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家电>  正文

国美之争:对中国家电业产生“流瀑效应”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10/08/2010 22:13:00   来源:品牌中国网   作者:赵为民

  国美之争的9·28公投尘埃落定,水落石出:陈“胜”黄“输”,其间轮番上演的口水战、公关战、攻心战、舆论战吸足了眼球,接火交战双方将国美成功发家的“营销战术”在此役得到了极大发挥。作为始终关注此事的家电“积极分子”,我想说说,此案对行业内的企业、老板、职业经理人、未来格局产生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与“流瀑效应”。

  什么是流瀑效应?

  所谓“多米诺骨牌效应”,简单地说是“连锁反应”;而“流瀑效应”就是特定情况下的一种“极端反应”。这个社会学名词源于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畅销书作家凯斯·R桑斯坦的一本书《极端的人群——群体行为的心理学》。

  恐怖主义为什么在全世界蔓延?为什么会发生激进的学生运动或群体事件?互联网上为什么充斥着极端的言论?人们为什么疯狂地投资房地产或股市直到泡沫破灭?……简而言之,人们为什么会走极端?对此,凯斯·R桑斯坦用了三个关键词:回音室、同嗜性、流瀑。

  凯斯·R桑斯坦认为,群体与社会自我隔离、人的从众心理、对权威的服从、社会流瀑效应、群体思维的特征等社会心理因素都是群体走向极端的推手。群体极化的现象可能发生在任何机构中:宗教组织、公司董事会、投资俱乐部以及政府部门。

  群体思维——社会流瀑效应(Socialcascades),“当流瀑发生时,信念和观点从一些人那里传播到另一些人,以致许多人不是依靠自己实际所知,而是依靠(自己认为)别人持有什么想法。这种信念很可能是错误的,因为人们不是依靠自己的私人的信息,而是依靠自己所信任的别人做出的判断。”流瀑效应在股市和房地产领域中起很大作用,身在流瀑中的人们像染上某种传染病,又像脑子被灌了水,集体被某种社会信念所迷倒——“流瀑效应”与“灌输论”可以说是相得益彰。归根结底,认知上的多样性至关重要,“社会得益于二阶多样性”。

  对家电流通业的影响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从9·28公投结果看,国美管理层胜出,黄光裕家族将会在11月打出另一张牌,将非上市的370家门店分离出去独立运作,这就好像当年美国的介入,将朝鲜分为二个不同的阵营一样,这对过去备受大连锁打压的家电制造商来说不失是件好事,因为多了一个新的选择;但对“老国美”与“新国美”来说却是一个挑战,如何改善与制造厂商的紧张关系?过去国美一贯霸道,口碑并不如外界想象的那么好,正如陈晓在接受采访时所言要做三个“规定动作”:继承、改良、摒弃。现在不仅两个“国美兄弟”要竞争,还要与“新霸主”苏宁赛跑,看谁能与供应商、消费者沟通到位,这是一个智慧选择题。

  对家电制造业的影响

  一将功成万骨毁。国美、苏宁、永乐、大中等流通大鳄的崛起,从我的多年观察来看,并不是他们做的好,而是国有商业僵化的体制、制造厂家的目光短浅成就了他们的霸业,如今进入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网购兴起,大品牌制造商自建网络,海尔日日顺、美的多品类专卖店、格力专卖店借助家电下乡的东风已将触角深入到纵深的三四级市场,俨然是另类的“流通大佬“;同时扬州汇银、江苏五星、河南家裕等地方实力派小型连锁家电卖场在三四级市场比国美、苏宁更为出色,其发展速度非常迅速。大连锁话语权今不如昔,国美的“裂变”打破了行业多年来的结构平衡,制造厂商们还能像过去一样听“国美们”吆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