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家电>  正文

彩电业步入盘整期 市场热点悄然转换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8月31日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许意强

  “上半年,在国内市场整体需求放慢、产品销售热点多极分化、外资企业大幅降价抢份额等一系列不利因素冲击下,国内彩电企业当前所取得的业绩实属不易。”

  日前,随着康佳、TCL、海信电器等彩电企业纷纷发布上市半年报,一位彩电业内分析人士告诉记者,中国彩电市场在经历了1年多的快速增长,特别是国内彩电业的平板普及步入成熟期,整个产业将步入新一轮的盘整期,将会就未来的市场竞争手段、热点产品趋势、企业升级与融合等方面,展开新一轮的摸索和讨论。

    被忽视的细节

  今年以来,三星、LG、索尼、松下、夏普等日韩企业在中国市场突然打响了一场“声东击西”的迂回战。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上述企业率先围绕3D—LED液晶电视新品的上市发布,拉开了一场长达数月的豪华而隆重的新品秀。

  虽然这些3D电视新品在短期内无法为上述企业在中国市场赢得更多的份额,却创造了“眼球经济”。而与此同时,这些企业在中国的一、二、三级市场上又打响一场液晶电视的价格淘汰赛。

  多位国内彩电企业市场部人士透露,除了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国内企业在市场上具备“产品、价格、促销”等多优势外,一直以来,索尼、夏普、三星等外资领头企业在终端市场上的价格战都非常激烈,与中国品牌的价格相差仅300—500元。而在一些家电卖场的节假日促销中,不少外资品牌的价格甚至低于国产品牌。

  掌握着对上游显示面板的话语权,外资品牌从一开始就在与国内企业的较量中就拥有了领先半步的优势。更为重要的是,在阶段性的面板供应速度以及周期性的面板价格涨跌等方面,都影响到了国内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量。

  从去年开始,国内企业就积极挺进上游,熊猫、TCL、康佳、海信、创维、长虹等企业或建设液晶面板、离子面板生产工厂,或建设液晶模组工厂,但由于上游面板建设周期前,短期内仍难解国内企业“显示面板被动”的燃眉之急。

    不容易的增长

  今年春节过后,整个国内彩电业的销售持续低于预期,增速逐步放缓。由于外资品牌主动降价抢占市场份额,带动全行业经营生态恶化。中投证券分析袁浩然指出,虽然国内彩电企业仍实现了增长,但在销售业绩和盈利等方面却面临着较大压力。

  来自奥维咨询的研究总监赵茂军则认为,“在城市产品热点频频切换、二次换新热潮推动下以及农村市场液晶电视需求放量上涨,国内彩电业整体向好的走势不会改变。上半年国内市场的盘整是正常态势,在下半年的金九银十、元旦春节等节点推动下,国内彩电市场会迎来新一轮增长。对于彩电企业,也是一次自我调整的机会,有望获得更大的发展。”

  海信电器公布的半年报显示,上半年营业收入95亿元,同比增长28%。主营业务中,内销71亿元,同比增长21%。TCL集团半年报则显示,电视等多媒体业务的销售收入达到了107.42亿元,同比增长7.5%。虽然受前期库存增高以及产品结构调整加大了对LCD存货清理等不利因素影响出现利润的下滑,但TCL并未放慢对全球液晶市场的拓展和布局。