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人:安徽省信息家电行业协会会长夏传友特约记者:于璇
辐射全国的地理位置让安徽拥有了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地利”,再加上多年来积淀形成的扎实完备的家电配套基础,难怪国内外知名品牌纷纷落户安徽。近日,安徽省信息家电行业协会会长夏传友就该区域家电业转型升级发展,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完善产业配套带
●预计到“十二五”末,安徽家电本地配套率将达到80%,核心配套件配套率将超过50%。
与山东、广东和江浙地区家电业以本地品牌为主不同,同为老家电生产基地的安徽,本土知名品牌目前仅存美菱和扬子,但却齐聚了包括海尔、美的、格力、长虹、康佳在内的中国一线家电品牌,博世、西门子、日立这样的国际知名品牌,以及尊贵、索伊等新生代家电品牌。根据最新消息,格兰仕也将投资30亿元在滁州设立家电生产基地,项目用地260余万平方米,包括空调、冰箱、洗衣机生产基地及全国物流中心项目。
自2000年起,安徽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并成为国内家电品牌产业布局中不可或缺的生产基地。而合肥、芜湖、滁州三地更成为品牌企业的首选,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围绕三地,又形成了“七”字型产业配套带(包括六安、合肥、滁州、巢湖、铜陵、芜湖、马鞍山、宣城)。“以合肥为例,家电本地平均配套率已达到50%,核心配套件配套率达到30%,这基本可以代表安徽家电配套率的总体情况。”夏传友告诉记者,“预计到‘十二五’末,安徽家电本地配套率将达到80%,核心配套件配套率将超过50%。”
2009年,安徽家电行业(包括冰箱、空调、洗衣机、彩电、小家电及主要配套件等)工业总产值超过1200亿元,主要产品产量均同比大幅提升。但是,在巨大的生产能力背后,安徽家电行业也存在着发展的隐忧。一方面,国内知名品牌虽然看重在安徽的产业布局,但是目前多数仅停留在制造层面,并未将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中心移至安徽;另一方面,本地品牌和配套企业需摆脱依靠规模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目前,美菱、扬子等本地品牌均已踏上转型升级之路,并进行了有益尝试。
引导家电业转型升级
●政府应当鼓励家电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并给予物质鼓励,围绕营造技术创新的发展环境来细化激励政策。
2010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出台,为执行该规划,皖江示范区已出台40条优惠政策,在税收、财政、土地、金融、人才等方面全方位支持产业转移。“这是安徽盼了很久的政策支持和发展机遇。”夏传友表示,优惠的产业政策,不但将吸引更多的品牌落户安徽,更为安徽家电产业提供了良好的产业环境,还将引导安徽家电产业的转型升级。
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安徽家电产业还必须担负起转型升级的重任,而最关键的因素是对核心技术的把握。“传统的激励方式是政府为家电企业提供土地等让利,这符合当时行业的发展需求。”夏传友认为,“如今必须转变这种模式,政府应当鼓励家电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并给予物质鼓励,要围绕营造安徽家电行业技术创新的发展环境来细化激励政策。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