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中国大陆首条第6代TFT-LCD生产线产品点亮仪式在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举行,这标志着国产32英寸以上液晶电视屏首次实现中国造。
经过7年的漫长梦想追逐,京东方董事长王东升难掩喜悦之情,他说:“合肥6代线将正式进入试生产阶段,这不仅是我们投入‘造屏’事业7年以来的梦想开始起航,也是京东方实现扭亏的起点。”
“9月2日,我们测试出的良品率达到90.1%。”京东方副总裁张宇认为,90.1%的良品率是京东方多年技术积累的成果,“有了4.5代线、5代线的失败教训、运作经验和技术积累,到现在的6代线才能很快达到这样的良品率。一般面板业界的标准是生产线良品率如果达到85%就意味着可以进行量产,6代线在10月即将开始量产。”
据了解,京东方合肥6代线总投资175亿元,规划产能9万片玻璃基板/月,主要生产37英寸以下电视和电脑显示器用液晶显示屏。“项目达产后,年产液晶屏超过1500万片,将使京东方获得与日韩对手直接竞争的实力。”王东升说。
京东方合肥6代线产品点亮,意味着将结束32英寸以上液晶电视无国产面板的历史。到2011年三季度,京东方北京8.5代线投产后,中国将彻底实现从1.8英寸到55英寸的全系列液晶显示屏的国产化。
一直以来围绕京东方亏损、“圈钱”的话题颇多,事实上,这其中更多的原因是因为处于产业建设期的京东方需要将更多的周期、资金用于包括合肥6代线、北京亦庄8.5代线的建设投入。“明年下半年经营状况会有大的改善,”王东升进一步解释称,亏损的很大原因在于以前京东方就是在靠一条5代线运营,5代线还承担了为6代线、8.5代线培养人才。
虽然目前面板行业频频爆冷,但王东升透露,京东方6代线的客户订单有增无减。“这是因为现在32英寸的显示屏90%需要进口,而关税的提升会让战略客户考虑到成本负担,京东方正好赶上了这些机遇。”
对于未来的运营状况,王东升同时认为,随着明年4季度京东方8.5代线的量产,三条线(5代线、6代线、8.5代线)会让京东方的布局更合理,从而将有效改善目前的现状。“6代线可以视作是京东方扭亏的起点,到明年9月份北京8.5代线量产后,京东方大中小尺寸液晶生产线的产品机构布局就更合理,业绩也将获得大改善。”王东升说。
王东升表示,在6代线量产后,京东方全球生产规模将从原来的第8位提升到第6位。8.5代线量产后,将有望再上升一位,最终的目标是“保五争三”。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