫然在列。公告称,对各品种考核排名后5%的生产企业、各省(区、市)考核排名后5%的流通企业,望能高度重视,加大工作力度;一旦触及《办法》有关处罚规定,将取消其中标资格。

  此次被取消中标资格的13家企业,产品涉及冰箱、洗衣机、彩电、空调、热水器、电磁灶、手机等七大类。其中,无锡松下的冰箱、上广电的彩电、老板电器的电磁灶、迅达的热水器也已是早有“前科”。同时,31个省市的18家流通企业的家电下乡产品销售资格被取消,第二季度被亮黄牌的生产企业从第一季度的26家增加到34家。

  根据财政部、商务部相关规定,对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的考核内容包括产品销售率、产品销售量、投诉处理率等若干项目。

  2010年1月1日起相关部门全面启动“优胜劣汰”机制,生产企业所有中标产品自中标之日起3个月内没有生产,或6个月内没有实现销售,将被直接取消中标资格。

  家电行业资深观察家刘步尘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被取消中标企业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企业主动结果,海尔热水器为例,热水器在农村市场价格高,用电大,销售状况并不理想,企业选择主动退出。另一方面企业被动淘汰,有些企业产品在农村市场销售量上不去,品质又得不到保证,优胜劣汰中被迫退出。”

  问题显山露水

  家电下乡在提出之初就被业内专家预测会拉动万亿元内需,对国民经济的复苏和本土家电品牌的推动作用明显,而万亿元的销售额已经超越了08年全球家电销量的总和。

  自2007年12月起在山东、河南、四川、青岛三省一市进行了家电下乡试点,对彩电、冰箱(含冰柜)、手机三大类产品给予产品销售价格13%的财政资金直补。从2009年2月1日起,家电下乡在原来14个省市的基础上,开始向全国推广,产品也从过去的四个增到八个。一时间,家电下乡进入鼎盛时期。

  由于下乡产品价格上限提高,企业加大了对中高端产品的推广力度,在已中标企业中,美的旗下空调、冰箱、洗衣机三大类产品、四大品牌共近300个主型号、500多款产品中标。2010年全国家电下乡招投标结果,除353家已中标企业外,本次家电下乡招标新增178家企业,在年初因无下乡渠道,而造成库存高达935亿元。

  然而,与去年拉动约1500亿元农村消费的业内预测相比,9个月累计500多亿元的销售额显然还有不小差距。此外,家电下乡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