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手机实名制只是对于个人用户入网购买手机卡号提出了实名登记的要求,但却没有对因此而收集到大量用户个人信息的运营商如何保障这些信息不被滥用,如果滥用将会得到怎样的惩罚等等,作出明确的规定。如果有运营商违规操作的话,那可就是真正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了。
9月一开头,全国8亿手机用户就迎来了一个惊喜———现在新买手机卡号必须用身份证进行实名登记了。然而在笔者跟踪报道这一事件中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现象,作为推动手机实名制的主管部门,工信部却并没有在其官方网站公布有关实施实名制的正式文件,部分接受采访的运营商内部人士也承认,虽然开展了实名登记,但到现在也没有收到工信部的正式文件,相关通知大多都是集团层面下发的。为什么如此一项有关民生的重大行动,采用的却是这种师出无名的方式进行呢?关键问题还是无法可依。
这么说并不意味着反对实名制。作为一个9年前购买第一个手机号就自觉实名登记的老用户来说,个人对于手机实名没有任何抵触情绪,但采访访问中发现,绝大部分身边同事、朋友对于实不实名的问题并不是太感冒,甚至不太关心,反正大家都不是从事垃圾短信发送行业的专业人士,实名一下又有什么关系呢?不过公众不反对并不代表手机实名制就天然正确。作为国务院下属行政部门,工信部对电信行业的监督管理权只限于国务院颁布的《电信条例》,然而这份《电信条例》恰好没有任何有关手机实名、或者是手机接入业务需要前置条件的内容。也就是说,工信部强推手机实名制并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也正是因为底气不足,工信部也就不太好意思出来大声吆喝。因此,在目前手机实名登记的事宜上,运营商只能主要针对新入网用户提出“必须”性要求,但这种行为在本质意义上也并非强制推广,而是运营商针对入网客户提出的一种签约条件,客户完全有权选择不答应。只不过中国电信行业较为封闭,只有三家运营商可选,而且还全都是“国”字号,因此都十分听话,全部依照工信部向新入网客户提出了实名登记的要求,这才导致了老百姓处于事实上被“强制”实名的现象,但在法理上,只要没有相关法律出台,其实用户们都是拥有反对这一不合法要求的权益的———这也正是目前手机实名制的法律风险所在。
纵观海外美国、日本、德国、新加坡、韩国等已经实行了手机实名制的国家,无一例外的都完成了相关立法工作,唯独在中国市场,未有法但实名制却先行一步,这固然是有着目前电信市场上短信骚扰、电话诈骗泛滥的客观原因,但是以行政命令代替法律规定的做法仍然有失公允,不甚可取。而且因为无法可依,手机实名制即使开始推进,效果也可能会打上不少折扣。例如目前运营商多渠道销售手机卡号,尤其是社会渠道占有放号量超过70%的情况下,由于无法可依,运营商对于社会渠道商的约束力就十分有限,而且运营商本身的业务放号需求也可能导致到三、四线城市不那么严格执行实名制,如此这般,手机实名制消除“短信骚扰”的目标又怎么可能实现呢?另外用户近年来最为关心的个人身份信息资料被泄露的问题,也可能因为手机实名制背后没有相关法律法规作支撑而无法得到有效的遏制,因为目前的手机实名制只是对于个人用户入网购买手机卡号提出了实名登记的要求,但却没有对因此而收集到大量用户个人信息的运营商如何保障这些信息不被滥用,如果滥用将会得到怎样的惩罚等等,作出明确的规定。如果有运营商违规操作的话,那可就是真正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了。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