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家电>  正文

“低碳”沦为敛财工具 冰箱乱象谁能解?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9月10日   来源:慧聪家电网   作者:吴妍

  前言:

  “低碳节能风”在2010年吹的张狂而肆无忌惮,低碳空调、节能冰箱洗衣机、节能电视,甚至小家电也开始吵嚷着跑进节能阵营……一切的缘起是一场会议,2009年哥本哈根那场气候峰会为中国家电企业创造了一个“美好”目标。据统计,作为全球家电生产基地,2009年我国家电业产值超过7000亿元,而家电产品耗电量超过我国总耗电量的15%。冰箱由于每天使用更是高居耗电量首位。面对切切实实的数字,冰箱企业纷纷乘势而起高举“低碳”大旗,各个厂商、各个产品,都挂上了节能的标识,有了标签就是“低碳”吗?可惜让人略感遗憾的是,虽然风刮来了,旗也竖起来了,但是好像旗子被风刮得有点“乱”。

  “乱”之一:不靠谱的能效标识

  慧聪家电网9月10日原创:从2009年5月开始实施的《家用电冰箱耗电量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新标准把冰箱能效等级的指标提高了两个档次。同时,在能效计算公式中,还新增了关于气候类型的修正参数。这份更严格也更科学的能效新标准,显示了中国节能减排的决心和技术基础。

  能效标识为国家强制性措施,在上面明确的标明了产品的耗电量以及能效等级。其中能效等级都明确的标示一台冰箱时候节能,例如,一级能耗产品比同类二级能耗产品要省电,依此类推,等等。但是,这个商标真的可信吗?能效标识乱,乱在行内人都知道,却还是照贴不误,245L产品一天耗电量仅为0.59度,消费者真的能相信么?经过很多测试发现冰箱在内部空间使用率在一半以上时,耗电量要远远大于能效标所标注的耗电量,但是节能产品的价格却上去了。这种联合起来忽悠消费者的行为,用电影里面的一句话来说就是:你不但侮辱了我的人格,还侮辱了我的智商。

  据悉,能效标识的办理是不需要到指定机关或机构花钱去办,而是采用“企业自行申报+备案+市场监管”的模式,备案时虽要求企业出具相关检测报告,但检测数据并没要求来自第三方检测机构,具备检测能力的企业可在企业实验室进行检测。也就是说,生产企业只要对照已公布的能效标准,确定自己的能效级别就行,因此,能效比,其实是企业的自我声明。

  当能效标识与财政补贴挂钩后,一些企业为了利益而虚报检测设备和能力,甚至出具虚假结果。而所谓的惩罚,例如媒体曝光,相关部门警告,和最高10万元罚款等,与其可以获得的巨大经济利益相比,违规的成本对企业来说实在是有点“微不足道”。

  “乱”之二:有隐患的发泡材料

  发泡材料是指冰箱的保温层以及保温材料,这对冰箱冷冻、保鲜的好坏有着直接联系,发泡材料有CFC\HCFC-141和环戊烷(C5H10),还有真空材料(效果比传统发泡层要好)等。含氟发泡剂制冷保温效果最好,加工性能和安全性能稳定,很多冰箱企业都用这种原料来制造冰箱的保温层,但是由于近年老的含氟发泡剂对环境的影响,虽然性能表现不错,但是世界上已经达成共识要逐步淘汰老是含氟材料。戊烷系列具有极好的环境性能、价廉、易得,环戊烷在欧美国家已经得到普及,也是将来冰箱发泡材料的发展趋势。

  不过,即使在“低碳环保风”劲吹的今天,由于新的发泡材料造价较高,并且需要更先进的技术,国内一些主流品牌还在沿用老的发泡材料,卖价也依然高挺,这种一边在产品上大贴低碳标识,一边用劣质材料以次充好的行为,不禁让人感叹其精神到底有多么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