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家电>  正文

高库存压力大让多家国有彩电商负重而行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9月6日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今年,在“家电下乡”、“节能惠民工程”、“以旧换新”等政策背景下,彩电商自二季度开始便在各卖场 “吆喝”着。然而由外资品牌引起的一轮轮价格战让国有品牌感到了压力。市场份额被蚕食,以及盈利能力的下降,让众商家都“很受伤”。如今,市场又即将迎来“十一”黄金周,国内彩电业能否再次复制去年的辉煌呢?

  多家彩电商中报现隐忧

  8月过去,各大彩电商中报出炉,多家公司净利润都实现了正增长。然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仔细翻阅资料后发现,在浮华的业绩背后,彩电巨头们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隐忧。

  TCL集团上半年实现营收231.66亿元,同比增长32.18%,其中多媒体产业销售收入为107.42亿元,占比47.37%,同比增长6.98%。然而其净利润却是亏损2.93亿元,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这也直接导致了前TCL多媒体CEO于广辉的离职。

  四川长虹上半年实现营收186.12亿元,同比增长40.18%,而净利润只有4063万元,仅2.18%的占比暴露出公司盈利能力的薄弱。公司彩电业务营收61亿元,其营业利润率仍较低,仅有14.86%,同比下滑1.55%。

  海信电器上半年虽然实现营收94.9亿元,同比增长了27%,环比却下降了2%,2.47亿元的净利润在业内看来低于预期。

  2009年蓬勃的市场需求仿佛一瞬间消失,而多家公司都不约而同地把导致盈利能力下降的元凶指向了今年二季度以来的行业价格战。

  TCL方面表示,二季度以来,外资彩电品牌在终端采取了空前的降价举措,为争夺平板电视的市场份额,国有品牌被迫跟进,以致于产品毛利率被迅速拉低。深康佳A营业管理中心杨赛清(音)对此表示了认同,其认为,厂商对今年整个中国电视机行业的增长过于乐观,导致前期库存过高。此外,面板价格下滑面临的产品跌价等因素均是导致业绩不佳的直接原因。

   价格战开打、库存压力大

  价格战一直以来是国有品牌抢占市场份额的“法宝”,然而,这一次的“始作俑者”却是来自于国际品牌。

  今年二季度,以三星、LG、索尼、松下、夏普等日韩企业为首的国际品牌,率先在国内市场抛出“降价橄榄枝”,这不禁让整个市场沸腾起来。虽然外资方面表示,降价属于正常调整,是冲击旺季的一个积极准备。但市场一致的理解是:价格战来了!

  “去年价格还高高在上的32寸液晶电视,今年已经在3000元以下都能买到。”《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走访卖场的时候,一位消费者满怀意外地说道。记者发现,目前市场各大品牌在价格上都作出了积极下调的动作。

  夏普46LX710A液晶电视优惠5000元,售价仅12999元;飞利浦42PFL8605D液晶电视优惠上千元,售价7649元;索尼KLV-55EX500猛降3000逼近万元大关;康佳LED32IS97N液晶电视直降千元,售价4490元;创维42LED10优惠1300元,已从最初的10999元降至7649元……

  此时的国有品牌,还正面临着巨大的库存压力。去年,在政策的刺激下,国有品牌迎来了爆发性增长,取得了近年来的最好业绩。基于2009年大好的销售势头,海信、创维、TCL、康佳等国内厂商对2010年的市场做出了非常乐观的预测。业内普遍估计,今年的销售量能达到4500万台。然而事态的发展出人意料,据奥维咨询数据:今年一季度开始销量便有所下滑,上半年零售量仅为1949万台。

  这可大大愁坏了各大厂商。湘财证券行业分析师刘飞烨表示,政策拉动的好业绩扰乱了彩电企业对市场容量判断的预估水准,使得各厂家上半年挤压了大量的配件和整机,谁也没想到今年以来市场的景气度大大低于预期,导致挤压库存不能及时变现。更可怕的是,由于欧美市场受债务危机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上游面板的降价浪潮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